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年,蒙哥去世。随后,蒙古爆发了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间的汗位之争。在此之后,四大汗国就完全脱离了蒙古帝国的控制。汗位之争无疑是蒙古帝国走向分裂的催化剂,也是分裂的最关键因素。从成吉思汗时期开始,蒙古分裂的因素就已经买下了。本文就来说说汗位之争和蒙古分裂之间的关系。

蒙古的继承制度,是忽里台大会选举制度,是对过去部落联盟选举的残余,类似于西方的“军事民主制”和中国古代的“禅让制”。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后,并未改变这种制度。当然,铁木真具有绝对的权威,他的遗嘱会被诸王遵守,忽里台大会也就变成了一个过程。

铁木真有四个主要的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1219年,铁木真准备西征花剌子模,为了预防意外,他开始慎重地考虑自己的继承人。术赤为长子,但他的母亲曾被蔑儿乞惕部所掠,术赤就生于救归途中,因此术赤的血统一直是遭受怀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赤

当铁木真提出讨论继承人的问题时,察合台首先跳出来反对道:“父汗,您是要让这个蔑儿乞惕部人的种来继承汗位吗?”术赤听后大怒,两人撕打在一起。最终,诸子一致同意让第三子窝阔台来继承汗位。不过实际上,铁木真最喜欢的是第四子拖雷,因为拖雷的军事能力最强。因此,铁木真将自己的12万常规军队转移给了拖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拖雷

西征花剌子模后,术赤对铁木真的安排十分不满,于是拒绝了铁木真的诏令。铁木真想征讨术赤,但很快听说术赤病死的消息。铁木真也觉得亏欠术赤,于是将术赤之子拔都分封到钦察。

铁木真去世后,诸子按照铁木真的安排,举办了忽里台大会,推举窝阔台为汗。1235年,窝阔台派遣诸子西征,到钦察和拔都会合。随后,蒙古大军攻陷了东欧各国。1241年,窝阔台去世,速不台带领诸子东归,但是拔都依然拒绝东归,他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钦察汗国,开始从蒙古独立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由时期的蒙古

但窝阔台手中并无重兵,这就给后来的汗位之争埋下了隐患。窝阔台去世后,就发生了一些争夺汗位的斗争。1245年,忽里台大会在蒙古草原举行,大家推举窝阔台长子贵由为汗。但最有威望的拔都却没有参加忽里台大会,并且拒绝了承认贵由的汗位。贵由即位后,立马带领大军西征拔都,不过在途中就去世了。

贵由去世后,蒙古再次发生了汗位之争。不过,贵由的儿子们没有尺寸之功,他们虽然觊觎汗位,但是没有实力去争夺。而窝阔台系的诸王也没有什么功绩,难以服众。因此,实力派的蒙哥则占据了主动。蒙哥是拖雷之子,他手中继承了铁木真的12万大军,曾经跟随拔都西征。

贵由去世后,拔都号召大家去东欧搞忽里台大会,而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诸王认为忽里台大会应该在漠北举行,因而拒绝前往。蒙哥为了得到拔都的支持,就前往了东欧会见了拔都。1251年,蒙哥在东欧平原宣布即位为蒙古大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哥

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诸王拒绝承认蒙哥,他们联合起来,对蒙哥发动了战争。但是他们手中的军队哪里有蒙哥多,很快他们就被蒙哥击败了。随后,蒙哥就清洗了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诸王,这是蒙古汗国黄金家族内部首次发生了大规模的互杀现象。之后蒙哥派遣自己的心腹去接管了中亚各地,设置了阿姆河等行省,将这些地区控制在自己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哥时期的版图

蒙哥时期对察合台系、窝阔台系的清洗,是蒙古汗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的表现。为了防止察合台系、窝阔台系的报复,蒙哥派遣自己的弟弟镇守地方,其中忽必烈镇守漠南汉地,旭烈兀负责管辖西亚,阿里不哥管理蒙古本部。但是蒙哥没有想到这种安排反而加速了蒙古分裂。

1259年,蒙哥死于钓鱼城下。随后,阿里不哥号召诸王在漠北举行忽里台大会,选举大汗。实际上,阿里不哥觊觎汗位已久,他只是想借监国的名义去解除忽必烈等人的兵权。忽必烈当时正准备和南宋交战,当听到蒙哥去世后,停止了进攻,在汉人幕僚的建议下立即赶往燕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必烈

1260年,忽必烈联系了塔察尔、合丹等宗王四十余人,以及大将领兀良合台等,在开平举办忽里台大会,忽必烈被推举为大汗。随后,忽必烈将燕京的行省改造为了中书省,大量启用汉族官僚,使得这个朝廷成为了汉蒙结合的新朝廷。

阿里不哥得知忽必烈称汗后,也在漠北举办了忽里台大会,自立为汗。随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在河西走廊、漠北等地交战,双方互有胜败。关键时刻,忽必烈打起了经济战,封锁了对阿里不哥的资源供给。阿里不哥转而向中亚寻求物资,他派遣阿鲁忽去中亚中亚,结果阿鲁忽背叛了自己。阿里不哥大怒,带领大军西征阿鲁忽,而忽必烈则联合阿鲁忽夹攻阿里不哥。最终到1264年,阿里不哥失败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汗位之争时期的蒙古

阿里不哥失败后,忽必烈和别儿哥(拔都之子)、旭烈兀等约定,在1267年重新举行忽里台大会,重新选举大汗。不过,这次会议却没有举办起来,因为蒙古内战再次爆发。

汗位之争期间,旭烈兀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在西亚建立了伊利汗国。不过,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为了争夺高加索地区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严重削弱了两国的力量,使得伊利汗国进攻叙利亚、埃及的计划宣告破产。两国的君主都不想参加忽里台大会。

在中亚方面,阿鲁忽在阿里不哥败亡后建立了察合台汗国。随后,窝阔台系的后裔海都也建立了窝阔台汗国,他继承阿里不哥的事业,继续和忽必烈开战。察合台汗国则联合元朝一起进攻海都,但是在钦察汗国的调停下,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订立了盟约,两国都不愿意参加忽里台大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朝和四大汗国的形成

因此,经过这些战乱,四大汗国都已经无心东归,他们满足于在自己的封地经营。因此,忽里台大会最终没有举行,四大汗国就名义上尊奉忽必烈为蒙古大汗,“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如果四大汗国发生战争,忽必烈有调停的权力。1271年,忽必烈就建立了元朝,是对蒙古帝国的继承发展。元朝名义上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实际上却是各行其是。蒙古帝国最终走向了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