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大、人大两场高校旧书市集成功举办后,北京市第三场“旧书新知·读书育人”高校旧书市集活动于5月19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文化广场举办。孔夫子旧书网、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专门针对北外的外语背景精选部分精品外文旧书,吸引了北外师生的驻足选购。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书店,孔夫子旧书网、上海三联书店·微言小集等20余家文化单位在此摆摊设点,展销万余册旧书。多家书店给予同学们3-5折购书优惠。

北京外国语大学读阿拉伯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刘笑宁在孔夫子旧书网摊位前购买了《古今同形词语例释》《新诗漫谈》《现代经济词典》等旧书。其中《现代经济词典》纸页泛黄,看起来年代很久远。“这是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距今40多年了,里面都是些经济学上的名词解释,我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应该能用到。”刘笑宁告诉北青报记者,另外一本《新诗漫谈》,他翻阅了目录,感觉内容很具体,他学阿拉伯语的,要对对象国的诗歌深入学习,这是一本很不错的教辅入门书。

据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展位工作人员武洋介绍,他们携带了500多本英文小说及其他小语种200多种图书来展销。“到了现场后我们才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对于小语种图书需求很强烈。我们让有需求的学生微信扫码入群,明天我们会根据这些特定人群推送3万种小语种图书目录”。武洋边说 边指着记录在纸上的学生需求:有要希伯来语的;还有印度语、挪威语、柬埔寨语、泰语等小语种图书。“从外国进口大量优质图书,是我们公司的优势。我们会想办法尽力去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上海三联书店·微言小集展位有《我歌唱夜色将尽》《每当少年因相思嗟叹》等中英文诗集展销,还有中法诗集、法语翻译的世界艺术史等多个品种图书。店主郭利萍介绍,相比在北大、人大的图书市集,她们来北外参展时,在图书品种上做了些许调整,外文翻译的作品多带了些,兼具一些比较经典的中文图书。

学习巴基斯坦乌尔都语的秦同学在此摊位上购买了《塔上随笔》和《羊舍的夜晚》。“我最近迷上了汪曾祺的作品,就想买回去好好阅读,他的文风很唯美淡雅。”

当天的旧书市集活动,还有旧书交换、打卡得文创等互动体验项目。携带三本“合格”的旧书可置换绿植或鲜花。更有“话世界”项目吸引着学生在方便贴上写下对象国语言的句子,并翻译成中文后获得集章的体验,为这场文化盛宴增添了些许人气与亮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