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6年的一天,为欢迎美国海军访华,我国海军将领刘华清上将早早地带着仪仗队来到山东青岛港口迎接。

然而,就在美方舰船即将抵达港口之际,刘华清忽然下令撤走了仪仗队和红毯,并放话:“让他们摆正态度,想好了再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舰来访 引来将军大怒?

1986年,一个一如既往的清晨。刘华清早早地走出住所,乘车来到山东青岛港口。他抵达目的地时,工作人员们正紧锣密鼓的忙碌着,有的在忙着铺红毯,有的则不停地拿着望远镜往远处的海面上看。红毯两侧还站满了身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气氛可谓格外肃穆。

之所以忽然要搞出这么大阵仗,是因为不久前,美国海军主动向我国提出了访问青岛的请求。此时的中美两国正处在“新婚燕尔”的蜜月期中,为了进一步加固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我国政府欣然同意,并特地派出海军司令员刘华清负责迎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美国海军的这次造访,刘华清打心眼里是期盼大于不安的。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 我国经济实力有了提升,军事实力也提升了许多。然而就当下情况而言,我国海军建设仍不完善,如果能够从美国海军那里学到经验,那就再好不过了。

时间转眼来到双方约定的日期,望着宽阔的湛蓝色海面,刘华清虽然面色镇定,但内心却和其他工作人员和战士们一样紧张激动。终于,随着一阵悠长的轰鸣声响起,美军的军舰出现在了青岛港口的海域上。这时候,一个工作人员忽然焦急的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华清上将

“报告刘司令员,美国军舰没有挂满旗!”

刘华清方才还有些期待的目光顿时暗了下来,神情也变得严肃许多。他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望远镜定睛一看,瞬间怒上心头——原来,美国这次前来造访的军舰不但没挂中国国旗,而且军舰前后的两根旗绳也没有挂满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刘华清之所以如此动怒,是因为美国军舰违反了相关的国际规定。按照规定,当一个国家准备向另一个国家进行访问时,为了表明诚意,应将访问国的国旗挂在位于船只大桅杆右侧的第一挂旗绳上。如此基本礼仪,美国竟也没有照做,明摆着就是在故意给我国立下马威!

“把仪仗队撤了,红毯也给我收了!既然他们美国人不把这次访华当回事,那咱们也没必要用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热屁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战士们都惊了,不约而同的看着勃然大怒的刘华清,谁也不敢随意吱声。大家都没想到刘华清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看似草率,但的确是美国人不尊重中国在先,违反了军舰入港仪式的基本礼仪。对待这样的挑衅行为,自然是要作出反击的。

于是,经过一番忙碌,工作人员撤走了刚铺好的红地毯,仪仗队也撤离了港口。霎时间,方才还奏乐齐鸣的港口登时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呼啸的海风和望不到头的海水。但刘华清脸上的愤怒依然没有减退。很快,他又喊来了一个工作人员,对他叮嘱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通知美国军舰的长官,美国人如果到现在还没想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那就麻烦他们回去端正态度,想好了再来!”

很快,我方的工作人员便将刘华清的指示转告给了美国人。此次来访的三艘美国军舰如若不能按照规矩挂满旗帜,那么我方将禁止入港,届时美国人的军舰就只能在港外滞留。美国人听闻后虽然惊讶,但心中还是不引以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问题面前,美国人又玩起了他们的惯用伎俩——“打马虎眼”。他们表示,没挂满旗帜是美方人员的失职,并非故意不挂。由于考虑到挂旗帜耗费的时间较长,希望中方能够通融一下,等美方军舰进港后再挂满旗帜。

然而,这种敷衍了事的说辞岂能骗得过刘华清?听到美国人的表态后,刘华清斩钉截铁的予以回绝,坚持要美国人先挂满旗才能入港。美国人眼见说谎话行不通,便又开始利用国际媒体制造舆论,企图将我国污蔑成一个蛮不讲理的国家,但这种阴暗伎俩,又岂能有所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华清看来,美国海军的这番举动是对中国的严重侮辱和挑衅,是不尊重中国国家主权的行为。而在刘华清的强烈要求下,负责这次出访的美国军官莱昂斯上将自认理亏,再也想不出任何推脱责任的借口了。

