说起中国近代最有权势的人,人们想到的肯定是蒋介石。他的人生也堪称一波三折,从上海的一位“小瘪三”,到黄埔军校校长,再到中华民国总统。然而遗憾的是,他参加革命又背叛了革命,成为了站在人民群众对面的反动派。

他为一己私利,剿共而不抗日,甚至将全国民众捐助的买飞机的钱投资到纽约房地产市场,令人唾弃。晚年靠着美国人的保护龟缩在台湾,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这样一位站在中国近代史权力顶峰的男人晚年曾说:“中国只有两人能威胁我的地位,很遗憾我只成功除掉了其中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演达

二人中自然有一位是毛主席,光辉事迹无须赘述。而另一位到底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人生?老蒋是怎样除掉他的?今天让我们走进让老蒋惧怕的男人——邓演达

家中贫穷难以度日,少年英雄考入军校

1895年,广东惠阳鹿颈村的一户贫寒人家传出了一位男婴的啼哭声。邓演达的父亲曾经科举中过秀才,然而晚清官场异常黑暗,由于家里拿不出钱来打点,邓演达的父亲一生也没得过一官半职。后来三十多岁心灰意冷,娶了同村务农人家的女儿,全家靠着几亩薄田勉强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晚清政府和列强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压在劳苦大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邓演达曾经回忆道:“家里人还没来得及庆祝丰收,当兵的便来征收赋税,赋税一年比一年高,他们拿走赋税后,剩下的粮食仅够一家几口喝稀粥度日。”

再加上广东作为第一个被列强打开的通关口岸,所以外国殖民者非常多。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无恶不作,这些邓演达都看在眼里,他从小就立志要一腔热血为国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陆军小学堂

他14岁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是那一届学子中年龄最小的,却又是各科成绩最佳的学生。邓演达不怕吃苦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由于年龄小还没发育完全,他在格斗课程中很吃亏。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每天凌晨起床多加练习。到期末考试时,他已经一身肌肉,将比他大几岁的对手打得抱头鼠窜。

在陆军小课堂他也接触到了民主等理念,经过研究他坚信只有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所以他秘密加入同盟会,经常冒着危险担任交通员,给各地的革命党人传递信息,组织革命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邓演达赶到广州潮汕参军北伐。在北伐的路上,邓演达是打仗最英勇无畏的那个人,表现出了和他年龄不符的豪气。他曾经拿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碉堡并成功炸掉了它,身边的战友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

后来战争结束,他觉得自己的军事知识储备还需要提升,所以先后到多个军校进行学习。1916年,他更是成功考上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邓演达在这所学校中的成绩同样非常出色,1919年,24岁的邓演达正式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率部偷袭敌人后方,带兵驰援解救总统

1920年,刚刚毕业的邓演达到福建漳州参加援闽粤军,之后任宪兵连连长。在战场上他不畏死亡,冲在一线,更是奇策频出,出奇克敌。一次敌人以三倍兵力包围了邓演达的营队,他找到营长,建议自己带队渗透到敌人后方,从后面袭击敌人。

敌人打了一天,正在村里睡觉,所有的防御阵地都是正面设计的,因此后方极度空虚。只见邓演达带队从敌人后方冲锋,他站在队伍的第一个,宛如天神下凡。敌人看这阵仗,以为是革命军的大部队到了,所以四散而逃。天亮清点后,发现邓演达50人的突击队抓到了十倍于己的俘虏,堪称奇迹。后来邓演达凭借战功升到了营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炯明

在那个年代,克扣兵饷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在邓演达的军队里,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出现过,他部队里的每一位士兵也都不畏死亡,英勇杀敌。仅仅两年后,粤军将领陈炯明叛变,孙中山死里逃生到了上海,而当时军队中支持陈炯明的人很多,陈炯明也许诺给邓演达高官厚禄。然而邓演达追求的并不是江湖兄弟,而是民主自由和复兴中华,他毅然决然来到上海面见孙中山,在得到他的指示后回到广东和陈炯明开战。

尽管陈炯明手底下的兵多将广,但邓演达手下的士兵更有信仰,更知道自己在为什么战斗。最后在邓演达的带领下,革命军夺回了广州,孙中山重新回到广州主导大局。邓演达也由于卓越的战功升为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

