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知青的感慨:不求生活多富足,但愿世间人无病

高怀秋师傅是一位老知青,他曾在长安公社长上大队插队落户生活了十年,和第二故乡的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4月中旬,高怀秋师傅的老伴下楼时只顾看手机,不慎摔倒滚下楼梯,导致手臂骨折,被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就是那天,高师傅在医院偶遇了第二故乡老队长的儿子蒋明亮,蒋明亮驾驶拖拉机拉玉米秸秆喂牛,拖拉机侧翻在路沟里,导致小腿骨折,也住进了医院。因为蒋明亮有三高的基础疾病,血糖特别高,住进医院好几天了,还没能做手术。

虽然见面的场合令人心里难受,但见到多年未见的乡亲,高怀秋师傅还是特别激动,蒋明亮也特别高兴,两人紧握着彼此的双手,禁不住热泪盈眶。

蒋明亮是蒋队长家的三儿子,他比高怀秋小五岁,高怀秋当年到长上大队插队落户时,还在蒋队长家借住了一个多月,当年高怀秋就和蒋明亮哥仨住在一间屋子里,睡在一铺火炕上,也在蒋队长家吃了一个多月的饭。

看着受伤的蒋明亮痛苦的模样,看着他满头白发和满脸沧桑,高怀秋心里很难受,当年到长上大队插队落户的情景又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永远忘不了那个忙碌的秋天天,就是在1968年的秋天,十七岁的高怀秋以社会青年的名义,跟随一帮年龄相仿的延吉知青来到了距离延吉七十多里路远的长安公社长上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时队里没有可供十几名知青一起居住的地方,蒋队长就让一部分人住在了队部里,一部分人住在了牛棚里。因为高怀秋身体好也很勤快,蒋队长很喜欢他,就让他到家里借住,和他的三个儿子睡在一铺火炕上。

蒋队长的媳妇得知高怀秋是个孤儿,非常同情他也特别怜爱他,有点好吃的都给高怀秋吃,对高怀秋比对自己的儿子都亲。蒋队长也特别关爱高怀秋,秋收的时候帮他磨镰刀,嘱咐他注意安全,还把自己的旱烟袋让高怀秋抽上几口解乏。这一切高怀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曾发誓等自己长大了,能挣钱了,一定好好孝敬蒋队长夫妻俩。

那年秋后,队里就为知青们盖了新房子,成立了知青集体户,十六名延吉知青都搬到集体户一起吃住了。因为高怀秋干农活像模像样,他勤快又实在,大家就推选他当了集体户的户长。蒋队长家离知青集体户很近,他家的三小子蒋明亮经常到知青集体户来玩,蒋队长家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也让蒋明亮给知青们送一些来尝尝。渐渐地,知青们也都和蒋明亮熟悉了。因为蒋明亮是个本分老实的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他。

记得是1974年秋天,那时已有知青招工回城,招工回城也成了大趋势。高怀秋当时要不是把家庭成分一栏填了地主,他也就招工回城了,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招工回城也受到了影响。

说句实话,高怀秋出生时他爷爷奶奶就都去世了,他六岁时跟着父母闯关东,途中和父母走失,从此他成了孤儿,他家的地主成分,是他听父母说的。就是因为他太实在了,当初他要是填写贫农,谁也不知道。为这事,蒋队长说过他好几次。

就是那年秋天,苞米(玉米)快成熟的时候,身为知青集体户户长的高怀秋却做了一件糊涂事,几名男知青说青玉米烀着吃烤着吃都好吃,都希望户长去弄点青苞米来,好让大伙好解解馋。

不就是想吃烀玉米吗?这有什么难的。那天吃过晚饭,等天色黑了下来,高怀秋拎着一个荆条筐就出门了。离村子不远就有一块玉米地,那块玉米地是三队的,不是他们生产队的。高怀秋看周边黑灯瞎火的,一个人也没有,他就在地头掰了一篮子青玉米,慌慌张张跑回了知青点。

回到知青点,大家一起动手,七手八脚扒好玉米,放进锅里就架着了火。很快,锅里就溢出馋人的熟玉米的青香味。

半锅烀好的玉米很快就被大家吃了个精光,大家都说好吃,计划着等明天晚上还要烀玉米吃。

一夜无话,第二天高怀秋他们吃早饭的时候,三队的孙队长和民兵连长还有两名背枪的民兵突然找上门来,放在荆条筐里的玉米皮和啃光的玉米芯子还没来得及扔出去,铁证如山,知青们谁也无话可说。就在民兵连长拉着高怀秋要去公社知青办时,蒋队长闻讯赶来,他让民兵连长放开高怀秋,陪着笑脸说:“不关知青们的事,是我家老三去掰的苞米,至于怎么处理,我听你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考虑到都是一个生产大队的社员,彼此都很熟悉,三队的孙队长就苦笑着说:“蒋大哥,要不这样吧,等玉米熟了,你还给我们队三十穗苞米就拉倒吧,在地头上少了这么一片苞米,要是没点说法,我也不好跟社员们交代,人家巡逻的民兵也不好办。”

