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有人说,情分这个东西,就像银行的存款一样。你存多少就能取多少,而且还会有利息。相反,平时不注重储蓄,一旦遇到事情需要应急的时候,想去银行取钱,才想起来自己并没有多少存款,你说能怨谁呢,话糙理不糙。

老话说:“常将有时思无时,莫待无时思有时”。也就是说,任何人当自己处于优势的时候,能多想想别人的难处,能帮就帮一把,别等自己可怜的时候再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行,楼房的屋顶太矮了,住着太压人了,你根本住不习惯”儿媳妇一口拒绝。

小雅和朱宁是大学同学,而且学校不错,是青岛的一所211学校。

在社团参加活动的时候,小雅朱宁是搭档,一来二去的两个人熟悉了起来。经常一起吃饭,小雅发现和朱宁是一个地方的。

之后,朱宁表白小雅,小雅欣然接受,两个人是一个地方的,将来不管是回婆家还是回娘家都可以一起走一遍。

大学毕业3年以后,小雅和朱宁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在青岛安歇了一套房子,开始了还房贷的生活。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结婚一年后,小雅怀孕了,孩子跟父母也是一种缘分,小雅和朱宁欣然接受要做爸爸妈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父母也是很高兴。

十个月后,小雅生下了一个男孩,好了这一下子小雅也不想要二胎了。

坐月子的时候,小雅的婆婆来照顾了小雅和孙子三天以后,就毫不犹豫的回农村老家了。

婆婆说:“这城里的房子也太矮了吧,我就感觉压在我的头顶上,我感觉有些喘不动气。晚上这个水声,哄哄的,我都睡不着觉。不行,我住不习惯,我不能伺候个月子把我的老命搭进去。”

小雅觉得的确,农村老家的房子有三四米多高,而楼房只有两米多,可也没有婆婆说的那么玄乎。

原本小雅觉得朱宁是独生子,将来公公婆婆帮着带孩子,自己可以和朱宁一起赚钱养家,不会像别家兄弟多得,父母顾不过来。

可是没想到婆婆竟然住不习惯,直接对媳妇和孙子撒手不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宁赶紧回去劝自己的妈妈:“妈,我要上班,而且还有房贷,根本照顾不了小雅和孩子。一开始住楼房,都不习惯,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你甚至不想回老家了。”

可不管朱宁怎么说,婆婆就是摇头拒绝,坚决不再去城里。

就为这事小雅很不高兴。

朱宁没办法,早上给小雅做好了饭,中午小雅自己热一下,晚上朱宁再回来做饭,碗筷也是朱宁回来洗漱。

没过两天小雅的母亲知道了此事,怕小雅落下月子病,从老家赶过来,照顾小雅和孩子。

小雅还有个弟弟,小雅妈妈不能一直在小雅家照顾小雅和孩子,在孩子2个月的时候,小雅妈妈也回家去了。

孩子5个月的时候,小雅的产假到期了。小雅和朱宁一起回老家,希望婆婆能来帮忙带孩子,只带白天,晚上小雅和朱宁下班了,婆婆就可以休息一下。

可是,无论怎么说,婆婆就是不去,就说自己住不惯城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婆婆宁愿在家种菜,种地也不去,小雅说:“妈,我一月给你2000块钱,你攒着,手里有钱不慌。”

可婆婆也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小雅和朱宁大吵了一架,小雅跟朱宁说:“你妈现在好手好脚的都住不惯,将来老了,不能自理了,就更住不惯城里了。”

朱宁也十分苦难,夹在两个女人当中的各种滋味真不好受。

小雅没办法,只能自己辞职,带孩子这三年各种艰辛,小雅是有苦不言,朱宁看在眼里,下班就帮小雅一起。

孩子上幼儿园了,小雅松了一口气,小雅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方便接送孩子。

孩子上高中了,老人也一天天变老了。

最近,小雅和朱宁回去的时候,婆婆有意无意的说,年龄大了,种不了地喽,打算把地承包出去。婆婆说想去给朱宁看孩子。

朱宁还没说啥,小雅先不乐意了:“妈你忘了,你孙子上高中,住校了,不用看了。再说,楼房那么矮,太压人了,你们别勉强,你住不惯的。”

回来的时候,小雅对朱宁说,“这些年的事情我不一一给你回顾了,你要孝顺我没意见,你有钱就给你父母买房子,没钱就租房子,但是坚决不能接到家里来。你要接到家里来,我就搬出去,我是不会伺候他们的。”

朱宁说:“多少年了,你就过不去了。”

小雅说:“你只过初一不过十五吗。这次几年,你就忘了。”

今日话题: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小雅,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