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一天,时任中野第一副司令的陈毅来到郑州,视察驻扎在这里的中原野战军9纵。别看这里才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但却是井然有序,老百姓已走出了战争的恐惧,积极地投入到兴建家园的工作中。

经过一番仔细巡察,陈老总对郑州当前的工作情况,很满意,很是认同大家的工作成果。工作已完成,陈老总便提出,让当时的警备司令秦基伟好好请自己吃顿大餐,秦基伟欣然答应。

可当两人来到饭馆准备饱餐一顿时,面对桌子上极简的几样菜品,陈老总倒是没有太在意,只是打趣地对秦基伟说:“秦基伟啊,你可太不地道了,我来一趟不容易,这一顿可不算啊,记得你可还欠我一顿饭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中将秦基伟

请陈毅老总吃饭只花八毛钱!秦基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陈老总又为何说他欠自己一顿饭呢?

支持秦基伟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支持,为革命英雄的英勇无畏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苦难生活,磨砺出勤学好思的上将

秦基伟出生于1914年11月的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秦罗庄。他们那个村子的人都姓秦,但由于家家都是世代贫穷,只能租种罗姓人家的土地生活,这也就是他们秦罗村村名的由来。

但可怜的秦基伟8岁就没有了父母,在10岁时,连唯一的哥哥也离开了他。自此,田无一垄地无一分的孩子,身居于破烂的茅屋中,开始了一个人的辛苦度日。

虽然没有人教导,但秦基伟并没有长歪。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能自食其力,去地里挖野菜、上山砍柴、帮人放牛、还去别人家里打短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基伟在抗美援朝战场

这一切的生活苦难,并没有打垮秦基伟,反而成就了他勤劳、勇敢、坚毅、果敢的性格。看着乡亲们每日累死累活,却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遭受着地主恶霸的欺压,嫉恶如仇的他,对那些为富不仁,剥削穷苦老百姓的人是深恶痛绝。

就是这样的他,别看年纪小,但却能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小伙伴们一起打土豪惩恶霸。虽然受年龄限制,他们也只是一些小打小闹,但对那些坏人也造成了一定的威慑力。

秦基伟从小就立志打倒一切地主恶霸,让那些坏人再也不能欺负老百姓。他积极地参加村里的儿童团、少先队,并成为村里的小小先进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彼时才13岁的秦基伟加入了义勇队,在黄麻起义中崭露头角,从此“红色少年”崛地而起,仅两年的时间他就成了一名正式的中国工农红军,也从此开启了他虽然艰辛但却辉煌荣耀的一生。

从小的穷苦生活,并不能掩盖聪明好动的秦基伟的光芒,他善于思考,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好学善思是他最大的优点。这也是他在每一次的战斗中都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原因。

贫穷的生活,决定了秦基伟幼年时期根本不可能学到知识,参加革命后,更是知道了文化的重要性。他就运用战斗间隙偷空学习知识,他尤其喜欢《孙子兵法》,一遍不懂就看两遍,看三遍,不认识字就学,看不明白意思就问,一次次一遍遍,终于把《孙子兵法》烂熟于心,并完全掌握了其中的各种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基伟凭借多年的的战争经验,又将自己在书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战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作战风格,后来他也被人们称为“百战将军”

而这个“百战将军”还有一个外号“秦大刀”,“秦大刀”这个名号的由来,其中还有一则故事。

1931年黄安战役时,秦基伟所在部队与敌人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双方人员都损失惨重,阵地也几度易手,战况相当激烈。红军这里连预备队都上战场打仗了,可秦基伟他们的手枪连,任务是奉命守护总部,看着战友们出生入死,而他自己只能干看着,心里很是不平。

忍无可忍的秦基伟,激动之下,冲进营长的家里,对着营长就是一通吼:“老子不站岗,老子的连队要打仗”。营长看着这个急切的兵,也是哭笑不得,便对他说到:“去吧,打仗去吧,连队留下,枪留下,你爱到哪儿就到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基伟与警卫战士下象棋

却不想没了武器的秦基伟并没有放弃,反而提着大刀就冲上了阵地,并凭着一身的闯劲硬是接连砍翻多个敌人,一时间拼杀的敌人逐渐露出胆怯,到最后竟接连掉头就跑,最终这场战役红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为秦基伟又得了个“秦大刀”的称号。

