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出现了这样极为惊险的一幕。

为了攻打越军的“A型工事”,34岁的李和平不慎落入敌人的四面合围。关键时刻,临危不惧的他毅然喊出四个字,竟因此吓退敌军。

李和平到底说了什么,他为何会陷入这样的险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危不惧 创造奇迹

1975年,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越南人民赢得了抗美战争的胜利。可令我国没想到的是,才刚开始接受我国经济援助的越南,竟很快上演了一出“恩将仇报”的戏码。随着新任领导人黎笋的上台,越南开始倒戈进入“反华”阵营,和昔日的“恩人”中国彻底划清了界限。

黎笋是个典型的“亲美派”,自身野心又极为膨胀。他刚掌握越南政权,就将战争的矛头直指东南亚,中国首当其冲的成了第一个“受害者”。为了吞噬中国领土,越南军队在黎笋的教唆下不断在边境制造武装冲突,还大肆迫害、驱赶在越华侨,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强烈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黎笋

1979年,在连续四年的交涉和谈判未果后,我国政府本着保家卫国的底线准则,果断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与此同时,刚新婚不久的李和平也收到了12军司令部的调令,跟随12军36师106团奔赴前线作战。

这当中还有一小段插曲。李和平参与这次作战,最开始其实并非他的本意,而是12军司令部的打算。那时候,军司令部的负责人想着将李和平从基层挖出来当参谋,但他的父亲李德生听后却很不高兴,一度不同意让李和平跟着部队出征。这又是什么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李德生是开国上将出身,当时正担任副主席。尽管当时军政部下达的命令,是鼓励高干子弟积极参军,但当李德生本人看到名单里出现“李和平”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找到了部队领导。他并不是反对儿子参军,只是李和平刚离开基层就当干部,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不止是李德生,李和平看到调令后也选择了婉拒。在他看来,当了参谋就意味着要长期在后方坐镇指挥,基本上除了非必要情况,是不会去前线参战的。可参军就是为了上战场,他一个长期在基层锻炼的人,一上来就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岂不是违背了军人的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德生

李德生和李和平父子俩都不同意,12军司令部的领导们也没辙,只好给李和平安排了12军36师106团副团长的职务。这下,李和平总算是能把心揣进肚子里,全力以赴的跟着战友们去打仗了。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战场上的李和平,表现得也十分出色。

战场枪火无情,我军面对的还是极其擅长制造陷阱的越军,时刻都面临着意想不到的危险。然而,李和平却从来没有畏缩,每次作战都冲在最前面。有了这样勇猛的副团长,106团的战士们也个个斗志高昂,他们陆续突破了敌人的数道防御,还将很多阵地顺利的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这期间,李和平也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危急时刻。那一天,李和平奉命跟随106团攻打越军的某处“A型工事”。他作为主攻力量,很快就带着战士们拿下了阵地。可还没过多久,李和平脑子里的弦便再次紧绷起来。因为他注意到,山下的越军又开始朝阵地反扑了。

越军会卷土重来,再次和我军争夺阵地的主导权,这些都在李和平的预料之中。早在刚抢占阵地的那一瞬间,他就敏锐地察觉到部队已暴露在了越军的其他支撑点面前。虽然他们击退了工事里的越军,但其他方向的越军还没出动,一旦他们聚到一起反攻,势必会是场恶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是最先冲上阵地的突击分队,李和平他们这边的人数并不多,要硬刚数倍于己的越军属实有些困难。要等大部队赶来,李和平必须再想办法支撑一段时间。看着渐渐涌向顶端的敌人,他面容沉静的指挥着战士们躲进工事掩体,紧接着用步话机朝炮兵群喊出了四个字:

向我开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和平

李和平这一吼,不止惊呆了埋伏在附近的我军炮兵群,也吓坏了刚准备冲向他的越军士兵。我军的战士们很快就做出反应,完成一系列准备步骤,朝着李和平附近的敌人就是一阵集中喷射。就这样,惊慌失措的敌人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就瞬间被掀倒一片了。

在我军数发炮弹的输出下,越军士兵有的被炸得尸骨无存,有的拖着满身伤痕拼命逃跑。然而,李和平又岂会就此放过这些嚣张的敌人?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雷霆出击,最终成功守住了阵地,李和平却因此负伤致残。为嘉奖他的功绩,部队将其提拔为12军36师副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四面被围的危急时刻,李和平展露出了作为中国军人独有的优秀品格,他不畏生死、沉着迎战,用出色的应变能力和指挥能力带领部队夺得胜利。其勇气和能力,无不让人感到惊叹,但只有李和平知道,他之所以能成长为这样的人,最大的“功臣”,其实是他的父亲。

