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观音净瓶

大家都知道,僧伽既然是观音化应,那么,观音本身就是持瓶的祖宗,从这个路径考量,也是十分合理的。

既然观音的净瓶已经是神灵法器,宗教执物,他就不再完全受实用器皿的约束,而呈现出自身的艺术图像轨迹,那么,观音的净瓶又被宗教社团、信徒与艺术家理解为何等形态呢?

1、胡瓶 净瓶

我们来看看观音的持瓶,一般来说,杨枝观音一手持杨枝,一手持净瓶,后来发展为单独持净瓶的持瓶观音。所称净瓶观音,即手中仅持有净瓶的观音造像,其净瓶内所盛乃甘露圣水,其来历除与杨柳枝观音有关外,也与佛经有涉,如唐代伽梵达摩《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曾云:“若为一切善和眷属者,当于胡瓶”。可见,观音手中的净瓶,也是胡瓶。

大家都知道,胡瓶的这种称呼,本来带有俗称的意味,每个时代的含义嬗变不同,就算同一时代,社会称呼的适用外延也会各自伸缩,齐东方曾经对胡瓶的名称做了研究,他从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文物的名称记录中找到了胡瓶的指称,并欣慰地认为,至少唐代的胡瓶所对应的器形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那么,日本正仓院的胡瓶长啥样呢?巧了,扬之水在《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中,也从金银工艺角度,聚焦了这个胡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书中介绍说,瓶高近半米,形体颇巨。《东大寺献物帐》记载为“漆胡瓶一口,银平脱花鸟形银细鏁连系鸟头盖,受三升半”,那么,这个胡瓶,是否就是观音的净瓶呢?在我们常见的中古净瓶观音图像中,并不能经常看到这形制。但是也不是毫无存在。比如下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唐代观音铜造像,手中所执净瓶,正是正仓院胡瓶之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唐代观音铜造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观音铜造像

《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展品

陈皓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浒拍摄

但是,我们常见的观音常规所执净瓶,并非如此,当然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器形叫做胡瓶,不等于说其他器型就不可以也叫胡瓶,我们想想胡帽就明白了。

观音净瓶在艺术图像中,也有多种造型特征。除了上述的胡瓶造型之外。我们也在此略举几例。总体看,逐渐的,佛家的盥洗日常用具的实用性的澡罐,也演变成了佛教神明的法器,加上中土化的融合,士大夫的审美,多种因素的交集,使得双口澡罐的净瓶,逐渐演变为观音手中单口细颈圆腹的审美佳器。一开始有盖,有轮,逐渐变成无盖单口,其口或侈或直,细颈,鼓腹,腹或如胆瓶,或如荸荠,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