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的血压包括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其中一项升高,就可以被诊断为高血压。很多人在控制血压的时候,十分关注高压的数值,而低压高时却不闻不问,还有的患者服用降压药时,因为低压较低,就擅自停药,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人低压不高,就可以停药了吗?

老年人的血管相较年轻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会老化,僵硬度逐渐增加,弹性逐渐减退,所以老年患者往往高压高,而低压正常,相反,年轻人的血管弹性好,所以高压一般无异常,而低压却会超过90mmHg。

2008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全球性研究证实,即使对于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积极将收缩压控制到150mmHg以下,同样获益。可以使脑中风发生率下降30%,冠心病下降27%,心血管事件下降34%,全因死亡率下降28%。

老年人因为收缩压过高导致脑中风最为常见。尤其是中国老年人因脑中风死亡的比例是心肌梗死的10倍。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病人,收缩压是比舒张压更重要和更难控制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老年病人收缩压高一定要用药物控制,有的老年人害怕降压药会让舒张压更低不认真服药,其实降压药物对正常或偏低的舒张压影响较弱。如果因为怕舒张压低不用降压药,将使升高的收缩压得不到控制,导致脑中风危险增加。所以,权衡利弊来说,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坚持用药,不能因为舒张压低就擅自停药。如果舒张压低于正常范围,即低于60mmHg,需要去医院进行药物调整,也不能擅自停药。

符合这2个特征,可以考虑停药

降压药是否可以停用,不能看患者是否有症状,有些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任何症状,也不能看短期内血压的高低,因为有的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不能停药,首先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原发疾病被治愈后,血压自然会恢复正常,所以无需一直服药。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符合以下2个特征,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至停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是初级高血压患者,即刚确诊高血压,属于一级高血压范围(收缩压140 ~159mmHg,舒张压90~99 mmHg),且还没有发生靶器官损害。在用药期间,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如果停药后,通过生活调理的方式,可以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那么就可以停用降压药物。

第二种情况是季节交替对血压带来的影响,如果有的患者在春夏季节,气温回暖时,血压下降,这时服药会导致血压过低,那么这时就可以通过减药甚至停药的方法来保证血压平稳。一般的方案是调整用药剂量,如果患者能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停药时血压也能保持平稳且不超标,那么停药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