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子有言“大智若愚”,意思是表现的愚笨之人并不一定就是真的愚笨,有可能是有大智慧的人。

在封建王朝历史中,我们深知天家无情,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皇家子弟的手段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形下,就算毫无争夺之心,如何保全性命,保住自己乃至后代子孙的荣华富贵可是一大难题,对于这个问题,便不得不提及弘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弘昼乃雍正帝第五子,为了不具威胁性在他人眼中,选择装疯卖傻一法成功地让自己不被众多兄弟放在眼中,在其他皇子相继没有好下场时,他不仅保全自身的利益更是让子孙后代都受到庇佑。

立储制度秘密化

“九子夺嫡”事件,成功登上皇位的雍正帝回想起那段争夺皇位的血腥时期,便对兄弟感到极为愧疚。而这段手足相残的历史被他埋藏在心底。为了避免此番事件再次上演,他决定将立储流程进行秘密化,事先将传位诏书藏于太和殿牌匾之后,当他驾崩后,会有两份诏书进行比对,只有内容一致时,才会宣布登记新帝是谁。

同样为避免皇子之间提前在有心人的怂恿下进行恶性竞争,立储人选雍正早已定下,此子便是弘历,他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自幼聪慧,皇祖父康熙帝更是对他另眼相待,有言“此子福过于予”的赞赏。此言含义便是弘历未来具有的福气是大过于康熙皇帝,这话在众人的心中无异于一道惊雷,当时的太子已遭到两次废黜,所有的皇子皆对皇位虎视眈眈,康熙帝位置的继承者还未定下,就开始指定皇孙弘历为储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皇帝后来的举动更证明了这并非一句戏言,可能是认为之前定下的继承者失败的原因在于未能从小抓起,康熙就要求弘历入宫伴随,教导治国之道。

后世有评语雍正之所以被立为储君,从不被重视的皇子一跃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弘历功不可没。

清扫皇位路上的“障碍”

雍正皇帝为避免其他皇子成为弘历未来的竞争对手,在皇子们年纪尚小之时,便做出了一系列举措,1727年,弘时被过继给八皇子允禩,亲兄弟,同时为了达到安抚民心的目的,将八皇子允禩认为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八皇子允禩势力被瓦解,弘时为八皇叔允禩出头也遭到牵连,以致被皇室除名,这也代表着弘时在竞争皇帝一路上丧失机会,后来的他抑郁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雍正最小的儿子弘赡在乾隆继位时也不过五岁,对于这个最小的弟弟,乾隆还是较为宠爱,后来弘赡被乾隆过继给没有子嗣的叔叔。

长大的弘赡继承了叔叔亲王的爵位,他在日复一日中逐渐变了另一副模样,权势熏心的他放肆狂妄,没少做违法乱纪之事,最终引发众怒被罢免官职,削去爵位沦为平民,最后身染重病而亡。

弘时和弘赡尚未做出争夺皇位之举,最终还是难逃一死。而其他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下场皆不尽如意,有人被杀害,有人是势力被一点点架空。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弘昼成为特例,不仅保全性命与荣华富贵,更是深得乾隆信任。

为求自保,装疯卖傻

弘昼自幼养尊处优,他的母族并没有强有力的后台,没有资本可以与其他皇子进行争夺,基于此,他的母妃便对没有要求,任由他吃喝玩乐,她清楚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们母子二人的安全。

弘昼自幼聪慧,清楚自己表现得越是无害,越是荒唐,在兄弟中他便没有威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