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慧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场在高原放飞足球梦想的盛会;

这是一次竞技舞台上团结与拼搏的相聚;

这是“青”字号好物集中亮相的绝佳平台;

这是万众期待中,农体文旅商“五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5月18日,“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在夏都西宁隆重开幕,近3万名观众齐聚青海体育中心,一同感受“品足球盛宴、享高原臻品、游大美青海”的喜悦与快乐。

13时50分,踏着有力的鼓点,舞龙舞狮队伍惊艳登场,只见游龙穿腾,雄狮劲舞。然而,夏日的雨说来就来,顷刻间,场内形成珠帘般的雨幕,为现场增添了些许朦胧感。

短短几分钟,耐不住热场表演传递出的热情与激情,大雨来去匆匆,为场内留下了一片雨后的清爽。国旗护卫方队、裁判员方队、赛事会标方队、运动员方队依次入场。

巍峨雄壮的雪山、碧蓝清透的湖泊、“高原之舟”牦牛、源远流长的三江源、广阔的绿茵场,细看比赛会徽,层次分明,色彩明朗,构成了一幅高原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画面。

海东青海拉面队、海南龙羊队、海北祁连山藏羊队、海西柴达木枸杞队、黄南热贡艺术队、果洛格萨尔队、玉树牦牛队、西宁夏都队队员个个昂首阔步,时刻准备着在绿茵赛场闪耀光芒。

本次“青超”联赛中,全省8个市州各组建一支球队参赛,球员大多出自“草根”,他们是农牧民、学生、自由职业人员……源于热爱,以足球的名义,他们齐聚赛场,同心逐梦。

从5月到10月,14轮56场比赛贯穿青海最美的季节,成为展示青海的窗口。大部分赛事举办地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有4个海拔超过2800米,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在3700米以上,比赛难度系数大,富有挑战性。

14时40分,省委副书记刘奇凡宣布:“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开幕!

霎时间,全场观众掌声雷动、齐声高呼,为“青超”释放最炽烈的热情,文艺展演也随之正式启幕。

第一版块《中国夏都欢迎你》带领现场观众在古城西宁无限明媚的风光中穿行,一首首情真意切的歌曲道出了西宁的幸福与美丽,开放与包容。

随后,在《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青海“花儿”的典型传统曲调中,拉开了第二篇章《山宗水源浪青海》的大幕。

音乐节奏忽转,演员身着盛装、脚踩湟中鲁沙尔高跷,迈着独有的步伐,或是摆手扭动,或是变换队形迎面走来。旱船、伞灯、掌灯、秧歌等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点燃全场,展现了青海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态,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青式浪漫”。

“太棒了,这是把非遗搬到了绿茵场!”“这样的节目形式接地气,让人感动。”“要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家乡的文化。”……对于这场民间文化大赏,现场观众纷纷点赞。

当《足球战歌》响起,总是会让人热血沸腾。百余名足球少年手捧足球站立在绿茵场上;轮滑少年身着雪豹玩偶服“滑进”舞台中;舞蹈演员挥舞手中的彩带,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朝气。大家用澎湃的热情、昂扬的姿态,彰显出江源儿女敢于拼搏,勇敢追梦的精神气韵。

以足球赛事为载体,探索促进农体文旅商“五业”深度融合,“青超”联赛一上线,就备受瞩目。赛事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也是公平竞技、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发展友谊的平台,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非凡。

“我们大家以足球的名义相约在西宁,共同开启‘青超’的荣光。近3000名演职人员通过多种舞台艺术表演形式,融入绿色生态、文化、农牧、体育、地域、民族、时代等元素,全方位、多角度、多场景展示了大美青海的秀美山川和新时代农村发展新气象。”总导演史红刚如是说。在体育中心外围,我们以精彩的歌舞表演烘托氛围,还开展了非遗文化、企业推介、商贸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体育与多业态的深度融合。

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各族群众一同生活在这片高天厚土中。文艺展演接近尾声,大家齐舞欢歌,多民族文化在这片充满历史厚度、文化深度、情怀温度的土地上相融相生,共同奔赴每一次相聚与热爱。

从1958年,青海省正式成立足球运动队,到1979年冲入中国甲级足球联赛进入辉煌期,而后经历平淡、解散,再到如今打破以往赛会制比赛,首次举行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吸引众多群众参与,以“五业”融合丰富体育赛事内涵,高原足球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难的不是抵达,而是出发。正如演出中放飞的彩色气球,它们缓缓升起,“青超”联赛也已扬帆起航,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惊喜与精彩……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