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来CMU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卷生卷死,你也许能变得很强,能接触到各种其他学校没有的资源和前沿的知识,看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最后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

很多人只看到CMU各种光鲜亮丽的数据,但忽略了学生不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个个人。

抛开大家喜闻乐见的励志故事,人们不知道CMU的每一个人背后的故事,他们是如何经历磨难、摸爬滚打、接受失败。

同时,人们在一所学校是否过得快乐和他们的水平无关——即使是天赋不错的人,在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下也会感到焦虑和迷茫。

所以我觉得CMU真正最适合的大概只有一种人:很早就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自己该如何(在CMU)为之努力的人。

申请几要素:

  1. 出身,无外乎本科学校,GPA,奖项
  2. GT成绩
  3. 推荐信
  4. 个人陈述

先说出身。本科学校重不重要?重要,有多重要?没你想象的那么重要。老外知道的中国学校就那么几所,清北复交,别的没啥太大差别。没人会去纠结211,985。并且我都搞不清楚211,985,老外更不会去研究了。

其实和很多人比,你已经很超前了。比如你才大一,你已经在考虑出国了。你知道我大一的时候在想什么吗?多数时间我在想,这顿饭到底吃啥?关于将来会怎样,毕业会怎样,太遥远了,从来没在我脑海里出现过。

好那接下来说该怎么准备。

鉴于你现在才大一,我建议你提高专业素质。比如提高GPA,将来简历上排名写个1/100之类的。当然成绩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真的喜欢CS。你可以参加ACM,把算法题做的风生水起。去做各种开源项目,运行自己的技术blog,寒暑假去各种it公司实习,去学校的实验室跟导师做项目,看自己是更想做科研还是只是想到卡梅读个硕士,四年能做的真的太多了。

除此你可以把GT好好准备,练好听说读写,是出国的先决条件。英语成绩是众多敲门砖中的一块,英语能力是读好书的基础。我有认得的小伙伴在给国内的某些中介机构提供文书修改服务,小伙伴吐槽说,这ps的英语实在是惨不忍睹,让我们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关于推荐人的选择,如果有足够牛的人又足够了解你,那么实在太好了。否则的话找足够了解你的人就好了。比如你的课程老师,科研教授,实习老板,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物就好了。

最后来说PS。曾经有同学问我,能不能把我申请时的ps给他,他来参考参考看怎么改改用来申请。Excuse me?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想要做的事情不同,怎么可能写出来相同/相似的PS。坦白来说,出国是你自己的决定,你的ps里需要写的就是为什么这所学校,这个专业,你又为什么符合这个学校这个专业。把这些问题陈述清楚后,找英语是母语的人润色下,确保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清楚明了,就ok了。

最后的最后来说说要不要找中介。委婉点说,不要。我最初刚打算出国时,自己在网上调研一番后,去找一个中介聊过,后来发现所谓的咨询师还不及我知道的多。咨询师表示很尴尬。后来在xdf教书的时候,那些使用xdf留学的基本上都是高中生,同时家里暴富那种,想要短平快。再后来出国后曾经被某个中介招揽,可惜一个学生都没做。首先还是回归那一点,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你会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多渴望,为了实现这个渴望愿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其次中介的水平良莠不齐,同一个中介的服务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我坚定的相信水平足够高的人面对你无脑的各种提问应该会崩溃,但若你对这个过程足够了解中介也帮不了你太多。

申请出国的念头不过是一拍脑门的想法,但是准备起来的过程却不能只靠一拍脑门,这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大学四年或更久的努力。相信当你走过这个过程,再回头来看当初别人对你所谓梦想的打击也好,嘲笑也罢,都觉得很远很远,而那些离你近在咫尺的就是你曾经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