从此秦基伟就有了这个“秦大刀”的名号。

就是这样一个打仗不要命的人,却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捕,这成为了秦基伟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灾难。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幸被捕,机智脱困

1937年的西路军,处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境况,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此时的秦基伟作为一名团长,他身边也只剩下20人。秦基伟带领这仅剩的20人,躲进祁连山脉,一边打游击,一边找寻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雪上加霜的是,马家军却发布了悬赏通告,只要能活捉一个红军就有赏钱。而当时的红军还没有建立坚实的人民基础,老百姓并不了解红军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举报就有钱拿,这也让秦基伟他们的活动更加艰难,身边的20人也在与敌人的不断周旋中剩下3人。

在缺吃少喝的境况下,秦基伟他们几乎到了绝境。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天晚上,他们找到了一户牧民家中,总算是能暖和一下,吃上一口热乎饭,终于可以让自己的疲惫到极致的身体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就是这一次的休息,把秦基伟带入了更加绝望的境地。

吃饱喝足的几人,躺在暖和的帐篷中惬意地休息着,却不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了呼喝声“把枪放下,举手投降”。秦基伟他们一听,就知道坏事了,拿起手枪一边还击,一边往山后逃去。等好不容易到了山后,以为自己终于逃出安全时,他们才发现真正是前有狼后有虎,山后也有一波敌人正在等着他们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他们四人真是走到了绝境。

秦基伟没有犹豫,立即举起枪对准了自己脑袋,在他准备开枪自杀的瞬间,一位战友冲过去撞倒了他,大家都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命没了就什么也没了。

没给他太多的时间考虑,敌人已冲到身前,秦基伟他们被捕了。

但万幸的是,抓捕他们的是马禄旅,唯一一支不杀红军俘虏的部队。

在被关押期间,秦基伟受到了多次审问,他都表现出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慌说自己只是个红军马夫。但躲过了敌人的审问,却没有躲过自己人的叛变,一个叛徒认出了秦基伟,并立即出卖了他。

这一次他再次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知道了叛徒的出卖,做出一副实话实说的样子,向敌人解释自己的身份,他说他真是一个团长,但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团长,他只是一个培训新兵的长官,实际人数并没有一个团的兵力,只是训练的新兵们组织在一起,被大家称为新兵团,而这个团既没有编制也没有任命,只是大家叫得多了叫出来的。

敌人对秦基伟的话是半信半疑,但苦于没有证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秦基伟躲过了这一劫,却不想再一次遇到了叛徒的出卖,然而这一次的出卖,竟然为秦基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叛徒这次直接指认秦基伟是徐向前手下的一位参谋。而徐向前是西路军总指挥,他的参谋一定是个大官啊,这个消息让敌人如获至宝,兴奋异常,本想大展身手的马家军,却因为时机不对放弃了原有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正是国共和谈的关键时期,如果和谈成功,大家就是一家人了,秦基伟在自己手中万一有个好歹,徐向前是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的。马家军为此立即改善了秦基伟的伙食,也不再对他进行打骂,秦基伟的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在红军方面的严正干涉下,秦基伟他们这一批红军俘虏境遇有了转机。红军要求把红军俘虏全部送到延安,而蒋方却想把他们送到南京进行再教育。秦基伟知道他们这些人一但到了南京,就再难回去了。秦基伟联合一起关押的红军同志们,在转运过程中组织了一场暴动。就是在这次的暴动,让大多红军同志们都逃脱了虎口,秦基伟也在这次暴动中顺利脱身。

逃脱的秦基伟辗转找到援西军司令部,与西路军剩余同志一起编入八路军第129师,从此秦基伟走了抗日的道路,成为了中国军队里的一代明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客叫饭,却得了个小气的名声

这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秦基伟在战争中逐渐展露出自己卓越的才能,他也一路晋升,由班长到排长,再到连长,在1948年9月,攻打郑州时他已经是中原野战军9纵司令员。

1948年已进入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而此时龟缩郑州城内的老蒋部队,早已成了惊弓之鸟,守着一座孤城内心又惶恐不安,而驻守郑州的四十军本身战斗力就不强,在多年的交战中,还曾被我军全歼过两次,而其他部队现在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儿,而这些守城部队,估计早已有了逃跑的打算。而我军官兵现在是士气高涨,正是兵强马壮的好时机,两相一对比,就能看出我们这战必胜。

