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现如今,筷子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国粹,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也是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赞誉为“东方的文明”,所以筷子在中华文化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细算来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史记·微子世家》记载:纣始有象箸,这里的“象箸”指的就是用象牙打造的筷子。

至于在商纣王时期,是谁发明了筷子,有人说是姜子牙,也有人说是苏妲己,但我认为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姜子牙用筷子这事太玄幻。

据说是他的老婆在饭里下毒想要加害他,被一个神鸟阻拦,这神鸟为他送去了神竹,他用竹子夹饭,测出了其中含有剧毒,后来人们便效仿姜子牙用竹子夹着饭菜来吃。

相比较姜子牙的故事,妲己发明筷子还是比较可信的,当时的商纣王喜怒无常,吃饭时挑三拣四,一会太凉一会又太烫,很难伺候。

妲己作为宠妃,自然要伺候纣王吃饭,有一次,还没等妲己将饭菜吹凉,纣王便来到了饭桌前,为了让纣王吃得开心,妲己急中生智,赶忙取下头发上的两根玉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用这两根玉簪,将滚烫的食物夹出来吹凉之后,喂到到了商纣王的口中,商纣王觉得苏妲己想到的这个办法好,于是命人打造了象箸,这也正好对应了《史记》中的记载。

不过我们本次要说的就是关于筷子的故事,有一次,西汉的皇帝请丞相吃饭,就没有为他准备筷子,丞相吃完饭之后起身离开,谁料皇帝却直言:丞相即使是名臣也不能留,最终痛下杀手。

那么这个皇帝是谁,丞相又是谁,吃饭不给筷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西汉的一位明君

自从刘邦开创了大汉帝国之后,西汉的历史仿佛进入了一个亚健康的发展道路,虽然是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但处处透露着疲软。

直到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即位之后,才慢慢地走向建康,汉文帝之后继位的是汉景帝,这一对父子,共同创造出了西汉发展的第一个小高峰,史称文景之治。

抛开汉文帝我们暂且不讲,毕竟筷子事件的主角是汉景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好事,他推行与民生息,他奉行轻徭薄赋,还大笔一挥,将田租从十五税一改成了三十税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西汉的统一,汉景帝也有功劳,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削藩,吴楚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果断派启用周亚夫,让他率兵镇压,最终周亚夫不负所托,平定了这次动乱。

而由此之后,周亚夫也成为了汉景帝时期一颗耀眼的将星。

不过令人想不通的是,周亚夫就是筷子事件中的那位悲催的丞相。

西汉的一位名将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既然祖上冒了青烟,周亚夫的人生也是相当的顺利,在他年纪轻轻的时候,便做了河内郡守。

当时有个十分厉害的看相高手,名叫许负,周亚夫就将她请到自己的府上,许负看了周亚夫的面相,就对他说:

你的命比较尊贵,三年可以封侯,之后八年能做丞相,不过再过九年,就会被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亚夫听后差点没有笑出胃病,他觉得许负真会开玩笑,首先他的哥哥已经承袭了他爹周勃的爵位,怎么着也轮不到他,其次他如果能当丞相,自然尊贵无比,被饿死自然也成了无稽之谈。

许负没有辩解,只是说她只管看相,面相如此,仅此而已。

在三年之后,周亚夫的哥哥便因为犯了罪而被剥夺了侯爵,汉文帝念及周勃的功劳,便让大家重新推选周勃的其他儿子来承袭侯爵,结果大家一致推荐周亚夫。

公元前154年,此时汉景帝已经即位3年,在汉景帝削藩的刺激下,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

汉景帝想到了老爹临终前的话,以后遇到关键时刻,可以启用周亚夫,此人是位可以放心用的将军。

于是直接把周亚夫提拔为太尉,让他去搞定这几个诸侯国,周亚夫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直接将这群人打得落花流水。

而在两年之后,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汉景帝便任命周亚夫为丞相,此时距离周亚夫被封侯刚好八年。

这事不管您信不信,反正史书上是这么写的。

筷子惹出的祸端

周亚夫当了丞相之后,汉景帝对他也十分器重,但是后来发生了两件事,让汉景帝看到周亚夫就反感。

其一废太子事件。

汉景帝有那么一次,想着废掉太子刘荣,就找来周亚夫商量,结果周亚夫直接表示反对。

其二封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