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满头白发的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的陪伴下,来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北京。看到近在眼前的毛主席纪念堂,她握紧了女儿的手,久久没有踏出一步。

但最后她还是见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人,看着他躺在水晶棺里就此沉眠,一时间泪流满面,李敏担心母亲的身体,早早就找来了轮椅当做出行工具,最终贺子珍和女儿女婿一同在毛主席的遗像前拍了张照片,当做纪念!

就在离去前的时候,她路过留言簿却停了下来,她翻开一页页纸张,看着上面由群众留下的真情实意的话语,她也把最想说的话写了下来,只是在落款处以“战友贺子珍”作为终结。尘归尘,土归土,当初的情感总有一天会化归于尘土,能最后看一眼毛主席,想来贺子珍的心里已是圆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女儿女婿的陪伴下走完了一生,遵从她的愿望,被葬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样便可以离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更近一些了。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情谊?又为何会落得劳燕分飞的结局?

想了解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的故事的老铁们,可以在弹幕打上“想知道”,精彩故事马上为您揭晓!

十年婚姻,一夕情断

1959年7月9日,贺子珍终于在从苏联回国十二年之后,见到了曾经在一起并肩作战十年的革命伴侣。贺子珍也曾无数次在梦中幻想过这样的场景,有无数的话要倾诉。但如今真的见到了,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眼泪从贺子珍的眼睛里面不住的往下流。

“多年不见,你反而不爱说话了。”毛主席见贺子珍一直哭,便劝慰道,“当年我极力挽留你,可你还是走了。”

“唉!当时年轻,又经历了那么多次分离,心里只有苦了。”贺子珍在毛主席的劝说下渐渐平复了情绪。两个人谈论起当时在一起的那十年不禁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贺子珍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7年,当时贺子珍才18岁,正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年纪。起先毛主席只以为贺子珍是某位部将的女儿,后来才知道彼时18岁的贺子珍已经是永新县的县委成员,不禁对她刮目相看。

当时毛主席的脚因为受伤,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化脓,热情的贺子珍连续几天为毛主席擦洗上药,这也使得毛主席心中很是感激。

之后贺子珍作为秘书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当时又传来了杨开慧被军阀抓捕杀害的消息,毛主席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贺子珍便在身边安慰鼓励着毛主席了,久而久之,两人便互生情愫走到了一起,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婚姻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在与毛主席婚姻存续的十年里,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因为那十年是中国最动荡不安的十年,也是毛主席革命生涯中最困苦的十年。而贺子珍的身体也在那十年间被战争和病痛折磨的越来越差。

先是贺子珍在这十年中多次怀孕,若是有良好的生产条件也就罢了,偏偏那时是在贫穷的井冈山,甚至在长征途中还怀孕生产,有次生完之后就被抬着担架直接上路。这样的遭遇让贺子珍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然而给贺子珍的身体造成最严重的一次伤害,是在1935年长征的途中。当时敌人的几架飞机在上空不断盘旋。起先贺子珍隐藏的很好,但是她发现有些担架上的伤员因为无法移动,并没有隐藏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心病狂的敌机最终投下了一枚炸弹,贺子珍为掩护伤员,奋不顾身的飞扑过去,这也导致有一些炸弹的碎片在飞溅的过程中,进入到了贺子珍的身体里。在其后的转移中,贺子珍虽然得到了紧急救治,但还是有些碎片未能取出,这也为她的身体留下了隐患。

但好在她在精神上是满足的,她在晚年时曾回忆与毛主席在一起的那些革命岁月,表示每天晚上毛主席都会跟她讲故事,说诗集,可见当时贺子珍是幸福的,那么为什么她最终会选择离开毛主席呢?