在那个年代搞革命可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很多将领投奔孙中山后,自己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先进,甚至还有绿林思维。这也是孙中山革命屡次失败的原因,其革命并不彻底。后来一伙滇军感觉自己被管束太多,一点也没有之前的豪爽感。他们本想拿着枪回老家当土匪,然而转念一想大总统府近在咫尺,如果能抓到孙中山或者杀了他,北洋政府的悬赏数目可不低,足够兄弟们安稳度过后半生了。这伙滇军说干就干,大总统府告急。

听说大总统府告急的邓演达选择带兵驰援,凭借着不怕死的精神,邓演达带领敢死队突破了敌人的多条防线,成功赶到广州解了总统府之围。孙中山非常感动,送给邓演达一副对联:养成乐死之志气,革去贪生之性根。他也正式得到了孙中山的垂青,以少将参军的职务走上国民党政治舞台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埔军校旧址

后来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邓演达在其中担任总队长和教育长。与蒋介石这位校长的笼络人心和何应钦等国民党将领的偏心眼不同,邓演达真正地贯彻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在学校里他对共产党学生和国民党学生一视同仁,他经常给同学们讲要爱护百姓,爱护国家,守纪律不爱财等。

很多人都对他非常尊敬,尊敬程度甚至高于蒋介石这位校长。也正是靠着过硬的作风和极强的能力,邓演达在国民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说他是国民党左派中的翘楚。蒋介石一开始自然也是想尽办法拉拢邓演达,希望与他合作。然而邓演达一直都表示:“为国为民的事情你不用拉拢我,我自会尽力而为,门户私计你也不用拉拢我,我不可能支持这种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蒋介石背叛革命,邓演达反蒋护国

1926年,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开始了。北伐军势如破竹,快速攻陷了两湖地区,直逼中原。就在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时,蒋介石动起了歪心思,最后还非常错误地和帝国豪强和买办阶级站在一起成为反动派。而邓演达和蒋介石的矛盾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随着北伐军的推进,大本营广州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首都了,选一个新的首都成为党内的大事。按道理讲武汉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是中国的一个大枢纽,作为首都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蒋介石动起了歪心思,他靠着当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拉拢了一大批“自己人”,军权已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蒋介石的军队都在南昌,自己要是去武汉的话,那里不是自己军队的势力范围,搞民主选取提升党权有可能让自己的野心流产。于是百般阻挠,坚持定都南昌。邓演达写了很多文章痛斥蒋介石的行为,甚至到了称蒋介石为新军阀的地步。他还在议会尽其所能攻击蒋介石,让其在很多地方无法顺心,这让蒋介石颇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蒋介石更是悍然发动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人士和爱国民众惨遭毒手。眼看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方针被蒋介石完全破坏,蒋介石作为独裁者控制军队的日子即将到来,邓演达再也坐不住了。他四处奔波大声呼吁,然而却无可奈何,只能看着蒋介石走在错误的道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杀革命人士

归国回来重整旗鼓,却被叛徒无情出卖

非常失落的邓演达选择出国考察,在当时蒋介石在内的很多国民党官员都认为这是邓演达心灰意冷了,他已经放弃了革命生涯,为了保命选择出国享清福。蒋介石甚至还和亲信夸赞邓演达很知趣,懂变通,只有这种人才能安享晚年。然而他错了,真正的战士是不会认输的,他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强,然后回来再次战斗。

1931年,去多国游历归来的邓演达开始了自己的反蒋之路。这次邓演达已经悟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他决心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以武力阻止蒋介石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他一方面写大量文章抨击蒋介石,让自己获得民意,另一方面联系大量的反蒋实力派和在蒋介石手下不受重视的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演达

然而他还不知道的是,革命要想成功必须要非常彻底的,他走上了前辈孙中山的老路,团结了很多墙头草,这也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1931年8月17日,他被叛徒陈敬斋告密,在上海愚园坊20号被捕。被捕后蒋介石仍然希望这样一位猛将能归降自己,提出了很多非常诱人的条件,然而都被邓演达义正词严地拒绝。

1931年11月29日深夜,蒋介石的卫队长王世和负责押送邓演达到沙子岗监狱去,中途直接枪杀了邓演达。老友陈铭枢得知邓演达死讯,买了一口上好棺材来乱葬岗找尸体,邓演达尸体被找到时惨不忍睹,身中数枪面目全非,令人悲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邓演达多次反对蒋介石,他也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如果不除掉邓演达,他极有可能取代蒋介石。邓演达虽然死了,他生前的共产党人朋友却坚持在革命的道路上,团结人民,将枪杆子死死握在手里。“党领导枪”等非常正确的理论也相继提出并被共产党人践行至今,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革命成功重获独立!愿邓演达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