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乏有喜好诗词、热爱书法的领导人,例如朱德、陈毅、叶剑英,任弼时等同志,而要论其中之佼佼者,则当然非毛主席莫属。

众所周知,毛主席的书法外柔内刚,运笔峻拔,题于纸上仿若势不可挡。他的诗词亦气象宏大,境界高远,不拘泥于形式且极擅用典。因此在当时,党内外的诸多同志都以讨要毛主席的一篇墨宝为荣,如邓颖超、郭沫若,他们还和毛主席之间因讨要诗词墨宝而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

在毛主席一生所写过的书法当中,最出名的当属《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而要论最神秘的,最晦涩难懂的,则要论他赠送给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十二字墨宝: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写下这副作品后,毛主席并没有向尼克松解释其究竟是什么意思。以致于从作品诞生直到现在五十年的历史中,对毛主席这十二字的解读一直是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解读出这十二字背后的意思,那我们就要先去了解尼克松访华前的这一段历史。

那么,尼克松为何要在1972年访华?在他访华之前,中美两国又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

支持毛主席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支持”,向运筹帷幄,精彩绝伦的伟人致敬!

艰难的局势

在中国成立的初期,因为遵循着一边倒的外交指导方针,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完以后,我国与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帝国主义,基本上是势同水火,彼此之间从不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外交状况一直持续到了1958年,这年年底,苏联因为奉行修正主义,与我国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上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分歧。1960年,赫鲁晓夫在公开会议上激烈指责中国共产党,并在会后突然宣布撤回所有援苏专家和两国之间签署的合作协议。中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国际形势一下子对中国变的十分不利起来。

到了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两国甚至在珍宝岛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武装冲突。珍宝岛事件之后,苏联彻底对中国露出了獠牙,在我国西北和东北边境上陈兵百万。大有一副“钢铁洪流”瞬间冲入中国境内的意思,同时,苏联还对中国进行战略核威胁,扬言要打掉中国所有的工业城市。

我国北方边境不得安宁,南方也同样深受美国袭扰。在越南,美国的侵略战争已经进入了焦灼状态。如果成功攻下越南,美国就可以以此为跳板,牢牢的遏制住中国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同时,在青藏地区,印度也在不断的入侵我国领土,这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已经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恶劣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背景下,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打开外交新局面,毛主席开始酝酿新的外交方针。经过仔细的分析,毛主席认为,苏联现在已经彻底落入到修正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去,勃列日涅夫大搞威权主义,在全球进行扩张,与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已经相去甚远,不太可能会重归于好。

而在西方世界中,虽然处于冷战中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并无多少洽谈的可能性,但在当前这个苏联寻求全球扩张的特殊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出于这一点,毛主席看到了两国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并且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恰好证明了毛主席的这一看法。

1970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的时候。当记者问道他个人还有什么心愿没有完成的时候,尼克松突然说:“如果在我死之前有一件事是无论如何也要去做的话,那就是我想去一次中国。如果我最终没有去成,那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代替我去看一次这个古老的国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提及到了中国,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尼克松的这番话虽然没有被广泛的传播,但全世界的高层领导人还是注意到了他的这一态度,这其中就包括毛主席。

当毛主席在报纸上看到尼克松的这段采访时,他马上就敏锐的意识到中美两国之间破冰的机会有可能在尼克松的任期内实现。当然,眼下的情况还是美国持续的对中国进行封锁,在国内宣传中,美帝国主义也被看作是中国的头号敌人。因此,毛主席要想实现和尼克松的交谈,还需从长计议。

为了让内部的同志们认识到这一点,毛主席找来了周总理,和他谈起了他的构思。周总理何许人也?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总理的国际政治眼光丝毫不在毛主席之下。他马上就领会了毛主席的意思,并且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实行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底,在周总理的安排下,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这四位开国元帅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任务。研究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未来中国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政治态度,四人将组成一个战略研究小组,并将研究出来的成果形成书面文件,交由中央决策。

