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72年,尼克松来华访问,这是令中美两国民众欢欣的好事。

可有个问题摆在众人面前,美国政府方面提出要直播,但我们没设备,这该怎么办?

最终,周总理斡旋、毛主席拍板,我国工作人员几经波折终于购得设备,既收得了租金,又促进了我国后续电视、卫星产业发展,可谓一箭双雕。

那么这件事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在与尼克松的交锋中,毛主席又展现了怎样的远见与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要多少给多少”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已经有了几百个高清电视台和几十个超高清电视台,电视剧家庭占有率将近90%;

等到60年代中期这个数据又进一步提升,不久美国还实现了跨大西洋发射信号,同日本进行了电视传输。

从这时候起,电视新闻报道就成为美国政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美国总统出访时往往带着规模庞大的随行记者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也不例外,在他访华前基辛格已经就这点同中国展开讨论:

“我们至少要派出100~150名记者。”

带着这些记者主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是将现场情况转回国内,让美国民众更直观看到这次访问的内容和意义;

二是向美国民众宣扬尼克松的功绩,让他获得更多群众支持,便于赢得下一次总统选举。

尼克松想得很好,可实施起来却没那么容易,因为当时我国电视发展水平和普及率都和美国有着不小差距,彩电研制更是刚刚起步。

以当时状况,我们无法担负尼克松访华活动的电视报道,尤其美方还要求用通讯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和毛主席等人商量过后,给基辛格提出了两套方案:

“一则,由我方来建造通讯卫星站工作室,然后租借你方的设备;二则,我方直接买下你方的通讯卫星,然后租借给你方使用。”

基辛格听完后当即表示,美方可以无偿提供设备,乃至于出钱帮助中方建立卫星地面站。

不过遭到了周总理的婉拒,旁人对此十分不理解,周总理解释道:

“贪小便宜吃大亏,美国人的意思是他们出钱,我们出场地,表面上看是我们占了便宜,可实际上这涉及了主权问题,万万不能干;况且他们出钱建起来的东西,我们想用还得看他们的‘脸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周总理平时生活十分节约,涉及国家大事,他是从不吝于花钱的,在这点上毛主席也是一样。

一套睡衣能穿几十年的毛主席,在派遣工作人员出国采购设备的时候,也曾说出过“泱泱大国不差这点钱”的豪言壮语。

当时对方出价很高,工作人员往国内传消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砍砍价”,没想到直接被拒绝了。

而且毛主席说,“他们要多少钱就给他们多少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多少钱买就多少钱租”

其实,毛主席派工作人员出国买的这套设备,还是给尼克松直播用的,美国也曾提出无偿赠与我们一套设备。

不过毛主席没要,倒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不利于我国后续同美国平等交往。

工作人员一打听,同样的设备可以去美国买,也可以去日本买,后者可能还要便宜些,毕竟日本离我们近不少。

向毛主席汇报后,毛主席却指示:

“就去美国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似“吃亏”,实际上这里面大有学问。

我们到日本去买,花了多少钱美国也不知道,搞不好美国人还要担心我们做了手脚;

去美国买就没这些问题了,而且也便于我们后续和美国人谈“租金问题”

工作人员抵达美国后,很快找到美国厂家问价。

没想到美国厂家知道我们没有并且急缺这个东西,直接“坐地起价”,把价格翻了个番。

我国工作人员一听价格气愤极了,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于是往国内传消息:

“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斡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这东西是给尼克松准备的,如今美国厂家坐地起价,自然应当由美国政府出面解决问题。

不过毛主席并不这样看,他直接指示工作人员:

“他们要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风水轮流转嘛!”

工作人员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做了。

等到装备买回来,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登门的时候,众人心头疑惑才解开。

原来,按照国际惯例,美国人使用这套设备是要付租金的,租金多少全看双方协商。

我们泱泱大国不会宰客,为了便于计算,美国人只要按照我们之前的购买价格支付租金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我们在北京和上海突击建造了几座小平房,然后把之前购买的卫星地面站和附属设备设在了那边。

在美方技术员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安装,不仅解决了主权问题,而且学到了些技术。

协助中方安装设备、教导中方工作人员使用的过程,给美方技术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沃尔克曾经回忆道:

“他们如饥似渴地跟我们学习,在节目录制方面,更堪称对我们‘言听计从’,我们相信这是周总理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卫星地面站及设备已经被我们买了下来,所以在安装调试完成后,没有中方批准,美方不能随意使用。

如需使用,则在申请通过后按记账办法收费,一来一回,其实我们也没花多少钱。

看起来这只是一场“交易游戏”,可实际上,其中蕴藏的意味非常严肃,主权问题和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

基辛格看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做法后也十分感慨,他当年说过这样一句话:

“可能只有我和尼克松知道,为什么美国愿意无偿提供这些设备,中国方面却坚持要支付费用,我们完全理解,并且十分敬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毛主席与尼克松的会面

1972年2月下旬,尼克松终于抵达了中国,当时周总理等人亲自去机场迎接,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