1937年年底,美国的红色记者史沫特莱与其秘书兼翻译的吴莉莉,在宋庆龄的推荐下来到延安,进行为期7个月的采访,而她们的到来也成了贺子珍离开毛主席的导火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沫特莱和吴莉莉的到来改变了当时延安紧张严肃的氛围,她们教革命战士在革命之余如何放松自己,当时不仅是毛主席,周总理和任弼时等革命领导人也经常会参与跳舞,喝酒这样的娱乐活动。

而毛主席因为从没有出过国,所以他经常会和史沫特莱和吴伟光一起谈论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而作为美国人的史沫特莱尤为热情开放,与毛主席见面的时候通常会来个拥抱,这些在外国极为常见的问好行为,常常会引起贺子珍的强烈不满,而毛主席却不以为意。

可积攒的委屈还是在之后爆发了,这也使得贺子珍对毛主席产生了诸多的误解,紧接着贺子珍发现自己居然又怀孕了,而这已经是她和毛主席的第六个孩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在南京。前排左起:贺子珍、贺小平、李敏、李立英,后排左起:贺敏学、毛泽东警卫员

要知道这六个孩子,除了从小养在身边的毛娇娇,其余的要么早夭,要么寄样在长征途中的农户家中。而此时的贺子珍因为经受了太多的母子分离,已然十分害怕生孩子了,再加上遗留在身体里的炸弹碎片时时折磨着她,便提出要去往上海的医院取出弹片顺便将胎儿引产。

然而她的这项决定却遭到了毛主席的反对,但贺子珍是思想独立的革命女性,她执意要去上海,毛主席最终也只能同意了。

在去上海的途中,贺子珍遇到了毛泽民夫妇,从他们口中得知上海已经被日军攻陷,贺子珍去不了上海,但是她也不想就此返回,索性就不回去了。毛主席得知后多次劝说贺子珍回延安,但贺子珍心里面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她要去苏联治病。也正是因为贺子珍的这个决定,最终导致她与毛主席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遭难,姐妹相见

贺子珍在去苏联之前,托人给毛主席捎回一块白色手绢,上面写着一封诀别信。毛主席最终只能批准贺子珍去苏联,但让贺子珍没想到的是,此次的苏联之行,将是她一生的梦魇。

到苏联不久,没能顺利引产的贺子珍,最终生下了孩子,男孩取名叫廖瓦,但这个孩子依旧没能生存下来,才六个月大便因为感染疾病夭折了。沉浸在悲痛中的贺子珍紧接着又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体内的炸弹碎片已经与身体组织长在一起,已然无法取出了。

此时,身心俱疲的她,写了一封信并配了一张照片寄给了毛主席,但是毛主席却迟迟没有回信。直到1939年,毛主席才给她回了信,只不过信中对她的称呼,改成了同志。在信中,毛主席还说了他与江青结为了革命伴侣的事,这一晴天霹雳更是让身处异国他乡的贺子珍悲痛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二连三的打击还在继续,在苏联生活的这些年,虽然有着毛岸英,毛岸青以及女儿毛娇娇的陪伴,贺子珍的生活被填满了,但是为了养活这几个孩子,贺子珍没日没夜的给苏联前线织袜子,洗衣服,可家里还是经常没有吃的。

而这还不是最悲惨的,因为与保育院的人发生口舌之争,最终被苏联方面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这一待便是五年多的时光。幸好得到了王稼祥夫妇的救援,1948年,贺子珍带着女儿毛娇娇回到了国内,暂时住在哈尔滨。

贺子珍回国的消息,传到了当时正在沈阳市担任市委的曾志耳中。

曾志是贺子珍当年最好的朋友,与贺子珍已经十八年没有见过面了。当年在红军的队伍中,女性是稀少的。而贺子珍与曾志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很好的闺中密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段艰难的革命岁月里,除了毛主席给贺子珍带来的快乐之外,曾志的陪伴也给了贺子珍带来了别样的温暖。

后来因为战事吃紧需要转移阵地,但贺子珍当时身怀六甲不方便移动,毛主席知道曾志与贺子珍要好,特地请留下来的曾志照顾贺子珍。然而还没等到贺子珍临盆,曾志就因为工作原因被调到了福建,自此之后的十八年,两姐妹就再也没有见过。

如今贺子珍回到了中国,曾志立刻赶到哈尔滨探望贺子珍。尽管多年未见,贺子珍还是一眼便认出曾志:“这不是曾志吗?”

