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门诊中我们发现,很多糖友都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血糖不好就是血糖高,只要血糖降下来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血糖波动大比高血糖更加凶险,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我们知道,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日常饮食、睡眠、情绪以及其它外界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正常人日内最高血糖和最低血糖相差数值应<4.4mmol/L,但如果血糖水平在相对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剧烈波动,如从明显升高到迅速下降,或者在短时间内多次快速波动,则为血糖波动过大。

从作用机制上看,血糖波动大可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从而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关临床证据显示,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患病率和全因病死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血糖波动与低血糖的关系同样不容忽视,长期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对此,广州科大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专家团队意识到,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即使控制在目标范围,短期的血糖波动过大还是可增加并发症和低血糖风险。因此,除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将血糖波动纳入血糖控制的评估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每日血糖变化,对糖友的血糖管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餐后血糖高、胰岛功能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高、长病程、高龄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较高的血糖波动风险,应重点关注,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管理计划,以控制血糖波动,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目前,基于大型研究的循证证据,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凭借明确的降糖疗效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胰岛素智能分泌等多重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临床专家的推荐,可作为改善血糖波动的一线治疗药物,以提高糖友的血糖控制水平。

总之,血糖波动大比高血糖更凶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仅仅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糖值的降低及达标,还要将改善血糖波动异常作为血糖管理的目标之一。相信随着《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在临床中的广泛引用,将进一步提高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治疗的总体达标率和血糖控制水平,让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