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乌克兰方面撰文称,乌克兰地面防空部队再次取得了重大战果,击落了1架单价高达8500万美元的苏35S以及2架单价6000万美元的苏34战斗轰炸机。虽然目前俄罗斯官方还未表态,但乌克兰防空部队已经将战果获得地标注在了地图上,与现今俄乌冲突胶着态势不谋而合,加上之前就已经有过击落苏35和苏34的相关记录,可见乌克兰官方并未撒谎。而随着苏35战机的又被击落,是否意味着它创造的“一代神话”就此破灭?毕竟在当初的宣传中,俄罗斯可是将其吹捧为“猛禽克星”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苏35根本就没有过所谓的“神话”记录。在叙利亚上空被F-22锁定后,俄罗斯空天军为了挽回面子,特意安排了一次苏35飞抵美军基地拍摄F-22的行动,以此来证明苏35的作战实力。但拍摄固定目标和飞行中被火控锁定是两个概念,单纯侦察拍照的话,随便一架微小无人机都能做到,所以这次行动的意义并不大。至于它在解放军中创下的24架外贸出口数据,也被认为是解放军的一次“看走眼”。苏35S来华之后,解放军为了验证这款战机是否真如俄罗斯军工企业吹嘘的那样,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对战演习,但令众人都失望的是,它从来没赢过,即便是和早批次的歼10B战机对战,也同样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成苏35连续失利的原因相当简单,这款战机是俄罗斯军工行业的集大成之作,但俄罗斯军工行业本身就那个样子。在与苏35S的对战中,歼10B充分发扬了自身航电的性能优势,在超视距就提前锁定了苏35S并发射空空导弹将其“击毁”。即便是近距空战,歼10B也依旧利用电子战设备的性能优势,不断干扰苏35S的火控雷达,使其无法为R-73格斗导弹装订数据。而苏35S所谓的“超机动”优势在近距格斗中也无法尽全力,因为战机的机动性再强,它的过载上限和转弯半径都不可能超过霹雳10。而雷达性能和电子战系统,也恰恰是俄罗斯的软肋,这点在俄乌冲突中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拥有压倒性优势的俄军,经常被北约国家支持下的乌克兰军队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鉴于此,苏35所谓的“神话”更多的是俄罗斯军工体对它的营销宣传,算不上数。也因为苏35S在对抗演习中的拙劣表现,解放军在采购第一批次后就再也没有了追加订单的意向。而在乌克兰战场上接连出现战损后,苏35S的外贸前景也突然变得不再乐观。原本印度和埃及都有采购意向,但看到苏35这个表现之后,也没有了下文。现今苏35对俄罗斯的唯一价值,大概就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帮俄罗斯地面部队换来更多的伊朗无人机。有消息透露,俄罗斯已计划用苏35换取更多的伊朗无人机,回避交易支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