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与周恩来

周恩来和毛主席是同志,更是亲密的战友。他们共同站在革命思想的前沿,为推翻反动统治,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在将近50多年的革命岁月里,他们历经艰险,接受风雨的洗礼,特别是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重大时刻,他们更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齐心协力……

1972年初,周恩来的身体便开始出现了不适的现象。他就像是有某种预感一样,更是不分昼夜地工作,常常有长达几十个小时不合眼的情况。

就这样,周恩来的身体更加不好了,极度地消瘦了下去。

医生催促他做全面检查,他却望着医生说:“你们不要着急,我先忙过这段时间……”

如果是工作人员劝周恩来多休息,周恩来则说:“我不能休息,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们看,这么多的文件等着我批,这么多的事情要我去办……”

这就是周恩来,将工作,将国家和人民,看得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晚年周恩来

1972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正在认真地,一字一句地审阅着一份报告。

从看到这份报告开始,毛主席的表情就十分严肃。看完这份报告后,毛主席的表情就更为严肃了,心情也更为沉重了。

接着,毛主席便陷入了深思之中。很明显,这份报告是极为特殊的,不然毛主席为什么会如此重视?那毛主席看的究竟是一份怎样的报告呢?

原来这是一份病情报告,报告上显示周恩来患上了癌症。

周恩来是国务院总理,是毛主席的战友,更是毛主席最为信任的人。回望周恩来和毛主席一起奋斗的近五十年,这怎能不令毛主席重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

毛主席一想到当年在广州初见周恩来,那时的他是那么年轻,那么意气风发,如今他却饱受疾病的折磨。

毛主席深知,周恩来对于国家,对于他来说都太重要了,国家不能没有周恩来,人民不能没有周恩来,他自己更不能没有周恩来。

最让毛主席难以抉择的便是治疗方案的选择。原本做手术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陈毅元帅的手术情况,不得不让毛主席谨慎起来。

陈毅元帅因癌症做手术后,又复发了,最终在1972年1月逝世。

就在陈毅元帅逝世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周恩来又患癌需要手术,这让毛主席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产生了严重怀疑。

况且,周恩来已经是74岁的高龄,而且长年的高强度工作已经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让周恩来去承受这么大的手术,那术后恢复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让毛主席的心里完全没有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

更为严重的是,从参加陈毅追悼会后,毛主席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休克过。

幸好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才有惊无险。那时得知消息的周恩来,立刻赶来。在他到了毛主席住所的时候,紧张的两腿没有力气,许久都下不了车。

来到毛主席的床边,周恩来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大声呼叫着:“主席,主席,我是恩来啊,主席,你听见了吗……”

周恩来的真情流露,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动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毛主席知道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周恩来的身体再出现问题,那国家和人民该如何承受呢?

关于周恩来的治疗方案选择,是一件不能出错的大事!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毛主席提议:是否可以用中医的方法,用中药来抑制病情。同时,他要求医护人员:要防止病情扩散,注意营养和休息。

之后,医疗人员再次将周恩来的病情发展再次报告中央,毛主席立即批示:应当休息、节劳,不可大意。

经过多次的检查和反复对比之后,毛主席和中央最终确定了周恩来的治疗方案,用电灼术进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晚年毛主席

手术后不久,毛主席就安排工作人员给医疗专家打电话,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辛苦工作,感谢他们为了治好周恩来的病而付出!

在此后的时光中,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病情都十分关注,对病情报告审阅地十分认真。

后来,毛主席的眼睛患病,就要求工作人员读给他听,听报告的时候也是全神贯注。对于周恩来每天失血的数字和手术次数等数字,毛主席更是铭记在心。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周恩来的病情,减少周转环节,毛主席让工作人员在周恩来的住所和医院直接送报告。

对于报告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毛主席也总是吩咐工作人员:“快去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

虽然只是三个字,但这三个字却是毛主席关心周恩来病情的体现,是心情焦虑的体会,是对周恩来病情发生奇迹的一种热切期盼。

他多么希望周恩来的病能好起来啊!他需要周恩来陪在他的身边!

