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河水、苍翠的绿植、斑斓的花朵……初夏的重庆市酉阳城,就是一幅美丽画卷。

保卫蓝天 保障民生福祉

5月14日的酉阳县城,天空湛蓝,白云姿态万千,摄影爱好者张丽拿着手机,将这一幅"酉阳蓝"的生态景象定格。

"太美了,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张丽说,虽说这样的景象在酉阳很常见,但每次见到,她都忍不住要拍照记录下来,生活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幸福感爆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如何让生态环境质量好起来,让百姓享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呢?酉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环保措施,以污染减排为抓手,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近年来,酉阳强力实施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对"散乱污"企业实施动态清理整治,先后关闭了铜鼓水泥厂等1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一批企业也从县城搬迁到工业园区。

同时,加快推进黄标车及老旧车治理,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累计淘汰黄标车800余辆;指导14家工业企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一厂一策"编制工作;巩固已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1.38平方公里;持续开展禁燃区内燃煤整治行动,完成"煤改清"100余户,取缔燃煤炉302个,淘汰燃煤锅炉19台;全面开展移动污染源治理工作,完成机动车排气路检10000余辆;严格执行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等。

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空气质量的净化,为改善县域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以来,酉阳空气质量连续10年实现逐年提升。2017年至2021年,以及2023年,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位列重庆全市第一位,"酉阳蓝"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因河施策 助力"水清岸绿"

凉风习习的初夏,酉城河两岸绿荫苍翠、鸟语花香。

每天傍晚,市民冉女士都会约上三两知己在河边散散步、聊聊天、闻闻花香,一天的疲劳烟消云散。

"河堤干净了、河水清亮了,我们在这里散步心情愉悦。"冉女士说,如今,她们还经常看到鱼群在水里畅游、白鹭在水上嬉戏,呈现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酉城河的生态景观是我县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的缩影。

从2017年起,酉阳全面推行"河长制",重点抓好饮用水水源和重点流域治理与保护,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水生态修复,处处展现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大美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酉阳编制完成了57条河流和59座水库的"一河(库)一策"方案,完成了440公里城镇河流岸线、1719公里河道和59座水库规划与划界;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站)90座,配套建设乡镇二、三级污水管网约725公里;完成了41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规划,全县37个乡镇及1000人以上聚居点污水处理厂(站)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

同时,全面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推进"清废行动""绿盾行动""餐饮船舶污染"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依法拆除渔业网箱养殖及库湾养殖设施13万余平方米;完成1153家养殖场(户)"一场一档"清查任务,关闭畜禽养殖场65家;拆除餐饮船舶4艘,整治入河排污口145个,乌江、酉水河、龙潭河、阿蓬江等县域主要河流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态治理 引领乡村振兴

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游园……走进花田何家岩、两罾乡金丝楠木景区、铜鼓镇兴隆村等地,焕然一新的面貌让人眼前一亮。

"从来都没想过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感觉像住进了城里一样!"从贵州嫁到两罾乡金丝楠村的张小敏看着村里的变化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她说,做梦都想不到,原本脏乱的村子会变成景区,有了石板街、公园、游乐场,处处都是新面貌,村民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各个乡镇的农村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酉阳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扎实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酉阳纵深推进农村环境革命,不断补齐乡村生态短板,在提升村容村貌和绿色发展上做足文章。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村容村貌,酉阳颁布实施了《酉阳自治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不断推动全县农村绿色生态治理步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

近两年,酉阳共计投入资金13239万元,建成处理能力150吨垃圾焚烧站1座(铜鼓站点),完成城区、37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建成区以及12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100%、85%,获评巴渝和美乡村3个;完成天雄锰业新渣场、万博、中节能等企业污染治理工作;垃圾热解站、建筑垃圾消纳场、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置场完工投用。

坚守底线 筑牢生态屏障

近日,在小河镇桃坡村的一片山林中,越来越多的鹭鸟在此栖息,它们或在巢中孵化雏鸟,或在枝头上休憩,或在田间觅食,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风光图。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以前很少看到的飞禽走兽都出现了。"当地不少村民表示,近年来家乡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景更美了,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开酉阳地图,连绵的绿水青山,是最明显的生态烙印:北纬28度,年均气温15.2℃,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达64.1%,负氧离子浓度大于1万个/m3是常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酉阳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坚守生态底线,严格环境准入,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酉阳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要求,严守耕地、林地、森林三条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将禁止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需要保护的区域划入红线范围,全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14.55平方公里,依法关闭双银汞矿厂,对自然保护区内采石场、畜禽养殖场和农家乐实施搬迁。

同时,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深化"绿盾"行动,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管控和土壤污染防治,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专项治理;全面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完成近30万亩国土绿化任务,全面推进120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国家储备林收储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1%。

目前,重庆市首个县级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成功摘获"中国天然氧吧"金字招牌。

生态修复 发展生态旅游

寒武纪叠层石砌石成景、土苗小楼绿树掩映……位于板溪镇的叠石花谷景区,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旅游观光的游客。村民田育清则每天在景区忙着补种粉黛乱子草。叠石花谷所在的杉树湾村和扎营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原始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覆盖率不足30%、岩石裸露率超过70%,是重度石漠化区域,曾是"十户土九户荒"贫困乡村。

近年来,酉阳县委、县政府围绕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部署要求,创新性提出"以石漠化治理为基础、生态旅游为主题、艺术赋能乡村为抓手"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2平方千米特有的叠层石遗迹基础,聘请顶级专家、酉阳本土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参与规划设计,投资1.5亿元,历时2年打造了占地约3000亩的叠石花谷景区。

景区在打造过程中,板溪镇坚持"互助互利、共同富裕"发展思路,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流转土地分红、发展配套服务、景区务工等方式,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自己干,自己的资源自己赚"共富乡村新路。

叠石花谷是酉阳石漠化土地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生动实践。

酉阳全域大多属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为破解生态系统脆弱难题,酉阳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以石漠化生态修复为抓手,从护山、理水、育林、筑田、蓄湖、复草等全方位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切实做好"增彩""添绿"两篇文章。累计实施营造林3079亩、森林质量提升24734亩、完成菖蒲湖、麻坨生态湿地等生态修复面积1.2万平方米。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农旅融合,提供了一条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路径。酉阳"生态+旅游+艺术"的创新工作思路,正成为乡村振兴和旅游富民的鲜活动力。

唯实争先 打好"生态牌"

找准山的价值,用好绿的优势。

2023年以来,酉阳全力打好"生态牌",全域建设"无废城市"。协同各有关部门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行动,成功创建了12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和菖蒲盖片区市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面打响"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去年3月,"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发布。一年来,酉阳推出茶、米、油、蜜、青蒿、酵素六大主导产品,推出33大类133款高山优质产品,编制酉阳茶油、贡米、茶叶等标准生产技术规程22项;建成标准化直供基地22个3.03万亩,建成油茶生产基地38.3万亩,获批发布重庆市首个茶油地方标准,特色产业面积达145万亩,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可溯源体系,"酉阳800"系列产品全年销售额近10亿元,产品平均溢价率超40%,生态产业体系全面起势,海拔经济赋予山区全新生命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崛起之路。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甜甜的空气……是酉阳人民的共同期盼。"酉阳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酉阳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学好用好"两山论",继续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深入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美丽重庆建设深度融合,努力将酉阳打造成美丽重庆建设新典范,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崔璨通讯员 田金凤 段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