莱昂斯清楚,如果这时的美国海军依旧不认错,那到时候传到国际上,最终受损的还是他们美国人的声誉。最终,莱昂斯带领着几个士兵亲自来到每一艘军舰上,在中方观察员的严密监视下,规规矩矩的挂好了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多小时后,忙完了“挂旗工程”的莱昂斯终于得到刘华清批准,得以指挥三艘美国军舰驶入青岛港口。与此同时,先前的红毯也重新铺好,仪仗队的战士们也为莱昂斯等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次的挂旗事件,至此总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风波背后 原因纷杂

上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新中国这颗“东方明星”在亚洲不断崛起,曾经的“老战友”苏联也开始暗生异心。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和我国是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伙伴,但随着中国的国家实力开始恢复,苏联不再似以往那般友好相待,而是将我国视为了潜在威胁。

中国和美国虽然在二战是同盟国,可关系却并不算太好。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帮着蒋介石的国民党在台湾“安营扎寨”,企图借老蒋之手将台湾变为自家地盘。1950年,美国又打着“调停纷争”的旗号率领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又和我国对打了三年,可谓是渊源极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因后果一加起来,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历任总统们都始终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为了打压刚成立的新中国,美国串通英国等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合伙对我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的战略,用尽各种手段抑制我国的崛起。

可以说,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美国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就是敌视。和苏联一样,美国也害怕有朝一日中国成为亚洲地区的“领头羊”,在世界之林中独领风骚。因为这样一来,美国苦心维系多年的“世界霸主”地位便会受到威胁,最后彻底失去对世界的主导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此刻比起中国,更让美国有危机感的是苏联。在当时,美国和苏联是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可对于“一山不容二虎”的美国来讲,这是万万不能存在的。因此,它必须想办法将苏联撵下去。

于是,美国率先提出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星球大战”计划,旨在通过这个计划全面拖垮苏联的经济力量。至此,一场围绕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拉开序幕。从越南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两国一直在互相较量,眼看着局势越发不尽人意,美国政府也开始坐立难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七十年代后,苏联的勃日列涅夫为了加快夺取世界霸权、早日实现南下印度洋、操纵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提出了“全球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让美国再度如坐针毡,为了尽快扳回一局,美国开始积极拉拢其他国家,而中国则是美国关注的重点目标。

这时候的中国和苏联关系也很差,势同水火。而随着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中苏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因“珍宝岛战役”彻底分崩离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苏两国交恶,引来了本想“坐山观虎斗”的美国,它当时正苦陷美苏军备竞赛争霸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身处“苏攻美守”的不利局势下,美国如果想要扳倒苏联,最好的策略便是寻求和它同一阵营的盟国相助。除了中国,美国断然是找不到更合适的选择了。

于是,“因祸得福”的我国开始和美国恢复互动,两国外交的“破冰期”也逐渐被打破。而随着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中美僵持多年的关系也终于在地缘政治的推动下,稳步迈入了正常化的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2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打开了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新局面。这场为期七天的会谈里,尼克松和毛主席、周总理等党中央领导人就两国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于上海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这对中国和美国来说都是一次极具历史性的访问,不仅明确了两国在贸易、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的深入交流,同时还对台湾问题、印支问题互相交换了意见。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更为中美关系的日后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了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僵持20多年的外交困局,也扭转了美国在美苏冷战中的不利局面。而对中国而言,和美国建交则为其抵御苏联威胁提供了强劲助力,国际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之后,卡特等后几任总统也相继访华,始终同中国保持这密切联络。

但实际上,不管是首先打出“访华牌”的尼克松,还是后续来华的卡特等人,他们之所以会对中国释放善意,背后仍离不开利用的成分。诚然,和中国建交能够提高美国声誉,但相比之下,美国更希望利用中国牵制苏联,从而更好的稳固自己的霸主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除了利用中国当“抗苏”工具人之外,当时的美国国内也仍存在不少的反华声音。他们不看好中美交好,忌惮中国的日益崛起,这种现象在美国高层更是比比皆是。而1986年美国军舰访问青岛港口的事件,正是美方企图扬威的一个例子。

出发前,美国人仰仗着自己军事武器先进,打算靠这一优势来给我国立个“下马威”。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美国人就是想警告中国,不要以为发展起来了就能战胜美国。然而事实是,美国人不但威风没耍成,最后反成了跳梁小丑,在刘华清上将面前狠狠的被“上了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乐于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但也从不容忍任何危害我国国家主权和形象的挑衅行为。诚如古语云“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一切践踏我国利益的霸权主义行为,我国都会坚决抗争到底,绝不向霸权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