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冬,毛主席的身体情况愈发恶化,终日卧榻不起,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连进食都成了大问题。看着插着鼻饲管的伟人,吴连登二话不说,拿来了七两碎燕窝。

医护人员一时间有些为难,纷纷表示回绝。没成想,一向温和的吴连登竟板着脸说道:“你们只管给主席吃,出了什么事,我负全责!”

吴连登和毛主席究竟是什么关系,会让他敢于当众立下这样的“军令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缘际会 遇见伟人

吴连登,1941年生于江苏盐城建湖县,小学学历。1958年偶然的一个机会,17岁的吴连登得知江苏盐城地区委员会招待所准备招聘一批服务员,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幸运的是,他最终被顺利选上。1961年5月,吴连登因为表现优异,又被调到了中南海颐年堂。

这一年正逢人民大会堂建成不久,为了让大会堂早日运转起来,国家从全国各地筛选了一批优秀的服务员,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虽然还是服务员,但吴连登知道大会堂不比普通饭店,接待的都是有头有脸的国家政要,因此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连登

既然是招待重要人务的场合,作为国家领袖的毛主席少不了也会常来人民大会堂。然而一连数月过去了,吴连登却依然没见到毛主席,这不禁让他心里有些沮丧。可是,一想到伟人伏在案前认真批阅文件的场景,吴连登瞬间又来了精神。主席都如此努力,他又怎能懈怠呢?

就这样,吴连登一边努力积攒工作经验,一边期盼着和毛主席见面的日子。很快,这个机会就降临到了他的面前,只不过中途稍许有些波折。那天,日理万机的毛主席难得出席宴会,这让负责端茶水的吴连登很是激动,没成想一个不小心,将手里的茶杯给摔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场里的宾客本来都在有说有笑的交谈着,杯子尖锐的碎裂声一响,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投到了吴连登身上。吴连登哪里经历过如此尴尬的场面,当即便慌慌张张的毛主席道歉,一边蹲下来收拾地面的碎片。他正悄悄的抹着眼泪,边上的毛主席却忽然开口问了一句;

“小同志,我好像第一次见你,你是哪里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连登立刻抬头,告诉毛主席自己是江苏盐城人。伟人若有所思的思考一阵,对身边人嘟囔了“咸城”二字。吴连登意识到,一定是伟人年纪大了耳朵不灵便,不小心听错了字,便又同他解释了一遍。毛主席听后,笑呵呵的拍着吴连登的肩膀,对在场的众人调侃道:

“喔!我在想,盐不就是咸的么?既然是这样,那盐城也是可以唤作‘咸城’,无伤大雅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轻松俏皮的一番玩笑话,瞬间缓和了在场的尴尬气氛。尽管因为这次摔坏了中南海的杯子,吴连登受到了上级批评,但一想到毛主席为自己解了围,他的内心便也没那么难过了。吴连登原以为他和毛主席仅有一面之缘,没想到才过了3年,他们便又见面了。

再次重逢 成为“管家”

1964年国庆阅兵,毛主席等一众党内元老和干部纷纷出席,吴连登也被指派去端送茶水。他正专心致志的工作着,另一边结束演讲的毛主席却忽然冲他招手,示意他过来和自己说说话。吴连登又惊又喜的小跑过去,询问伟人有何指示,毛主席却微笑着问道:

“小吴同志,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你看,我现在已经70岁了,体格越来越不好,缺个人来帮我打理家里的琐事。我觉得你很合适,不知道你是否有意向来我这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的请求让吴连登又惊又喜,毫不犹豫的就应了下来。能够在人民领袖毛主席的身边工作,证明自己已经得到了毛主席的信任,这是多么光荣的一件好事啊!就这样,吴连登摇身一变成了毛主席身边的“大管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整整12年。

在吴连登的印象里,毛主席的饮食起居一向节俭,从不许身边人给自己“搞特殊”。原先在战场上缴获的肉罐头,伟人宁肯留给前线的战士们,自己也舍不得动用分毫。即使病倒了,毛主席也从不许工作人员给他买补品,整日都是粗茶淡饭,未曾浪费过一丁点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天晚饭后,吴连登像往常一样过来给毛主席收拾餐桌,意外发现主席正在将桌上掉落的米粒往嘴里塞。这下可把吴连登吓得不轻,赶忙跑过去劝阻主席。毛主席一言不发的吃光桌上的米粒后,并没有急着反驳吴连登,而是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

“小吴,农民种地不容易,即便现在中国解放了,我们还有很多老百姓吃不上饭。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要为人民服务,怎能因此失去谦卑之心、在这儿铺张浪费呢?而且咱们不是有句老话,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五为吴连登

毛主席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深深地感染了吴连登。其实,他也知晓主席用餐以素食居多,但考虑到伟人的身体健康,吴连登还是会想办法给主席改善伙食,为他炒几个肉菜。实际上,主席在穿衣上亦是如此。一件破睡衣缝缝补补60多次,直到实在无法缝补后才被丢掉。

力排众议 作出决定

1964年,印尼经济危机爆发后,毛主席及时派出军队带回了所有印尼华侨。为了表达对伟人的感谢,这些人组团送给了毛主席31.5公斤的燕窝作为赠礼,但毛主席却婉拒了。他托人将燕窝送到了人民大会堂,留与接待外宾使用,没有留给自己一点。

1975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一天比一天差。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医护人员只能用鼻饲管为他输送营养药物,这让陪伴主席多年的吴连登心中焦急不已。眼看一群人都在交头接耳的讨论怎么给主席补充营养,他忽然想到了那批燕窝,这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大会堂当时只剩下七两碎燕窝,经过中央办公厅的批示后,吴连登第一时间带着燕窝返回医院,让医护人员将燕窝熬成了粥。但令人遗憾的是,直至1976年9月9日伟人离世,他老人家也吃下了二两燕窝,之后便再也无法进食了。

主席病逝后不久,吴连登也从中南海调至其他部门工作。毛主席一生高风亮节,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身边人做榜样,教导众人养成克己奉公、勤俭谦和的优良品格。自始至终,他都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缅怀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愿您的英名永昭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