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日前报道称,就在俄军21日对乌克兰航空燃油仓库,弹药库和军用交通发起打击后,乌克兰不甘示弱,在同一天对俄罗斯本土的8个州府进行了高强度的空袭,摧毁了俄军大量的防空设施和工业,能源工厂,给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据悉,除了S-400防空系统已经被炸烂了之外,俄罗斯还有3处变电站和1个能源储存中心也被摧毁。而为了彰显自己的报复态度,乌克兰这次还将莫斯科州,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列入了打击名单。而对于乌克兰的报复行动,俄媒沉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媒体有一个特点,如果是俄军在前线取得了大小战果,它们会大书特书,整个板块都在宣扬俄军的丰功伟绩。但对于俄军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俄媒则是选择性报道乃至不报道。即便是报道出来,也是以“春秋笔法”来混淆读者。比如,斯莫棱斯克州在20日遭遇乌克兰无人机的空袭,俄媒的报道时俄军成功拦截了该无人机,但无人机的爆炸碎片引爆了一处能源中心并引起了大火。从防空作战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拦截,因为无人机的确达成了对目标的摧毁目的,但俄媒还是要着重渲染俄军的成功拦截。对于这样的报道态度,对俄罗斯人来说就是“精神毒药”,极易麻痹自己,使得自己不思进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就需要表扬一下中国新闻界和兴趣爱好者。实际上,中国的新闻报道和舆论风向一直在改变。90年代,面对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我们当时的确存在着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但随着环境改善,强大的军事压力转变为围堵和封锁后,我们则一直在找自己的不足并且敢于承认在某些领域的落后,然后提出了“拜托卡脖子”的口号。实际上,中国的工业体系和研发能力是在民众日夜期盼和督促的情况下逐步完善的,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决心改变自己的不足,才能从落后走向领先。俄媒不同,自苏联解体后,不管我们与俄罗斯接触哪方面的交易,俄媒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吹嘘着自家的产品,比如苏35,再比如S-4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夜以继日的吹嘘下,俄军的明星武器在战场上被炸成了废铁,当北约已经开始普及生产F-35时,俄罗斯还是在琢磨苏35。S-400自2014年前后我们开始接触到现在,基本没有做任何形式的升级。本质上,俄军一直在拿着十几年前乃至更为久远的装备去和北约新一代产品作战。本来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俄军,现在和乌克兰打成胶着状态,原因就在于此。分析人士表示,现在乌克兰究竟还隐藏了多少实力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旦乌克兰耗空了北约现阶段的武器库存,那么北约必然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武器和弹药,届时直接对俄军掌握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