半个月后,陈毅将一份文件交给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战略研究小组经过仔细的研判之后,形成了一个意见,那就是,从世界政治的需要上来说,中国和美国之间有合作的可能性。

首先,从冷战的大背景来看,现在是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西方世界现在的经济普遍出现了状况,政治格局也不太乐观,如果能够与中国合作,那么将可以缓解一大部分美国面对苏联的压力。

第二点,美国已经深陷越南战争泥沼。虽然从绝对实力上来说,越军远不是美军的对手,可是越南靠着游击战、全民皆兵的抗争方式,已经对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战场上的问题外,最致命的还要属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再过不久,美国就将举行新一轮的总统选举,届时,尼克松要是想谋求连任,就必须在越南问题上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与中国合作,既能让美国在苏联眼皮底下打进一个钉子,完全取代越南的作用,还能让美国从越南抽身,减少自身的实力损失。

陈毅等人的研究报告提交上来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反复研究了几遍,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1971年4月,中国邀请了在日本参加比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个著名的“乒乓外交”事件,也为中美之间的关系打开了新的一页。

破冰之旅

作为美国自小罗斯福以后最顶级的战略大师,尼克松在得知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时,就明白了这是毛主席在向他回应。去年他主动在《时代》周刊上对华示好,如今看来中国也有意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在当前美国这个反共的环境当中,如果贸然的去中国访问,这件事一定会被反对党大肆攻击,甚至可能让他输掉明年的大选。因此,如何打破与中国的隔绝状态,成了尼克松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当毛主席还在北京观瞻国际大势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尼克松总统已经开始了他的行动。首先,尼克松先是表示了自己的强硬,他一反常态的宣布,要在越南加大部队投入,以便彻底解决越南问题。同时,他还派自己的国务卿基辛格沿着东南亚访问一圈,大有一副把战火扩大的局势。

如果换做常人,可能还不懂尼克松此番操作是何用意,可在毛主席眼中,他一下就明白了尼克松这是在以进为退。这一番操作完成后,美国在表面上就形成了对中国全方位的压制。而这时候与中国成功启动洽谈的话,在美国那边,尼克松就完全可以将这当作一场外交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届时,中美两国若能成功打破僵局,那双方都将获得实质性的收益。尼克松还能成功打造自己的强硬人设,帮助他赢下接下来的大选,可谓一箭三雕。

于是,在基辛格秘密访问东南亚期间,他借由巴基斯坦总统之口,向周总理表达了尼克松总统希望可以来华访问的设想。这一切果然不出乎毛主席的预料,在周总理的安排下,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来到北京,与周总理正式开启了会谈。

基辛格是在7月9号到达的北京,11号离京。两天的时间,基辛格与周总理敲定好了尼克松来华访问的大致方案和细节问题,离开之前,基辛格还特别和周总理说:“总统先生跟我交待了,他对于中美两国的未来是抱有期待的,为表诚意,我们将在尼克松总统来华访问期间重点谈一下台湾问题。”

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认同一个中国原则,这是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尼克松在这方面做出让步,成为了战后美国第一个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总统,从这个细节上来说,尼克松的访华之旅注定将会是历史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2月21日,美国的“空军一号”总统专机降落在了北京东郊机场。刚下舷梯后,尼克松就远远的伸出了手,快步走到了周总理的身前,并与周总理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这一历史性的握手,宣告着中美两国打破了自二战以来相互隔绝封锁的局面,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当天下午,毛主席与尼克松见面,两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进行了交谈。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可在见面之前,两人早已不知打过了多少交道。毛主席还曾私下评价过,相比于民主党的虚伪,他更愿意和共和党,尼克松这样的人打交道。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在来中国之前,尼克松就送什么礼物给中国着实头疼了好一会。那会儿的美国,共产主义、中国这几个词是绝对的禁忌,平时都没几个人敢提起,就更别谈了解中国、了解毛主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由于实在是不知道送什么,尼克松就按国礼标准选择了三个礼物:两颗美国杉树,两头麝香牛,一张沉船地图。除此之外,尼克松还额外赠送了几件私人礼物给毛主席,分别是水晶天鹅,玻璃花瓶和一张尼克松的名片。尼克松此举的意味也很简单,希望能和毛主席成为朋友,两人之间在以后能多点交流。