蒋队长同意了孙队长的要求,孙队长和民兵们就走了。蒋队长出面化解了一场尴尬,蒋队长的三儿子替高怀秋背了黑锅,弄的高怀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那天晚饭后,高怀秋来到蒋队长家,承认了是自己偷了三队的苞米,还说不应该让三弟背这个黑锅。蒋队长瞪了高怀秋一眼,说道:“你原本就成分不好,要是因为这事闹到公社知青办,以后你想招工回城就更难了……”那一刻,高怀秋心里有温暖也有愧疚,他真后悔不该去偷三队的玉米,虽然偷几穗玉米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让蒋明亮替自己背这个黑锅,他总是觉得心里不得劲。

一直到了1977年春天,其他知青都招工回城了,高怀秋却迟迟没能招工回城。之前三道湾煤矿招工倒是不需要政审,可蒋队长不想让高怀秋去当煤炭工人,高怀秋就听了蒋队长的劝说。后来砖瓦厂招工,蒋队长说砖瓦厂的活太累,还是再等等吧。结果长上大队最后就剩下了高怀秋一个人,其他人都招工回城了。

等了一段时间再也没等来招工的机会,蒋队长怕高怀秋耽误了终身大事,他就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就在高怀秋打算和那个寡妇订婚的时候,他终于等来了园艺农场建筑工程队的招工名额。考虑到当建筑工人比当煤矿工人安全,蒋队长就同意让高怀秋回延吉当建筑工人。

离开长上大队的前一天,蒋队长杀了他家打鸣的那只大公鸡,让他媳妇给高怀秋做了好吃的,他还一再叮嘱高怀秋,回城后干活时要注意安全,要和工友搞好团结,尽快找个对象,别管丑俊,只要不打光棍就行。

1978年秋天,高怀秋穿着蒋大娘(蒋队长的媳妇)给他做的新布鞋,蒋明亮帮他背着行李,蒋队长一家人送他走上了公路,还要往前送。分别的时候,高怀秋流泪了,他往前走了挺远,又转身跑过来,扑通一声跪在了蒋队长夫妻俩面前……

回城不久,蒋队长担心高怀秋吃不上饭,就让他家老三蒋明亮给高怀秋送去了二十斤玉米面和5斤小米,还有两棵白菜。

两年后,高怀秋找上了对象,是他们同事给介绍的,很淳朴很善良很能干的一个姑娘,个头虽然不算高,但长相还不错。

结婚后,高怀秋带着自己的媳妇回到了长上大队,拜见了蒋队长两口子,蒋队长两口子竟然拿出十块钱给了高怀秋的媳妇,说是见面礼。那个年代的十块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差不多能买两头小猪仔。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高怀秋有了自己的房子,单位给他分了一间房子,他又自己动手在房山头盖了一间,一家三口人有两间宽敞的大瓦房,他很知足。自己有了房子,高怀秋想把蒋队长两口子接到城里来住几天,蒋队长却说家里养着猪喂着鸡,地里还有天天干不完的农活,实在是离不开。高怀秋的这个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

到了2003年,蒋队长和他老伴相继去世,高怀秋再也没有机会为父母般的两位老人尽孝了。自从老队长老两口去世后,高怀秋也就没再回过长上村,他说回到那心里就难受。

时隔二十年,在延吉见到了第二故乡的亲人,高怀秋心里很高兴也很愧疚,这么多年了,他竟然没回去看看这个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蒋明亮在延吉住院二十多天,昨天上午办理了出院手续,一共花了两万多块钱,除掉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蒋明亮自掏腰包一万两千多元。一万两千块钱,对于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民来说,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靠种地的那点收入,除去生活费和吃药的钱(蒋明亮有多种慢性疾病),也就所剩无几了。

知道蒋明亮家的经济状况不好,高怀秋给了蒋明亮一万块钱。蒋明亮说啥也不要,高怀秋难受地说道:“明亮,你要是还拿我当兄弟,就收下这些钱,你要不收下这点钱,以后咱就互不来往,谁也不认识谁。”就这样,蒋明亮收下了高怀秋的一万块钱,高怀秋又花钱雇了一辆车,把蒋明亮和他媳妇送回了长上村。

接到蒋明亮安全到家的电话,听了他那些感激的话语,高怀秋师傅很感慨,他说不求生活多富足,但愿世间人无病。现在城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不是很富裕,农村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更是艰难,虽然有新农合医保,但他们也难以承受病痛之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是啊!“世间人无病”不光是高怀秋师傅的美好愿望,也是千千万黎民百姓的愿望!衷心祝愿祖国人民都过上富足的生活,也祝愿普天下的人们都健康无病!生活幸福!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高怀秋师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