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尽管葡萄牙人摧毁了斯瓦希里城邦的物质财富,但是斯瓦希里人保留了他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优雅礼貌的举止和对诗歌的热爱,当然最重要的财产莫过于他们的语言斯瓦希里语。

随着斯瓦希里语日渐发展成熟,她也成为东非人民的最宝贵财富之一。在葡萄牙统治的两百多年里,斯瓦希里语及其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瓦希里文学的发展

东非地区的口头传说显示,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早期斯瓦希里语诗人叫做利翁戈·福莫,斯瓦希里语诗歌最开始是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翁戈创作了许多斯瓦希里语歌曲。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利翁戈应该生活在16 至 17 世纪,并于17世纪末之前去世,但是没有任何具体的证据显示利翁戈曾经真实的存在过。斯瓦希里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口传文学,而没有任何书面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翁戈的许多歌曲至今仍在被人们传唱,一直到 18 世纪末才有人将这些歌曲收集整理并书写出来。据此推算,利翁戈所创作的斯瓦希里诗歌至少在民间流传了250年,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贡古歌,至今仍在婚礼和舞会上普遍使用。

利翁戈的作品还有如《祝酒歌》、《洗澡歌》、《豹之歌》、《原野歌》《婚礼歌》以及号召人们起来战斗的歌曲等等涉及到斯瓦希里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利翁戈所作的普遍流行于世的通俗诗歌外,还出现了与伊斯兰教密切相关的斯瓦希里长篇史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斯瓦希里语史诗,是帕泰诗人阿伊达鲁斯创作的《哈姆齐亚史诗》。据作者留下的日期显示,这部史诗完成于1652年9月3日,阿伊达鲁斯是东非历史上第一个有据可查的斯瓦希里诗人。

这一长篇史诗翻译自一首13世纪的阿拉伯语诗歌《闪耀的星星》,内容取材于7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崛起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伊达鲁斯将其翻译成古代斯瓦希里语方言恩戈兹语,对其进行了新的艺术加工,作者在诗中极力歌颂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详尽地铺叙了阿拉伯穆斯林克敌制胜的经过,旨在以宗教为武器抨击葡萄牙人的殖民统治。

可以说,利翁戈是斯瓦希里语口传文学的第一人,而阿伊达鲁斯则是斯瓦希里语书面文学的第一人。但是受到非洲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书面文学的流传和普及远不如口传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翁戈的诗歌经过几百年的口口相传,语言和内容上都有所改变,所使用的斯瓦希里语已经比较接近现代的语言,而《哈姆齐亚史诗》中的斯瓦希里语,许多词汇已经改变或者消失,所使用的语言和现代斯瓦希里语区别较大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用斯瓦希里语编纂的史书。蒙巴萨和帕特编年史是用斯瓦希里语写成的,基尔瓦编年史用阿拉伯语和斯瓦希里语两种语言写成。

斯瓦希里文化与葡萄牙文化

在13-15 世纪期间,东非沿海地区大批的斯瓦希里人开始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当葡萄牙人来到斯瓦希里海岸时,伊斯兰教已经渗透到了斯瓦希里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葡萄牙人垄断印度洋贸易并统治东非沿海地区的两百多年间,来往于东非海岸、亚丁湾、波斯湾、红海和孟买之间的阿拉伯商船明显减少。但是,阿拉伯商船并没有完全被逐出这个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一些家族仍向东非移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由于葡萄牙人仅仅只是把东非沿海当作印度洋贸易上的中转站,往往只在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布置要塞,并未进行大面积的有效占领,因此留下的痕迹比较少,对当地文化发展的影响较弱

因而,这一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仍然在斯瓦希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当时的文学作品大多以伊斯兰教宗教故事为题材,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原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葡萄牙殖民者所到之处都伴随着传教活动。葡萄牙人的舰船帆均画着十字架,配有传教士。所到之处,常用葡萄牙圣徒之名改称,如圣玛丽、圣约翰、圣地亚哥、圣保罗等等。

葡萄牙人在桑给巴尔和帕泰等地建立了教堂,为皈依者提供优厚的条件,皈依的基督徒可以免缴贡税 15 年,而且贫困者还可以领取免费的大米,就连阿拉伯人的黑人奴隶,一经赎出,也会立刻为其受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人还运用政治手段来迫使一些斯瓦希里人改信基督教。1506年,葡萄牙人在基尔瓦任命伊斯兰教法官,直接干涉宗教事务。比如1596 年,马林迪素丹被迫向葡萄牙殖民者汇报当地穆斯林的所有民事和刑事案件。

