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雨过炊烟 编辑 | 范志辉

开播当日,《庆余年2》成功拿下“剧王”称号,腾讯视频更是难掩喜悦之情,亲自下场回应:是的。

灯塔数据显示,《庆余年2》上线两小时后,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达到了33000,市占率高达27.7%,成为腾讯视频首个开播当日进入爆款俱乐部的剧集,并拿下了同时段全频道电视剧收视率第一名的成绩。#庆余年2黑色幽默#、#庆余年2老金头下线#等相关热搜词条几乎屠榜,并抢走了属于《歌手2024》的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倒回五年前,《庆余年》开播,几乎也是类似的刷屏场面。这部剧定位是男频爽剧,以大男主范闲一路升级打怪为主线,并融合了权谋、雄竞、朝堂等元素,格局宏大,群像精彩。

目前,《庆余年》在豆瓣上超106万人打出了7.9分,热度与口碑双丰收。从某种意义上讲,《庆余年》不仅填补了爆款男频剧的空白,而且为后续男频网文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

不过,对于《庆余年2》来说,如何守住前作质量,并为续作打好基础,是这部剧不可回避的命题,同样也是剧N代集体面临的挑战。

01 《庆余年2》值得五年等待吗?

01 《庆余年2》值得五年等待吗?

时隔五年,《庆余年2》霸气回归,依旧是熟悉的原班人马配方,却不太像熟悉的味道。

《庆余年》第一部中,范闲的成长弧光无比清晰。虽然他手持大男主剧本,被陈萍萍、范建甚至是庆帝等多路人马团宠,还掌握了霸道真气、用毒、背古诗等绝技,在庆国出尽了风头。

但他也先后经历了护卫滕子荆去世、独战九品高手、得知身世之谜等挑战,最后甚至发出了:“一生都在被控制,还要确保走上自己选的路,这不荒唐吗?”这样的灵魂拷问,人物的觉醒程度可见一斑。

在情节塑造方面,《庆余年》则从范家宅斗,渐渐演变为朝堂权谋,最后升级到了两国交锋的明争暗斗,一波三折的反转层层递进,极具层次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物群像上,每个角色都具备充足的解读空间。庆帝运筹帷幄,陈萍萍深藏不露,太子大智若愚,二皇子狡黠多疑。尽管《庆余年》是男频爽剧,但女性角色同样丰富立体,长公主李云睿阴险毒辣,范若若机智过人,北齐太后老谋深算……整部剧堪称“人均八百个心眼子”,你来我往、互相算计的人性博弈,也是这部剧最为精彩的看点。

但从《庆余年2》目前播出的七集来看,几乎没有第一部的感觉,喜剧感凌驾于权谋、悬疑之上,出场的人物一下子变成了“全员喜剧人”,就连霸气威严的庆帝也发疯般地对范闲说了一个字:“滚”。新出场的女性角色桑文和北齐大公主更像是工具人,个性不够鲜明突出。再来看关键人物的戏份变化,太子和二皇子过去的每一场争斗都是笑里藏刀、危机四伏,不闹个你死我活势不收场,这部剧里,两个人竟然一直互开玩笑,演成了相逢一笑泯恩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庆余年2》虽然喜剧包袱过多,但能看出编剧在与时俱进,迎合观众的审美变化。

比如最新出场的三皇子李承平,就像极了职场上什么都不懂,还要乱提意见的事逼甲方。他视察抱月楼时,跟主管袁梦说:“这个窗帘要蓝的,还是粉的吧,紫的也行”,袁梦一脸无奈,“换成五彩斑斓的黑”。没过多久,他又告诉袁梦:“烛台要粗壮大气一点,带一点细小轻巧的感觉”,袁梦赶紧推给属下,“换个又粗又细的烛台”,这些接地气的情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职场打工人的共鸣。

除此之外,在拷问人性上,《庆余年2》细节到位。比如范闲将三皇子打晕,意在帮他回避兄弟之间的争斗,保留赤子之心。而太子与范闲结盟,却为了保密,选择杀掉跟随多年的护卫,并放火烧史家镇嫁祸给二殿下,可见他并非范闲所期待的良善之辈,人物的复杂性至少立住了。

目前,《庆余年2》已经播出了7集,希望后续能有更精彩的权谋博弈吧。尽管这部剧口碑现阶段有点两极分化的趋势,但也算没有辜负五年的等待。

02 剧N代为何难逃魔咒?

02 剧N代为何难逃魔咒?