但作为9纵司令员的秦基伟并没有掉以轻心,虽然早已洞悉敌军的状态,但他还是在作战会议中强调切不可轻敌,防止敌人狗急了跳墙,同时,加强阵地防御,不惜一切代价不放过一个敌人,争取全歼保证战役全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1日,郑州战役正式打响,秦基伟所在部队作为主攻部队,用了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就拿下了郑州。郑州宣布解放。而作为解放郑州的大功臣,秦基伟被任命为郑州警备司令,负责郑州战后的防务工作。

作为中野第一副司令的陈毅,有一天来到了郑州视察9纵的工作情况,一番察看下,看到得是郑州的井井有条,广大的劳动人民已经开始了战后修复工作。

对看到的一切,陈老总很是满意。视察了好久也到了吃饭点,陈老总就对当时的警备司令秦基伟说:“秦基伟啊,郑州解放的好啊,你又升了官,如今也是警备司令员了,可得好好请我吃顿大餐啊!”

秦基伟一听陈老总让他请吃饭,就高兴地说到:“老总啊,你亲自视察工作,我当然要请客,一定让你吃饱喝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秦基伟的话,陈老总很高兴,但老总却一再强调不能用公款,只能秦基伟自掏腰包。秦基伟对陈老总的话非常赞同,并再三强调说:“公款只能用到实处,挪用公款可不行!”

秦基伟还对陈老总拍一拍自己的腰包,说早已准备好自己的私房钱了,一定让陈老总满意。

本想着在郑州城内找一家大饭店,好好请陈老总吃一顿,可开着车绕着郑州城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没有找到一家饭店。现在的郑州城刚刚开始整修,大部分的饭店都还没有开业,就连街边的小饭馆也没有开门。

就这样绕来绕去,终于找到一家小馆子,大家走进一看,虽然开着门可也只有老板一人,老板一见开着车来的军人,就知道一定是当官的,心里忐忑不安,诚惶诚恐对他们一行人说道:“长官,我们刚开门,正在整理物品,厨师也还没有上班,店里有米有面有菜,长官们要是不介意,可以自己做,只收个料钱,价钱一定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笑着说到:“现在郑州已经解放了,老蒋的部队也都被打跑了,这里没有长官了,你可以叫我们解放军同志。有个吃饭的地方就不错了,没事的,我们自己来做。”看着平易近人的解放军,老板也放下心来。

秦基伟看有了菜,有了米面,没厨师可不行。他和陈老总报告了一下,就跑出去了,不一会儿,他还真找来一个厨师。他告诉陈老总在这附近就有一个连队,他把连队的炊事员给找来了。

没一会,第一道小葱炒肉丝便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装了满满一大盘,放在如今的饭店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之后菜肴一个接一个都上了桌,都是家常小菜,但胜在分量足够多。见忙乎完了,陈老总还让人把炊事员叫来一起吃。

心满意足的一顿饭后,秦基伟起身结账,不好意思地对陈老总说:“本想着好好请您大吃一顿的,却不想是这么简单的一顿饭,我欠您一顿饭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照

陈老总听完他的话,笑骂道:“早就知道你小子滑头,请客吃饭,就只花了八毛钱,是不是你知道我要来,怕请我吃饭,提前通知,街面上的大小饭店全部关门。行了,反正这一次我是吃好了,现在就不和你计较了,记着啊,我可是听见你说还欠着我一顿饭呢,下次一定狠狠宰你一顿。”

秦基伟赶忙假装委屈地说到:“天地良心啊,老总我可是真心想请您吃饭,看看我的私房钱,7块钱呢,我全部带出来了,就是为了好好表现一下的。”

听完两人的对话,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工作也做完了,饭也吃完了,是时候该回去了。但陈老总却不忘还有一个炊事员在,说先把他送回连队,他们再回司令部。秦基伟欣然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基伟出生贫寒,早年参加革命,一路反“围剿”、走长征,又是抗日战争,又是解放战争,就连抗美援朝,也留下了他的丰功伟绩。他一路冲锋陷阵,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秦基伟的一生是戎马倥偬的一生,而他的口头禅“不怕掉底子”,就是这一股子不服输的特性,让他走过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秦基伟:“ 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

他从小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而他却从没有放弃学习,只要有机会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孙子兵法》更是他的作战法宝。

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子女更是以自身为榜样,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授于了中将军衔,而他唯一的女婿杨东明,是杨成武上将的儿子,也是一位中将,他们一家可称得上是将军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