于是,大批穆斯林商人开始离开大的城镇,以免自己的信仰受到侮辱。尽管葡萄牙人强迫斯瓦希里人皈依基督教,实际上,基督教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到葡萄牙人离开时几乎没有在坦桑尼亚留下基督徒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非沿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西印度洋贸易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都更愿意与信奉统一宗教的人合作,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在面对贸易和利润时都是没有族群宗教界限的。

因此在东非沿海,有着信仰各种不同宗教的商人,如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还有基督教等。葡萄牙人一进入东非沿海地区,就开始与信仰伊斯兰教的斯瓦希里人为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他们也有一些斯瓦希里盟友(如马林迪人),但总的来说,葡萄牙人在东非沿海地区的活动是毁灭性的。葡萄牙人与斯瓦希里人的关系可以用侵略与反抗来形容。这一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斯瓦希里人对葡萄牙人的敌意反抗

但是葡萄牙人毕竟统治了斯凡希里海岸两个世纪,不可能不对其文化产生影响。并且斯瓦希里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十分开放、包容,乐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因此,葡萄牙文化对斯瓦希里文化的影响也许已经被淡忘,但是确实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今,在斯瓦希里海岸仍然有一群居住在拉穆群岛的法马奥人,声称自己是葡萄牙、中国、波斯等地遇险海员与当地妇女的后人。有几个居住在奔巴岛的家庭还声称,自己的家族有纯正的葡萄牙血统。

传说,古代葡萄牙海员在当地定居,与当地妇女通婚,开始信仰伊斯兰教,融入当地社会。语、德语、葡萄牙语等,尽管葡萄牙语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仍然能够很好的体现葡萄牙文化对斯瓦希里文化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瓦希里语中的葡萄牙语外来词大多是与航海、新引进的作物、家用器皿、工具、乐器以及娱乐(如纸牌)等相关的。葡萄牙当时的航海技术非常先进,因此有许多关于航海及造船业的词汇留在了斯瓦希里语中。

葡萄牙人引进了一些新的作物和产品,如菠萝、土豆、玉米、柠檬、番石榴、木薯、腰果等。这些东西对斯瓦希里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只有用葡萄牙语词指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人所引进的一些新的产品和器具,也给斯瓦希里社会文化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葡萄牙人到达东非沿海时正是斯瓦希里文化在历史上的全盛时期,社会财富的积累导致了阶级的产生

而葡萄牙人带来的一些新的器皿、工具、服饰都成为斯瓦希里社会上层阶级地位的象征。这些器具只有斯瓦希里社会的贵族和精英才能使用。此外,一些关于娱乐和饮食的词也从侧面反映出有关曾经被派往殖民地的葡萄牙工作人员的一些生活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词至今仍在斯瓦希里语中存在并为人们所使用,说明了葡萄牙人的娱乐方式也给当地的斯瓦希里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

同时,这些外来词中很少有关于抽象的哲学思想的词,关于宗教信仰的词仅限于一些具体的名称。这说明,葡萄牙人传播的宗教和哲学并没有在斯瓦希里人中留下太多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斯瓦希里人笃信伊斯兰教而拒绝从葡萄牙语中引入宗教的相关词汇,或者说拒绝接受葡萄牙人带来的宗教。

时至今日,奔巴岛上至今仍保留着每年举办斗牛比赛的习俗,这就是由葡萄牙人传入的,是16-17世纪在葡萄牙非常流行的游戏,只是不如葡萄牙人的斗牛比赛激烈,更类似于娱乐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斯瓦希里文化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在同各种外来文化的交往之中进行的,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在 16 世纪以前,斯瓦希里文化的发展是基于西印度洋贸易圈发展起来的,是相对独立的

并且,这种影响并没有对非洲传统文化造成根本性的冲击。进入 16 世纪以后,东非沿海地区成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最早的对象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人在东非沿海地区的统治,可以算是斯瓦希里文化与西方文化第一次直接接触。由于沿海的斯瓦希里城邦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统一的国家,因此斯瓦希里人无法对葡萄牙人的扩张进行有效的抵抗。

葡萄牙人在东非沿海的侵略活动几乎完全是破坏性毁灭性的,直接造成了斯瓦希里地区统一融合趋势的中断和富有的物质文化的衰落。但是除了斯瓦希里语中少量的葡萄牙语外来词外,葡萄牙文化并没有对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另一方面来看,葡萄牙人在东非沿海的统治,使得斯瓦希里地区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变,斯瓦希里文化的发展开始卷入到世界体系中来,掀开了斯瓦希里文化变迁和转型的序幕。

斯瓦希里文化的转型,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在东非的扩张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的增强而逐渐发生的。尽管这种转型在最初的年代是缓慢而不明显的,但它却构成了这以后斯瓦希里文化历史演变进程中一个最具本质意义的方面。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