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简介

在中原大地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区——黄淮海平原,中心是徐州地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6000多年历史,人文历史非常丰厚。废黄河穿城而过,又给这块土地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

作者在这一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和乡镇基层工作几十年,非常熟悉身边农民的生活习惯,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力图用小说的形式,展现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人文景观,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用主人公李凯泽、尤小英夫妻和他们的子孙三代这条主线,像穿珍珠一样穿起来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片段,长达近百年(因为主人公现在97岁还活着)风华,散而不乱,长而不繁,脉络清晰总体上又围绕着农村怎么建?农业怎么干?农民怎么办?这个三农主题。

主人公李凯泽60年代创建了苏北第二大果园,70年代建冷库,建果酒厂 ,果丹皮厂等果品加工厂。时代变迁,果树老化了,工厂倒闭了;他的女婿赵一丁,第二代崛起,砍掉果树,栽植芍药,搞药山,建制药厂,建成了中药材基地。他的孙子从城里回乡创业,消灭空壳村,承包荒芜土地 连片种植中药材,招回在外地打工的小伙伴,培养农民工人。农村一条完整的闭环产业链形成了。

小说再现逝去的岁月,描绘当下新农民的生活,展望未来的理想,指明了农村发展的方向,是个很厚重的历史与现实的命题。

引 子

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徐州综合实力排名第38名。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五省通衢”名不虚传,经济在腾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请读萨都刺的《徐州怀古》这首词,了解古代的徐州吧——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弟子,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寄耳,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古彭城就是古徐州,就是那个传说活了八百岁的彭祖的故乡。

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史记》里提及项羽其貌不凡,铁马重瞳,他的坐骑叫乌骓。起初 兵多势大,可惜有勇无谋,不讲政策,丧失人心。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戏马台”原是项羽阅兵的地方。刘裕在位时也曾在此大会将校宾客,横槊赋诗,气势如澜。

“画眉人”用的是西汉张敞的故事,此人直言敢谏, “燕子楼”为唐驻徐州节度使张煜所建,张煜袭父职驻节徐州,结识彭城名姬关盼盼,收娶为妾。她歌艳双绝,尤工诗文。张死后归葬洛阳,盼盼恋张旧情,独守空楼十余年。小楼多燕子,故名燕子楼。诗人白居易过徐州,因此故事写了一首七绝: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还有那“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九里山下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刘邦和项羽大战九里山,在徐州进行了“楚汉相争”。

布衣皇帝刘邦得了天下,衣锦还乡徐州北沛县,大宴父老乡亲,高兴之际,诗兴大发,来了三句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言志,大气磅礴,就这三句诗还流芳千古了。

三国时刘备,曹操,吕布在徐州周围大战几个回合。有人说先秦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汉家陵阙起秋风”,徐州及其周边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中原重镇,得徐州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 这块土地上勤劳的人们饱受着战争的创伤,经历过水患和饥荒的苦难。但他们热爱这块土地,祖祖辈辈不离不弃,一代一代传唱着古老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