一代虎将 教子有方

出生于1916年的李德生,年仅14岁便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1932年,李德生光荣入党,随后跟随红四方面军先后参与了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等一系列革命活动。抗战打响后,他作为八路军中的核心干将,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

李德生第一次在战场“大放异彩”,是1942年5月,他作为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三师团团长率部拔除马坊据点的时候。马坊据点由于有大量日寇把守,我军连续两次进攻都未能成功。为夺取第三次攻击的胜利,李德生不惜以身犯险,亲自乔装成农民潜入敌军据点侦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幸这一路有惊无险,敌人没有识破李德生的伪装。就这样,摸清敌情的李德生在筹备妥当后,又亲自率领82名战士发动突袭,最终顺利拔除了这个我军交通枢纽上的“眼中钉”,全歼守敌。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还就此发表了专题文章,称这是一场典型的歼灭战。

这只是李德生漫长军旅生涯中的一笔,直至战争结束,他陆续参与了夜袭阳明堡机场、百团大战等数百次战斗,展示出了出色的指挥技巧。解放战争时期,他又陆续参与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千里挺进大别山等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李德生在襄樊战役中的表现,十分出色。这一战,李德生作为指挥官巧用妙招,以“刀劈三关”一口气夺下了琵琶山、真武山和铁佛寺,还活捉了敌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康泽。淮海战役打响后,他率部急行9日,一举拿下双堆集东侧敌方阵地,为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9年2月,李德生出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12军35师师长,于次年3月率部入朝参战。在上甘岭战役中,李德生不负总指挥王近山期望,带领12军和15军耗时30天粉碎了敌人进攻,还夺回了大批阵地。多年后,李德生这样对《中华英才》的记者感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佬不可怕,(他们)在上甘岭就被我们打垮了!”

1954年,归国后的李德生出任陆军第12军军长,集中精力促进新中国的军队建设工作。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老英雄,却从没有对李和平和其他子女提起过自己的过往。作为李德生的长子,李和平记得父亲对他们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准搞特殊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正是如此,李德生虽身为军级干部,可从来没有因此要求过任何特殊待遇。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带头领着几个子女开荒种地。住校的李和平吃的更是简单,早中晚饭都是清淡的玉米面菜糊糊。极少数的时候,他才会“改善”一下伙食,午饭时多吃一个玉米面窝窝头。

上了中学后,李和平的零花钱只有5毛,后来由外婆出面,父亲李德生才给他“上涨”到了1块钱。但仅管如此,李和平也时刻牢记父亲嘱托,在学校将1块钱分成好几份花,只有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他才会“奢侈”一把,花1块钱去买块小小的红糖馅月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段时间,电影院正在热映苏联电影《非常事件》。李和平虽然很想看,可一想到为了这个电影要饿一个多小时的肚子,还要搭进去1块钱,他便放弃了。中学毕业后,李和平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部队当兵,于4年后光荣入党。

这之后又过了四年,李和平终于被组织提干,多年来的基层锻炼总算有了回报。不过,李德生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要求,而是卡掉了李和平上大学的推荐名额,要求他继续在连队接受锻炼。就这样,李和平继续在基层上默默努力,直到1979年才真正走上了中越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和平要跟随部队去中越边境的时候,他才刚当上营长,那个时候营长每个月的固定工资虽然有50多块钱,可扣掉了伙食费和零花器,最后也就只有20多块钱。李和平偏偏又是个和父亲一样的热心肠,总会拿自己的钱去接济有困难的战士,这样一来,他过的就更难了。

于是,在李和平结婚的时候,他试探着向父亲申请借三五百块钱办婚事。结果李德生非但没同意,反而写了封长信将儿子训了一顿,批评李和平在搞“铺张浪费”。最终,李德生结婚的时候只请了父母的一位老战友,甚至于新婚贺礼,也只是李德生夫妇送来的两床被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将门无犬子”,正是在父亲李德生的谆谆教诲下,李和平才能戒除高干子弟耽于享乐、不思上进的堕落风气,成长为一名勤俭低调、沉稳坚韧的战斗英雄。由于身体原因,他在战争结束后离开了军队,但他并没有因此闲下来,而是继续在基层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荏苒,中越战场上的硝烟早已远去,李和平的军旅生涯也成为了过去式。然而退伍不褪色,纵使身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李和平依旧践行着军人的优良品格,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辛勤耕耘着。对他而言,荣誉和鲜花都是身外之物,远没有前者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何其优秀的一对将门父子!父亲李德生,是上过抗日战场、打过上甘岭的开国少将;儿子李和平,是独身面对劲敌、视死如归的孤胆英雄。战争年代,他们为国家抛洒热血,和平年代里他们低调朴素、不忘本心。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