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洛鱼小姐。

对于皇后失去儿子后,再也不能怀孕这件事,很多网友认为,是皇上不愿碰她,所以她怀不了孕。

但多年后重刷《甄嬛传》我突然发现一个隐秘的细节:宜修怀不了孕,并不是皇上不碰她,而是皇上故意不让她有孕。

既然是一国皇后,怀孕生龙胎是皇家的头等大事,更何况皇上子嗣偏少,为何皇上还要阻止皇后有孕?

弘晖死后,宜修的身体受损,她那时20多岁,皇上登基时,宜修四十岁,从20+到40+,她若想继续怀孕,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太医院有一批技术高超的太医,总有办法让她顺利怀孕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嬛那一批秀女未入宫前,后宫的妃子有华妃、端妃、敬妃、欣常在,齐妃、丽嫔、曹贵人这些。

其中只有齐妃和曹贵人、欣常在有孩子,其它几个均无。

华妃敬妃这2人是皇上布了局,不让怀孕的,敬妃是因为早期在华妃宫里,体内吸取了大量的欢宜香,导致不孕。

齐妃父亲是个知府,后来因受贿获罪,娘家早早的家道中落,她在宫里是没有任何靠山的,丽嫔在电视剧中,未提到家世,但通过剧情可以推出,她的家世应该不会太差,比曹贵人、齐妃要好的多。

曹贵人、欣常在出身不咋滴,要不然在后宫为啥总是被欺负,被当枪子儿使用。

发现没?那些生了孩子的,都是娘家不行,没有靠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宜修后来再也不能怀孕,原因跟华妃一样。

宜修的背后是太后,太后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她不待见的皇上,一个是非常偏爱的十四阿哥。

纯元死后,宜修虽然扶正,但皇上却对她多了一份警觉,因为皇上当时正经历九子夺嫡,那时民间有流传康熙遗诏是传位十四阿哥这种说法,而德妃又非常偏爱这个小儿子,所以皇上是非常讨厌他这个十四弟的。

即使他继位成为皇上,但他仍然对十四阿哥充满敌意和防范,怕自己的皇位被抢走。

而宜修又是太后的亲侄女,皇上在心里不免就会把她划为太后、十四阿哥的同党。

她若以后生下男孩,极有可能会与十四阿哥发生关联,在皇上心里,不管是宜修的儿子以后当太子,还是十四阿哥叛变成为未来的皇上,这都是同一个性质,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后后来病重,求皇上把十四阿哥从宗人府接出来,去见他一面,皇上也未答应,可见皇上对十四阿哥的防备有多深。

皇上登基时已经40多岁,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无法与年轻力壮的十四阿哥相比,刚继位时,政局并不稳定,内忧外患,皇上对于曾经的叛党都是狠心诛杀。

可以说,他不会放过对任何人的怀疑,就连不是先帝之子的年羹尧,他都要处处提防,从而给华妃下套,更别说是亲兄弟了。

当初宜修生弘晖时,皇上还只是亲王,太子之选不是他,他那时还没想到这些弯弯绕绕,当宜修、纯元的孩子死后,九子夺嫡产生,他才变得更加机敏缜密的。

不让宜修怀孕,就是为了防止十四阿哥谋反篡夺他的皇位,哪怕是宜修生了儿子,他也会怀疑这个孩子会有争夺皇位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皇上只让那些出身不好的嫔妃怀孕,对于他来说,皇后跟华妃没什么区别,华妃可以用欢宜香。

皇后是何等聪明,还有太后这个老谋深算的师太盯着,他没办法“炮制”对付华妃的手段,阻止皇后有孕,只能在房事上留一手儿。

这一点是非常隐秘的,宜修即使察觉,也不好意思提出,觉得是皇上“不行”。

皇上未登基前,在王府专宠华妃,一是对华妃有情,二是对华妃做了最保险的“绝孕”,去宜修那睡觉,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一想到避孕这件大事,皇上就没了兴致。

哪怕是皇上登基后,每月十五例行到皇后宫中,他也是这种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后为了怀孕,肯定用尽了各种方法调养身体,但皇上避着她,她也没办法,可能还会自责觉得是自己魅力不行,所以才让皇上对她提不起“兴趣”。

每次看到皇上去别的妃嫔那里,或者哪个妃嫔怀孕,皇后都会气恼,有时候想想,她打胎,也未必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后位,也可能是嫉妒别的嫔妃能与皇帝睡得“和谐”,而自己却从未体验过那种快乐的滋味。

所以她嫉妒别的女人与皇上能快乐地“鱼水之欢”,憎恨别的女人轻松怀孕。

我们无法得知,清朝男子避孕到底用什么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皇上必定在房事上留了一手,不让宜修怀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修没有儿子,只要她温良谦恭,仁爱宽厚,不威胁到皇位,皇上也会让她稳坐后位(他在位期间)。

都说后宫是女人的战场,其实,皇上才是最大的战将。

除了甄嬛自愿去甘露寺,无法把控怀孕,其它妃子能否怀孕,他都会权衡利弊。

当然了,甄嬛是已经鉴别过的,娘家对他没有威胁,所以才能生下胧月,后来又生下双生子。

大家觉得呢?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

(本文所有图文来源于电视剧截图,如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