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组建法西斯联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场全球性大战夺走了7000万人的伤亡,参战各国也因此受到了重创。

但令人意外的是,整个二战期间,日本竟是重伤员最少的国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前期 予以优待

日本开始涉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1年,这一年,日本帝国主义也追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殖民脚步,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很快便相继沦陷,日本在此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侵华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直至1937年以前,因为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一直对红军发动“围剿”,中国在抗日战争初期并不占优势。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让日本侵略中国的脚步不断加快,使其在这一阶段占尽上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因为前线战事进行的太顺利,日军立下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豪言,认为他们不用消耗太多的资源就能轻松将中国占为己有。所以在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对待伤员的态度都十分负责。轻伤的会用药医治,重伤的则送回日本最好的医院接受治疗。

东史郎是当年侵华日军里的一员,他在日记里回忆,那时候受了伤的日军士兵待遇和前线士兵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被送到后方的日军伤员不仅可以享受最好的治疗,还能够吃好喝好,甚至还能够去泡温泉、看电影。不过,伤好了之后还是要回归前线战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史郎本人也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在山东作战的时候,他由于水土不服患上了疟疾。病还没好利索,东史郎又不小心被自己的刺刀柄撞到了腹部。伤情加病情自然耽误不得,部队立马就将他送到了大连疗养。

在大连治病养伤期间,东史郎的生活可以称之为“五星级”待遇。不仅每天都能吃到日军战机空投的橘子罐头,还能随心所欲地去电影院看电影。这可把东史郎的一个战友羡慕坏了,也有样学样的割伤手臂。结果此人惨遭战友告发,非但没去成后方,反而被首长打了一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时期日本士兵的军粮

在枪林弹雨的二战战场上,能够得到这样优渥的伤兵待遇,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是日本高层对前线士兵的一种激励。毕竟,即使是单兵能力最强的日本,作战时也免不了会出现逃兵,有了这样的好待遇作保障,日本士兵也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敢于豁出性命去打仗了。

而且,对于那些在战争前期阵亡的日本士兵,日军也会给予最好的安置方式。部队上会为战死沙场的士兵举行隆重的葬礼,然后派出专人带着装有阵亡者骨灰的瓦罐回到日本埋葬。通常情况下,负责带骨灰的都是和阵亡者同乡的士兵,或者是和阵亡者相熟的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看出,在日本参与二战的初始阶段,不管是对待伤员还是对待阵亡士兵,日本的处理方式都十分周到。受伤的人不会被弃之不顾,战死的也会能魂归故里。但是,随着二战进入中后期,节节败退的战争局势也开始改变了日军对待伤员的态度。

为省资源 强制自尽

1942年6月,为反击日本此前发动的“偷袭珍珠港”行动,美国海军在中途环礁同日本海军展开激战。此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之一,美军不仅挫败了日军企图侵占中途环礁的阴谋,而且还夺得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为后续的太平洋作战奠定了胜利基础。

而在这场冲绳岛战役中,日军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天不怕地不怕的日军踢到了美军 这块“铁板”,派出去参战的10万士兵最后只剩下7000人,而且这批人还全成了美军的俘虏。那么问题来了,日军如此大的死亡率,里面死的人难道真的都是战死的吗?

我们不妨从日军后期的战场表现探寻答案,进入战争后期,由于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的接连挫败,日军早已沦为笼中困兽。最主要的是,因为前期投入力度太大,这个阶段的日本已经资源告罄。前线的物资储备都快断链了,日军又哪儿有精力再去管伤员的死活呢?

于是,为了节省战争成本,日军高层开始有意的“精简”部队。说是如此,其实他们采用的手段十分无耻。他们不会为部队配备医生,轻伤伤员会被强制抬到医院打“空气针”,重伤者就更倒霉了。他们不仅会被单方面宣布“死亡”,还要被迫切腹自杀,以示对天皇的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伤员实在太多了,那些人即便是被送到医院,也得不到治疗……医生、药物都不够,有些伤员因为得不到治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伤口上生出蛆虫来。”

名叫山川种雄的日军曾这样回忆,折射的正是二战后期日军伤员们的遭遇。他们没有决定自己生死的权利,一旦负伤,不管是轻是重都会被自己人逼死。若一定要给出合适的理由,日军也只会轻飘飘撂下一句“国家和军队无力承担”之类的话,并不会在意伤员们的死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场上,一名美国兵为一个垂死的日本兵点烟,之后不久,日本兵就死掉了

剖腹自杀并不是日军重伤员唯一的出路,他们仍然有别的选择,虽说还是逃不开死亡。对于那些失去战斗能力的重伤员,部队或者会将他们直接扔在战场上自生自灭,或者用刺刀直接杀掉伤员。更有甚者,日军医院有时候还会给伤员发手榴弹,让他们借此自我了结。

这么反人道的做法,日军当然也有自己的说辞。理由是,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日军再继续拖着大量的伤员行军会“占用资源”。万一中间再有伤员被敌人俘虏了,整个部队也会连带着遭殃。日军“一杀解所有”,说白了还是医疗资源匮乏,前菲律宾上校军医格拉特里曾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几乎没有专业的军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日军看病的唯一的医务人员就只是一个非专业的下士,后来是一个中士。而这位中士,我每年最多也只能见到一两次。”

看到这儿,肯定又有人要说了,日军士兵又不是没枪,为什么让伤兵自杀还那么抠搜?说白了,日军这样做往好听点讲是“节约子弹”,往难听点说就是履行他们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要知道,日军士兵个个都以此为信仰,破腹自杀对他们来说,或许是最“光荣”的死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成功完成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型后,国内大兴特兴“军国主义热潮”,参军打仗成了每个日本年轻人的头等大事。这些人进入部队后都会接受“洗脑式”培训,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成为给天皇卖命的战争机器。对日本士兵来说,信奉武士道是他们对天皇忠诚的最好证明。

不过,这种洗脑方式也不是对所有人都奏效的,尤其是一部分重伤员。人在濒死时会有求生的本能,日本人也一样,但急于“节省物资”的日军可不会这么想。为了减少消耗,他们宁肯多牺牲几个重伤员的生命。对敌人残酷,对自己人也无情,这便是日军的罪恶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