两姐妹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哭了起来。当年分别时两人才二十多岁,如今都已经年近四十了。她们聊了很久,曾志知道了贺子珍在苏联所受的苦,心疼的哭了起来:“革命苦了我们女人,我们女红军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见面之后,贺子珍就在组织的安排下辗转到了上海参加工作,而女儿李敏则被毛主席接到了北京读书学习。每当寒暑假的时候,毛主席就会安排李敏回到贺子珍身边,陪伴着她。但是两个人却没有见上一面,贺子珍知道她不可能再回到毛主席的身边,但是她始终想要再见一见毛主席,与他说说话。

时间到了1959年,贺子珍已经定居在老家江西南昌。恰好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会议,很多革命时期的老战友都前往探望了贺子珍,曾志也在十几年之后又见到了贺子珍,这次两姐妹都已经长了白头发,再见面又是感慨万分。

曾志也在与贺子珍的聊天中,得知她想要见毛主席一面的愿望。曾志是毛主席与贺子珍感情的见证者,所以同是作为女人,她知道贺子珍的苦。于是决定帮她圆了这个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毛主席住在庐山上的别墅里,曾志特地登门拜访毛主席:“我在山下见到了子珍。”毛主席闻言有些恍惚,好一会儿才说话:“我们也做过十年的夫妻勒!”

然后毛主席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询问曾志有关贺子珍的一些情况,随即便表示想见见贺子珍,但是这个事情要完全保密。

终于在曾志的帮助下,贺子珍登上了庐山见到了毛主席。当时贺子珍走的时候还不到30岁,如今两个人都已经年过半百。 贺子珍将自己在苏联受到的苦难一一倾诉给毛主席,这也让毛主席大受触动:“你就不该去苏联,当初要是听我的该多好。”

两个人在一起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但毛主席还有其他重要的工作要做,所以这次谈话不得不终止。临走时,贺子珍还依依不舍,而这次的会面也成了她与毛主席的最后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去世,贺子珍圆梦

1976年9月9日下午三点,贺子珍正在家中休息,广播里突然传来了毛主席于北京逝世的消息,她怔愣的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但泪水却早已打湿了衣衫。

李敏知道父亲的去世对母亲的打击肯定会很大,所以她在北京与父亲告别之后,便和丈夫赶到南昌照顾贺子珍。因为各种原因,贺子珍没能前往北京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这也使得她心中很是遗憾。

而当她得知毛主席的遗体将会永久的保存在毛主席纪念堂中,她便有了想要去看一看的想法。可当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出行都是靠轮椅。李敏得知母亲的愿望之后,随后写了一份报告递到中央。1979年,在毛主席逝世三周年的时候,从中央传来了批准贺子珍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敏的陪伴下,贺子珍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她让女儿将事先准备好的花圈放在了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前,花圈的缎带上写着:“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贺子珍还与毛主席的雕像合拍了一张照片。

在毛主席纪念堂里,贺子珍坐在轮椅上,就这么默默的注视着毛主席的遗体,手中紧紧的攥着一条白色手绢,眼里的泪水无声的滑落,一句话都没有说。没有人知道当时的她在想什么,也许是在回忆当年她与毛主席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在感叹这么多年的辛酸与遗憾!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临终前她留下了希望能葬在北京的遗言。而邓小平在收到上海市委的请示文件后,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5日,邓小平、邓颖超、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贺子珍的告别仪式上,都送了花圈以寄哀思。在北京八宝山贺子珍骨灰的安置仪式上,她多年的好姐妹曾志也来了,曾志满怀感慨的对李敏说:“这些年,你妈确实是受了不少的苦难啊!”

从1927年与毛主席在一起,她陪着毛主席度过了十年的革命生涯,也独自一个人走过了近40年的大半生。不知道晚年的贺子珍,是否会后悔当年一意孤行放弃一切去苏联?革命时期的感情总是弥足珍贵,而贺子珍与毛主席的这段十年婚姻也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受瞩目的红色婚姻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