可能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可能是太重视周恩来的缘故,不知不觉间,毛主席的思绪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

在1926年的广州,命运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将周恩来和毛主席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毛主席和周恩来都敏锐地判断出了事变的性质,都去李富春的家里了解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

后来,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应对这次事件的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

此后,周恩来应邀前往毛主席主办的农民讲习所中讲课,毛主席也曾到黄埔军校进行讲课。所谓相见恨晚,彼此都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们再次相见是在1931年的中央苏区。

1931年的年底,周恩来从上海来到了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局书记,是毛主席的上司。此后,毛主席就按照分工,协助周恩来开展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再次开始了合作和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和周恩来

军事问题是中央苏区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也是毛主席最擅长的工作。那时,关于军事行动方案,毛主席就向周恩来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周恩来是一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人,对于毛主席的很多主张,他都非常赞同,并支持。

尤其是在漳州之战后,周恩来对毛主席的军事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深切地感受到了毛主席指挥红军作战的正确性。

毛主席则对于周恩来的为人谦和,善于处理各种矛盾的工作能力有了深刻的体验。

后来,他们又一起走上了漫漫长征路,彼此的了解和交流就更多了,为此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支持毛主席的争取主张,积极拥护毛主席在中央领导地位的确立。

后来,毛主席对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的作用有过很高的评价:

“周恩来的支持很重要,如果不是周恩来支持,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了。”

在此后的时光中,毛主席和周恩来一起走过了漫漫长征路,来到了陕北,又一起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在革命暴风雨的洗礼中,在相互扶持中,毛主席和周恩来终于实现了共同理想,看到了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周恩来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他们同舟共济,共同为新中国的稳定做了巨大的贡献。

在周恩来生病的最后岁月,伴随着病痛和繁重的压力,还有希望和牵挂,更有毛主席表现出的非常的关心和关怀!

面对如雪花一般飞来的电文,一场又一场的会议,必须要接见的外宾……晚年的周恩来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

最重要的,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使得周恩来不能休息,放不下手中的工作。

因病情迅速发展,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周恩来的病情恶化,不得不在1974年夏天住进了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晚年周恩来

据有关资料显示:

周恩来自6月1日住院,做了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

因此住院治疗,并没有阻挡病魔对周恩来的折磨,相反,频繁的手术治疗,放不下的繁重工作……这些让周恩来的病情恶化得更快了。

手术后是需要休息的,但周恩来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所做的工作就连一个正常的年轻人都无法承受,何况是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呢。

周恩来第一次在医院做大型手术的时候,毛主席急切地问身边工作人员:“总理的情况怎么样?”

工作人员回答说还没收到消息,毛主席这时连忙说:“快去打电话问。”

因为担心周恩来的身体,这一天原定同外宾的会见,毛主席也取消了。直到工作人员将周恩来手术的具体情况汇报后,毛主席才安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在开会

1974年的年底,周恩来已经病得很重很重了。那时,正是四届人大的筹备期,毛主席在长沙养病,他依然高度关注周恩来的病情,接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周恩来的病情报告。

对于毛主席来说,他自然知道这些报告意味着什么,这也让他更加关注周恩来的病情了。

当邓小平去长沙见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特意问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长度,并特别提到:“稿子一定不要太长,总理站不了那么久。”

毛主席对周恩来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晚年的毛主席身体也非常不好,运动量也极为减少,工作人员特意给毛主席定制了一个沙发,毛主席第一时间就想到:周恩来也在生病,他一定也需要。

于是,他就安排工作人员给周恩来也送去了一个。

在周恩来患病期间,毛主席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但就算是这样,毛主席也在努力接见外宾,坚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减轻了周恩来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

毛主席细心的关怀,令周恩来非常感动。周恩来深刻地明白,毛主席是时刻关心他的身体的。

于是,为了缓解毛主席的担忧,周恩来多次写信汇报病情,说:“自信尚能经受治疗,请主席放心。”