至于毛主席给尼克松的回礼,则更为简单,4两大红袍茶叶。

看到包裹的茶叶后,尼克松有些不解,他好奇地问道:“中国拥有悠久的饮茶历史,但为何在送礼上却显得这么“小气”,只送区区四两茶叶。

见到尼克松似乎有些不悦,周总理便对他说:“总统先生,你似乎有所不知,我们主席这是送了你半壁江山啊。”

“半壁江山?”听到翻译的话,尼克松更为疑惑,他问道:“半壁江山又是从何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笑着说:“主席送你的这个茶叶名叫大红袍,这种茶叶十分的稀少,每年的产量不过一斤。毛主席自己手里也只有八两大红袍,如今他送给你四两,可不就是半壁江山嘛。”

听完之后的尼克松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毛主席的这份礼物背后的含义,他微笑着说:“那这茶叶可太珍贵了,我要留着好好的品尝。”

收到礼物之后,尼克松还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请求。他早就听说毛主席是书法大家,如今他打破隔绝来到了中国,能不能也送他一副书法,当作是两人之间友谊的象征。

对于这个请求,毛主席欣然应允。随后,他让秘书取来纸笔,挥手写下来十二个大字:“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解之谜

得到毛主席作品的尼克松如获至宝,他仔细的将这幅墨宝收起来,带回了美国,摆在了白宫办公室里。只是,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他,并不知道毛主席的这十二个字究竟是何意思。

当时在写下这篇作品的时候,尼克松光顾着高兴,并没有详细的询问毛主席作品的涵义。此后的许多时间里,中美两国的人也一直有人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说自己堪破了毛主席的这十二字。

后来,美国有位号称“中国通”的学者罗斯·特礼尔,对毛主席的这十二字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在十二字中,罗斯认为,“老叟坐凳”,是毛主席在暗示美国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正坐在凳子上看这风云变幻的世界,而自己却已经站不起来了。“嫦娥奔月”,这是化用了一个中国古代的神话典故,暗喻即使被美国封锁,中国也即将踏破阻挠,在科技实力上一飞冲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最后一个“走马观花,”则是毛主席意指尼克松此回来华访问的时间还是太短,而且尼克松的重心其实还是在为自己的大选服务,根本不是真心的想要为两国发展奠定基础。

罗斯·特里尔是美国的中国专家,在他成长的那段时间,美国正处于冷战时期。因此罗斯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也充满着冷战意味的斗争。至于毛主席的十二字是否真如他所解释的那样,其实还有待商榷。

而中国的有关专家则认为,“嫦娥奔月“这四个字实际上不是毛主席在说中国的科技发展,而是在称赞美国刚刚取得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就。

实际上,毛主席对太空的兴趣一直很深,这不仅体现在他的诗词里。在钱学森的回忆录中,毛主席还曾数次和他讨论过太空探索,登陆火星,甚至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人等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毛主席虽然对于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屑一顾,但他确实也十分推崇科技的发展。因此,对于取得了送人登上月球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的美国来说,依毛主席的性格,他确实会对此不吝赞赏之词。

至于“老叟坐凳”和“走马观花”,对此解读的空间就太大了。例如有的说法提到,老叟坐凳实际上是毛主席的自谦。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毛主席已经快要八十岁,而尼克松此时方才59,因此老叟这一词,更像说的是毛主席本人而不是尼克松或是美国,因为同中国相比,仅有二百多年的美国实在是不能用老叟来形容。

毛主席思维超脱,视野开阔,所著词笔又尽显辛辣,往往一语中的。比喻,用典信手拈来,因此他留下的作品中,往往大多数都具有非常多可供解读的空间。我们也有幸能够从这些留下来的作品中,来一窥伟人的思想,其韵也,实则无穷无尽,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