还不曾走完下飞机的台阶,尼克松就伸出了自己的手,而周总理也上前两步伸手同他握在一起,这就是“世纪握手”。

通过我方之前买来的卫星地面站及相关设备,“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世界,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后来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尼克松,在书房与他完成了一次重要会面,这次会面也给了尼克松极大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如此说道:

“不像爱丽舍宫那么辉煌,也没有克里姆林宫那么庄严,可在当时我几乎要被那装满了树的书房压垮,我在云雾间同他谈了一个多小时的哲学。”
“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似乎将我完全看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口中的“他”自然指的就是毛主席,那座书房其实也没那么夸张,真正给尼克松营造出巨大压力的,还是毛主席的威严与睿智。

与同周总理交谈时的如沐春风不同,同毛主席会面时,大家仿佛面对一座巍峨高山。

诚如基辛格所言,“世界各国领导人在毛主席面前都自信不起来”!

当然,会面并非全程如此严肃,中间也发生了一些趣事,譬如说“互赠礼物”环节,就留下了不少经典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半壁江山”。

毛主席招待尼克松的时候,请他喝的是自己喜爱的茉莉花茶,而作为礼物赠送给他的则是四两“大红袍”,也就是200克。

尼克松刚收到礼物的时候,觉得这个分量有点少了,周总理笑着同他说:

“可不少哩,这种茶叶一年所产还不到500克,主席这是将他珍爱的一半家当都送给您了!”

尼克松听完后才知道这份礼物的“分量”,当即肃然起敬,心情上也好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他送礼物的时候,出了“幺蛾子”,精美的瓷塑天鹅身上的羽毛居然掉了一根。

虽然及时粘回去了,可毕竟有了瑕疵,多少让人挂怀。

关键时刻,给尼克松“解难”的还是周总理:

“断了还可以接回去嘛,就像中美关系不也被接起来了吗?无伤大雅!”

无论是周总理,还是毛主席,都让尼克松对新中国的印象大为改观,也让他愈发坚定了同中国“破冰”的决心。

此后他因“水门事件”下台,其他人对他避之不及,偏偏毛主席再度对他发出“访华邀请”,令他感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难得的是,尼克松1976年的“再度访华”,在规格等方面丝毫不比前一次逊色。

当时身体状况已经不大好的毛主席,再次与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谈,这让尼克松深刻意识到了什么叫作“患难见真情”

彼时很多人不理解,毛主席为何如此高规格地接待尼克松,这已经超越了“情谊”的范畴。

直到1976年11月美国大选,一些人心里才有了答案,占据种种有利条件的福特落选了,反倒是不大被看的卡特得以上台。

这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同中国搞好关系、协同发展,是更多人的心愿。

所以对华政策不大令人满意的福特下台了,而努力争取“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卡特赢得了选举,这又何尝不体现出了毛主席的远见与谋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访华行动推动科技发展

除了邀请尼克松再度访华外,毛主席、周总理等当初选择“买下设备、租给美国人”的举措同样展现出了他们的“远见”。

这一决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视业的发展,并且为我国发展通信卫星开了一个好头。

先说电视业,尼克松访华的电视报道,让我国从业人员深刻了解到了美国卫星电视报道技术有多先进,这才有了后面的引进。

毛主席派人买设备也算摸清了路,后续我国同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逐渐有了这方面业务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迅曾在杂文《拿来主义》中提到,一味地“送去”或者“送来”都不可取。

前者有可能走上卖国的道路,后者则意味着甘心接受文化、经济的侵略,这种时候我们就应当考虑“拿来主义”。

放到20世纪70年,鲁迅这个观点颇为适用,在比较优势的原理下,“拿来主义”不失为一种高效选择。

再说卫星业,尼克松访华之前,我国尚且没有卫星通信能力,这才有了租借设备、购买设备等一系列事件。

而尼克松访华过后,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总算是起步了,而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通信技术中仪公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卫星地面站的谈判工作,就是由这家公司技术人员与美方代表完成的,后续安装、测试也都有这家公司的参与。

后来田中角荣访华,也是这家公司负责采购的移动式卫星站。

仅在20世纪70年代,通信技术中仪公司就从美国采购了四套卫星地面站,累计花费了上千万美元。

后续这一家公司先后引入60多座卫星地面站,为我国打破西方封锁、发展移动卫星通信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虽然我国在卫星通信方面起步较晚,基础也比较薄弱,但是在我国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最终还是走出了一条通信卫星研制之路。

而通信卫星的发展又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航天技术等方面发展,可谓一业荣百业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既来自采购人员的努力、科研人员的奋斗,也和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高瞻远瞩也有很大关系。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有两项珍爱的藏品,一是“东方红1号的录音胶带”,二是“阿波罗12号飞船采集的月球岩片”

毛主席等人的目光早已望向蓝天与星空,这份远见属实令人钦佩。

如今,毛主席、周总理等人早已逝去,可是他们的故事却将长久流传。

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故事中有所收获,领略到他们的智慧与远见,继承他们的意志和精神,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尼克松访华与中国电视的发展》 人民网

《历史性握手的背后,是小通引进的第一套卫星地面站》 澎湃新闻

《我国发展通信卫星有哪些重大意义?》 宿州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