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新中国初建,内务部应运而生,成为负责民政、户籍、救济、社会等方面工作的要职。首任部长谢觉哉,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为新中国的建设与法治事业贡献卓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觉哉,生于1884年,湖南宁乡人,素有秀才之名。辛亥革命后,他转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师,为地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1924年,国共合作拉开帷幕,谢觉哉在这一历史关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

即便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谢觉哉坚定信仰,拒绝退党,成为坚守信仰的革命者。

1933年,谢觉哉来到中央根据地,成为毛主席的秘书。他积极参与起草了中央苏区的关键法规,为苏区的巩固与发展奠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1934年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迫使红军开始艰苦的长征。作为“长征四老”之一,谢觉哉与红军共赴千难万险,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英勇和坚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谢觉哉为国家建设付出巨大努力。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担任要职,他参与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稳定了边区社会形势,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谢觉哉被任命为内务部部长,主管民政、救济、户籍等工作。他不辞辛劳,深入视察全国各地,特别关注革命老区的发展,为之奏响了新的发展乐章。

1959年,年逾七旬的谢觉哉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当时办案质量不高的现状深感不满的他,提出恢复审判制度,并亲自深入全国各地的法院系统检查工作,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为司法公正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谢觉哉并未因此而止步不前。1965年,他卸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职务,接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然而,他的身体早已饱经疲惫,曾因过度工作而出现瘫痪症状。晚年,谢觉哉的身体不是很好,为此经常在休养,1971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谢觉哉的一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缩影。从秀才到革命家,从教育工作者到法治建设的领导者,他以坚韧不拔的革命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建设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内务部部长任上,谢觉哉关注革命老区的贫困问题,提出了引起上级重视的问题,推动了革命老区的发展。他的这一做法也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一段独特的历史见证。这一案例不仅体现了谢觉哉对革命事业的关心,更凸显了他在高位上的务实和责任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谢觉哉的贡献远不止于此。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上,他对办案质量的苛刻要求和亲自参与案件审理的态度,成为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谢觉哉通过亲力亲为的方式,深入基层法院,检查办案工作,纠正了一批可能导致冤假错案的问题,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谢觉哉的晚年,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仍然没有停下为国家建设和法治事业付出的脚步。成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他依然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与决策,展现出一位老革命家的政治智慧和担当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觉哉的一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见证者。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坚持与奉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担当。他的事迹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杰出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