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双方现在已经从西段的4个对峙点后撤了,但是我们仍需防备印方卷土重来。

5月1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网站发布了中国新任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受访的全文。徐飞洪大使在5月7日在新德里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和印度报业托拉斯联合采访的时候说,中印两军已经在边境西段4个点位实现了脱离接触。中印边境局势总体稳定可控。

人们注意到中国驻印度大使的岗位已经空缺了长达18个月,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大使到位应该是印方在边境对峙点后撤问题上有了让中方接受的让步。最近印度总理莫迪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也释放出了对华缓和的态度,称印中要解决历史遗留和边界问题。印度政府立场的软化,其实与其面临的内外压力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印度内部的矛盾,那是纷繁复杂。除了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之外,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反政府武装。尤其是印度的东北诸邦,反叛势力一直在地方挑起冲突。本来搅得印度政府就不得安宁,如今印度大选临近叛军更是乘势而起。就在前几天的5月10日,印度政府军和纳萨尔武装又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这一战印军以两人受伤的轻微代价击毙了12名武装分子。

这支名为纳萨尔的反政府武装人数不少,大概有一万人。他们擅长丛林战,游击战。长期以来都自称是所谓的“印共毛派”。中国官方早就明确过,没有给予他们任何支持。这是这个武装的自发行为。从1960年创立开始,这个武装一直就没有被剿灭,并且还被印度政府认为是本土最大的安全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纳萨尔之外,印度境内至少还有20余个反叛武装、分裂势力。他们的实力虽然不如纳萨尔,但如果他们纠集起来形成的力量,绝对是莫迪政府难以控制的。莫迪政府在内部治理问题上现在面临极大的困难。

在外部,一是美国,并没有给予印度更多的实质帮助。二是中国的前沿兵力,那是兵强马壮。美国虽然重视印度在“印太战略”当中的重要作用,但莫迪自己心里很明白,美国不过是将印度视为重要的“棋子”而已,希望借助印度来遏制中国。

而长期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一直以来其实希望成为一个不受美国控制的独立大国。光出力讨不到什么太多的好处,显然印度人也是不愿意的。

而在中印之间,在边境一线地区,虽然印度一线兵力多达五六万人,比中国一线的兵力要多得多,但整体的装备保障、后勤支援和快速出动能力都不能与中国相比。继续僵持下去,依然不可能夺走更多的争议领土。与中国继续耗下去意义不大。所以莫迪政府采取了软化的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外双重压力是莫迪政府主动采取措施缓和边境局势的主要原因。2020年6月,中国和印度在边境西段加勒万河谷爆发流血冲突以来,两国关系持续紧张。

双方目前从4个对峙点互撤之后,究竟能不能带来边境的安宁,目前还不能过多地下结论,因为印度出尔反尔已经不是一次了。无论是洞朗危机、加勒万河谷冲突、班公湖冲突等等,都是印度自食其言后来造成的后果。咱们还得做好印军突然反扑的准备。我们相信边境地区部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战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