俗话说:“三年之痛,七年之庠”,综N代如此,剧N代亦是如此。

对于剧N代而言,第一部剧的成功既是垫脚石,也是枷锁。毕竟,前作的成功,无形中提高了观众的期待。恰因如此,能守住阵地的剧N代堪称凤毛麟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爆款剧集的诞生是一门玄学,而部分剧N代却选择照葫芦画瓢,并根据爆款经验批量复制剧集,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比如正午阳光打造的《欢乐颂》系列,第一部剧开播时,性格迥异的五位女孩齐聚22楼,真实地还原了不同阶层打工人的生活状态,无论是乖乖女关雎尔,拎不清的邱莹莹,还是虚荣的樊胜美,她们面临的挫折都是年轻人日常经常会出现的状况,极具代入感。

然而,从第二部开始,《欢乐颂》口碑就开始崩塌,即便是原班人马回归,依旧难以挽回颓势。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续作并没有在前作基础上做出过多创新,基本还是第一部的家长里短,人物成长线不够突出,邱莹莹依然拎不清,曲筱绡还是那么作。另外,第二部话题陈旧,剧中邱莹莹男友应勤的处女情结,简直穿越回了大清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造成续作滑铁卢的原因,恐怕要归结于制作方开发IP时,并没有长期意识,很多剧集都是爆火后,才匆匆忙忙将续作提上日程,导致剧集质量严重滑坡。而《庆余年》从一开始就坚持五年拍三季的战略,尽管剧本打磨时间被拉长了,但此举无疑能提高作品质量下限。

此外,更换制作团队,主演阵容都会导致剧N代口碑崩塌,毕竟没有原滋原味的感觉了。即便是童年回忆《家有儿女》仅有小雪这个角色换人,都导致剧集口碑滑坡,豆瓣9分的校园剧《一起同过窗》也因为男主路桥川换人,第三部分数直接降到了4.2分。

更何况《欢乐颂》的三四五部堪称集体大换血,却还维持了前两部的人设,只不过是旧酒装新壶。不少网友吐槽道:“叶蓁蓁怎么一直像之前的安迪一样端着?”,“何悯鸿不就是低配版的邱莹莹吗”……各种违和感接踵而至。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剧火了以后,招商广告自然与日俱增,反馈到作品中,各种小剧场广告频频打断节奏,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观感。比如《欢乐颂2》、《爱情公寓4》等作品,都因为植入了大量广告令观众不满,数据显示,《欢乐颂2》共有51个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余年2》也陷入了这种窘境,网友犀利留言:“《庆余年》火的五步一广告,十步一堆广告”,知名作家匪我思存吐槽《庆余年2》广告多的话题还冲上了热搜,即便是尊贵的极光会员,也无法跳过。

形形色色的问题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紧紧悬在剧N代头顶,导致剧N代始终难以突破固有瓶颈。

03 剧N代如何守住阵地?

03 剧N代如何守住阵地?

《双世宠妃》导演李阳曾在采访中提到:“或许对于‘剧N代’来说,就算是做了升级,观众从心理上来说也觉得是理所应该,所以我们要做多少升级,又保留多少原汁原味,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如何在创新与怀旧之间平衡,也是剧N代面临的挑战。

众所周知,无论是综N代还是剧N代,都需要一定的开发周期,这也就意味着,观众更渴望体验与剧集一同成长的陪伴感。原班人马二搭,更容易给观众带来老友重逢的感觉。不过,如果第一部剧爆了,几年过后,主演能否维持原阵容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观众的审美也在与时俱进,倘若内容创作者跟不上观众的步伐,呈现出的内容就会令观众觉得过时无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一起同过窗》和《二十不惑》为例,《一起同过窗》起到了陪伴一代人上大学的作用,有观众留言:“看第一部时,我大一,第三部时,我已经毕业了。”但《一起同过窗3》却因为男主路桥川换人,导致剧粉纷纷弃剧。

不过,这部剧口碑崩塌并不完全是因为更换了男主。当观众已经进入工作阶段后,与校园剧本身就产生了年龄差距,甚至无法按照当时的心境追剧。更何况,《一起同过窗3》依然在上演开学前一天才想起来交作业的场景,很难令被deadline逼疯的职场人感同身受。

相比之下,《二十不惑2》就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年轻人从大学生过渡到职场的真实状态,观众也能看到一个个野心勃勃的职场新人是如何一步步被职场和社会无情碾压的过程,每个人物都有清晰的成长脉络。剧中,合租室友因为做家务,养宠物等问题吵架的片段也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正是因为内容创作者对于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刻画打动了观众,这部剧也实现了口碑逆袭,豆瓣评分从6.3分涨到了8.1分。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仍然要回归到生活”,剧N代若想守住阵地,延续长尾IP效应,不仅需要尽量维持班底,还要适当更新价值观,令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成长蜕变。观众对于剧N代固然有情怀滤镜,但并不渴望看到一成不变的内容。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