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

这即是金庸在《天龙八部》开篇解释为何要为此作起名“天龙八部”的原因,他不过是要展现尘世间的众生皆苦,所以书中之人的命运多半都符合“求而不得”的主题。

到了故事结尾,当不成汉人,且亲手杀了挚爱的萧峰选择了自戕,段誉没娶到王语嫣,虚竹也没能做回和尚,这样的结局确实是与书名及核心主题相符的,这个故事足够完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书中没有值得被续写的故事了。

读者始终是在期待一部《天龙后传》出现,金庸为何没写?

一、不该完结的故事

其实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而言,尤其是对于当年的金庸而言,写书不过是为了稿费,这是他养家糊口的手段,所以写出更多的故事,就能让他获得更多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竹剧照)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庸完全有理由去创作一部《天龙后传》,利用那些读者已经熟悉的角色去写故事,远比写一部全新的故事来得容易,同时还可以利用老角色来消费情怀,何乐而不为?

哪怕从故事本身的角度出发,《天龙八部》的剧情也是值得被续写的。

比如扫地僧的身份就是个谜,身为少林僧人,他为什么要主动将经书留给萧远山与慕容博,眼看着他们偷经书,却又放任不管?他凭什么能一眼洞穿鸠摩智的小无相功?

还有最重要的,他收服萧远山与慕容博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就是为了让那二人与自己一同修佛吗?那他爱三十年间已经有无数次机会将二人点化,关于扫地僧,都可以单独写一部外传性质的作品,这个角色身上有太多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地僧剧照)

而要说是《天龙后传》,还得围绕主角展开,毕竟当年的段誉和虚竹仍是少年,二人都处于当打之年,他们的江湖路才刚刚开始,不该在此时戛然而止才是,所以他们的故事也值得被续写。

相对而言,段誉的故事确实是难以展开了,因为金庸在新修版中将他的结局写了出来。

说是:“据大理国史籍记载: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传位于其子。”

这里连他儿子的故事都写了出来,看样子段誉后来的人生多半就是与他的一众妃子们整日玩乐了,确实是与江湖无缘了,但虚竹依旧可以成为《天龙后传》的主角不是吗?

或许还真不是。

二、无人可挡的后浪

如果存在一部《天龙后传》,主角会是谁?其实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已经给出了暗示。

当杨过被郭芙斩断一臂之后,他的武功尽失,眼看要从“主角”变成“废人”,可此时那只神雕却引领他重回巅峰,他为杨过叼来菩斯曲蛇胆,助他恢复内力,又帮他挑选了一位已经逝去多年的前辈“剑魔”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带他以对抗海潮的方式习武,后来杨过也正是在雕兄的魔鬼训练下,成为了五绝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竹、梦姑剧照)

而那位“剑魔”独孤求败就是活跃于后天龙时代的人物,因为杨过说过,当世顶尖高手皆不知独孤求败其人,很明显,他应是更久远时期的人物,然而雕兄虽是神雕,却也难免寿命有限,因此独孤求败活跃的时间大概率是在《天龙八部》结束到《射雕英雄传》开篇之间。

而独孤求败在剑冢中刻下了自己的墓志铭,说是纵横江湖三十余载而未尝一败。

那么问题来了,独孤求败为何能够做到一生不败?

你可能不假思索就会回答“他拥有独孤九剑剑法”,可问题在于那剑法又是谁传授的呢?

三、唯一合理的解释

关于那套剑法,金庸是在《笑傲江湖》中借风清扬之口提及,其核心就在于“有进无退”与“料敌机先”这两点。

但归根结底,要做到破尽天下武功谈何容易?书中强调过,这剑法一共有九式,即总诀式、破剑式、破枪式、破刀式、破鞭式、破箭式、破索式、破掌式与破气式,可以说是囊括了天下诸般兵器及其对应的武功。

所以什么人能够做到破尽天下武功?他说能破就能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孤求败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