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喂饱”农田、无人机“赶走”虫害、智能操控灌溉……小满将至,南方早稻陆续进入分蘖期,记者在江西采访发现,新农人植保补肥有“新招式”。

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义桥村,绿油油的水稻已有20多厘米高。流转了1000多亩地的种粮大户叶长春操控无人机,把专门定制的复合肥均匀洒到地里。

“农田吃得饱,水稻才长得好,但肥料也不是越多越好。”叶长春以前一直使用统一配比的化肥,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提升却陷入瓶颈。后来他咨询专家了解到,每块农田土壤养分含量不同,所需肥料的比例也不同。

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叶长春利用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了解土壤养分的含量和比例,再“私人定制”化肥。他拿起手机点开测土配方施肥应用软件,输入田块位置后,土壤特性、配肥建议等一目了然。

叶长春说,结合田块实际情况测土配方后,现在他选用的肥料氮磷钾配比为22:8:18。精准“喂饱”农田后,不仅水稻长势更好,每亩地的肥料成本还节省了2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文竹镇龙源村,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病虫害防治。 (罗志龙 摄)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机已成为各地农户不可或缺的种田“好搭档”。

眼下,江西省永新县21.5万亩早稻已陆续进入生长分蘖期。永新县文竹镇农技工作人员王辛成介绍,现在禾苗长势良好,但前期雨水较多,加上近期升温,高温高湿环境下病虫害风险较大。为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当地协调无人机飞防作业服务队,对早稻进行统防统治。

“我种了160亩地,以前请10个人做防虫作业,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现在两台无人机作业1个小时就完成了。”永新县文竹镇龙源村种植大户周苏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文竹镇龙源村,数台无人机飞防作业,对早稻进行统防统治。(罗志龙 摄)

农田灌溉也有了新方式。在永修县立新乡后岗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地块平整。值得一提的是,农田旁边不见灌溉渠道,农田里却不缺灌溉用水。

“灌溉用的管道都埋在地下,沟渠只用来排涝。随着技术的完善,以后还能实现水肥一体化,施肥更省心。”永修县高级农艺师周君花介绍,近年来,永修深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打造了一批“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农田。这些农田采用管道输水、自动化灌排等新技术,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0%到30%。(记者熊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