得知毛主席患了眼病,周恩来特意将自己的一副眼镜送给了毛主席。

晚年的周恩来和毛主席,都在病中,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依旧牵挂,互相关心,留下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

进入1975年,周恩来的病情继续恶化。在同医生的谈话中,周恩来判断得知自己的病已经是治不好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但他依然选择顽强地工作,同病魔做着最后的斗争

1975年9月,处于病危之中的周恩来不得不再一次接受大手术。

也就是在这次手术中,医疗专家发现周恩来身上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了。手术后,周恩来的身体恢复也不太理想,还在继续恶化,身体的免疫力也严重下降。

之后,周恩来不得不取消了所有的接待和日常活动。所幸在周恩来住院期间,邓小平、叶剑英、朱德、聂荣臻等老战友们都十分关心周恩来的病情。

尤其是夫人邓颖超的陪伴,从精神上给周恩来带来了更多的关怀和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

1976年1月5日,周恩来接受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手术。手术后,周恩来陷入到了长久的昏迷之中。

逝世前一天的深夜,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他认出了守在自己身边的医疗专家,于是,他微弱地说:

“我这里没有什么事情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他们更需要你们。”

次日上午,也就是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所深爱的国家和人民……

周恩来的逝世,让他的亲人们,战友们,和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得知周恩来逝世的噩耗,毛主席悲痛极了,他紧锁着眉头,闭上了眼睛,默默流着泪,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对于周恩来的逝世,毛主席是有心里准备的。就在周恩来逝世前两三天,周恩来的病情报告还源源不断地送到他的面前,他也在认真地审阅着。

但他没想过,这一天就这样到来了,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这么令人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悼念周恩来

1976年1月11日,是周恩来遗体火化的日子。灵车载着周恩来的遗体从医院开出。灵车沿着长安街向八宝山革命驶去。

只见,此时的长安街已经变成了人山人海的十里长街。

各地的人民群众都自发前来,他们扶老携幼,含着泪水,组成了蜿蜒数十里的送行队伍。

他们跟随着灵车,哭着,喊着,追着……以自己的方式,要送周恩来最后一程。

周恩来生前是为人民服务的,是热爱人民的,如今他走了,人民自然舍不得。

这十里长街就是见证,永远地见证人民对周恩来的深厚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邓颖超

1月的北京,天很冷很冷,邓颖超担心人民受冻,要求车开得快点再快点。但今天,这车就是快不了了,在缓缓地行进着……

最终,灵车还是走了,而人民的心啊,也跟着走了,跟着他来到了八宝山,跟着他来到了祖国的山河大地,来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人民和总理,永不分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与毛主席

病重的毛主席一直关注着周恩来的悼念活动。不久,工作人员向毛主席念了送审的周恩来悼词稿。

这篇悼词详细回顾了周恩来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每字每句都充满着感情。

在这样一篇悼词面前,毛主席的反应太让人心疼了。

在这样一篇悼词面前,一向坚强的毛主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痛哭。

从此之后,毛主席的情绪一直低沉,很少说话了。他不顾医生们的劝阻,借助刚治好的眼睛,不停地看着文件和书。

据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张玉凤回忆:

由于他的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颤抖,已经没有举起文件的力量了。为了满足老人家那艰难的阅读需要,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

由此看出,毛主席这么拼命的工作,除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之外,还是想用这个办法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毕竟是五十多年的亲密战友,就这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毛主席的内心苦啊!太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毛主席

之后,毛主席的病越来越重了,昏迷的时间越来越多,他还是在精神好的时候,坚持工作。

就在1976年,就在周恩来总理逝世的那一年,一代领袖毛主席逝世。

周恩来和毛主席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但他们又永远地活在人民的心里,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会被永远传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周恩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周恩来和毛主席晚年的真实写照!

志同道合,亲密无间则是周恩来和毛主席深厚友谊的真实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