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张医生和朋友们说过一个骇人听闻的事情,就是只要您被诊断为糖尿病,那么,您就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病人,未来10年,您患上心血管急性疾病的风险会超过10%。如果再加上点别的危险因素,未来的患病风险更是会成倍的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朋友认为张医生在传播焦虑,在吓唬人,但朋友们千万不要大意,这种观点可不是张医生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来自于国内多个权威的指南。

糖尿病容易导致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也是糖尿病朋友的主要死亡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也就是说,不需要其他的危险因素帮忙,单纯一个糖尿病,就足以让他的心血管病风险大大提升,如果再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危险因素,发病风险更是会增加2-4倍。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常常合并有这些重要的危险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即使我们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减少患病朋友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那种病程长、年龄大和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或伴有多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 。

对这类朋友必须采取更为积极的预防策略,进行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才有可能改善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很多朋友看到这里都会感到悲观,看上去,一旦患上糖尿病,人生就变成了走钢丝,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坠入万丈深渊。更有的朋友会破罐子破摔,彻底放弃抵抗。这当然是不对的。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并不是没有办法。

统计表明,糖尿病朋友因为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会增加2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都可以出现。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常与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共存,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朋友更容易发生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既往的研究显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列净类降糖药,居然可以显著改善这类朋友的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尤其是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朋友。有类似作用的降糖药还包括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包括利拉鲁肽、艾塞钠肽、司美格鲁肽等。命运虽然关上了一扇门,却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新的治疗药物,为朋友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心血管病并不是糖尿病朋友的宿命,只要我们足够重视,它还是可以战胜的。当然,除了降糖药以外,还需要每年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包括心血管病史、年龄、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 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肾脏损害、心房颤动等。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高,主要是因为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率较低。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综合达标率仅为5.6%, 阿司匹林的使用率也偏低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除了患病朋友自身有一定责任外,医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生们在临床上应该更加积极地筛查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优先选择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当然包括咱们前面提到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 2 抑制剂。

这里顺便普及一个有意思的知识,有的朋友曾经问过张医生,我每年都检查一次心电图,是不是可以更早地发现问题?说实话,这种检查对于疾病的预防基本上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心电图很难表现出异常,因此,对预防的作用不大。

今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请在留言区留言,张医生会根据您的留言,规划未来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干净、有担当、不断进步的健康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