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台的“危险”被直播放大,基于实力的角逐更被突出。当《歌手2024》第二期完播,观众会发现,即便是第一期斩获第一名的香缇·莫,也会在首唱时发挥失误,跌落第三;破除各类标签与过度延伸的娱乐解读,市场永远更为公正。

下周第三期亚当·兰伯特更将入阵,是否将引起新的爆炸效应,值得期待。‍‍‍‍‍‍

作者:木刃‍‍‍‍‍‍‍‍‍‍‍‍‍‍‍‍‍‍‍‍‍‍‍‍‍‍‍‍‍‍‍‍‍‍‍‍‍‍‍‍‍‍‍‍‍‍‍‍‍‍‍‍‍‍‍‍‍‍‍‍‍‍‍‍‍‍‍‍‍‍‍‍‍‍‍‍‍‍‍‍‍‍‍‍‍‍‍‍‍‍‍‍‍‍‍‍‍‍‍‍‍‍‍‍‍‍‍‍‍‍‍‍‍‍‍‍‍‍‍‍‍‍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呼朋唤友一起看《歌手2024》,成了年轻人在周五的新聚会模式。而在微博文娱榜TOP50中霸榜44个热搜,口碑、话题等多项指数刷新历史纪录,也让这周五现象之夜深入人心。

自四年前短暂的缺席后,《我是歌手》系列重启,在没有太多提前宣发之下,迅猛回到大众视野。原本式微的音综赛道,被《歌手2024》一举冲上浪尖。破界与求真,成了这档节目面对不断迭新的观众审美时抓住的突破口。

破界是外显。直播演绎的方式,不仅破除了歌手与音乐在网络制作下带来的空间距离感,让屏幕变成了另一种意义的望远镜,也让大众对齐时间,重拾候点等播的仪式感,甚至破除国界与音乐风格,让乐迷们领略到更多元的视听享受。

求真是内核。当垫音、修音、半开麦、假唱、预录等词浸染内娱时,节目组用一份真回应了音乐的本心。而面向国际的大咖阵容,也通过实力现场揭开了遮羞布的一角,向大众展示出,作为一名职业歌手,到底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程度。

“非天籁歌喉,无立锥之地,非实力唱将,此地危险”,这曾是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宣传语,而在十年后仍是这档节目的最佳定调。这份“危险”看似被直播放大,实则被突出的更是针对实力一词的角逐。

当《歌手2024》第二期完播,观众会发现,即便是第一期斩获第一名的香缇·莫,也会在首唱时发挥失误,跌落第三;原本被认为更适合下沉市场的海来阿木,也从初演的第七上升到了第四。破除各类标签与过度延伸的娱乐解读,市场永远更为公正。《歌手2024》朴实地昭示出观众自己的审美延伸与歌手驾驭舞台演绎的综合成长。

同时也是节目与音综赛道本身的成长。

破界:直播创新与风格延伸

直播是招险棋,比起超出预期的情绪表达与舞台呈现,当局者更关心的是如何不要失态失控。

《歌手2024》总导演洪啸在直播里坦承邀约过程中被很多歌手婉拒,被誉为“内地天后一姐”的那英也承认自己的压力很大,“不断梦见自己的车祸现场”。随着第一期结束后两位国际友人的屠榜,以那英为圆心的热梗也在网络上越演越烈,微博热搜虽有些“娱乐至死”的玩味,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直播,《歌手2024》为观众带来了久违的新鲜与兴奋。

对于大众来说,无论是造神还是推倒神像,都值得津津乐道,歌手直播时的稳定性因此成为了一大看点。事实上,主持人稍微的嘴瓢与歌手献唱时的波动,都是一份“意外之喜”。那英的担心在第二期被证明是对的,在首期凭借《If I Ain't Got You》夺冠的香缇·莫(Chanté Moore),第二期演唱《Superwoman》时,开头的海豚音并没有完全撑起来;凡希亚(Faouzia)虽凭《Set Fire to the Rain》夺冠,但若与原唱阿黛尔(Adele)的唱片对比,其实也略有差距。

凡希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希亚

节目的直播向大家证明,国际巨星也并未无懈可击,这种话题点带来了新的热度。《歌手2024》打破了前几季数据不乐观的魔咒,首期播放破亿,第二期结束后,全网播放量更是突破400亿次。

长视频与直播的结合并不罕见,更深探索,《歌手2024》依靠直播真正所破除的,或许是艺人与观众之间的那堵墙。如果不是因为第一期中,直播镜头直白地捕捉到了那英演唱前的紧张与唱后拿出手机看热搜的期待,第二期中那英排名从第三上升至第二的叙事效果便不会成立。这对“第四面墙”的击破,是以往综艺很难呈现的效果,这一刻,观众也有了自己的参与感。

这份参与感,不仅在于观众与歌手之间“共情进退”,也在于观众在节目中找回了自己的话语权,可以为自己喜爱的音乐发声——这也是节目组破除音乐风格边界的功效。

香缇·莫与凡希亚,一名美国知名天后级R&B音乐的先驱,“金唱片”拿到手软;一名是加拿大展露天赋实力的00后流行新秀,出道即不断摘取各大奖项。两人在流行乐风格的根基上各有偏好,但于国内大众来说可能仍显陌生。汪苏泷与杨丞琳在国内流行乐上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相较之下,海来阿木以彝族山歌为根基的流行音乐与二手玫瑰极具特色的东北摇滚乐队风,则更有圈层壁垒。到了第二期,身为揭榜嘉宾的杭盖乐队与黄萱,则将内蒙古粗犷豪迈的民族摇滚乐与迷幻爵士带到了现场。

杭盖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盖乐队

再小众的音乐都有自己坚实的簇拥,而部分音乐之所以小众,本质上是因为没有好的平台给潜在的听众带来更新的声乐体验。以往《我是歌手》邀请的都是诸如林忆莲、韩红、张靓颖等在观众心中有着明确Vocal标签的唱功型歌手,此次嘉宾类型的延伸也是一场打破自我的新尝试。

由此也能看出《歌手2024》在策划端的野心:放宽市场,博得更多年龄更多圈层的观众。这份破界也让观众发现,《歌手2024》此番归来,带来的不仅仅是音综形式的创新,而是更大的内容格局。

海来阿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来阿木

求真:拨乱反正,勇敢求“迎”

曾几何时,求真已然成了一个稀缺词语。对于一些歌手来说,录音棚、综艺舞台的修音司空见惯,音乐节、演唱会等现场演出也会大开垫音。这些依靠外部工具对歌喉的弥补,以及粉丝打榜等等针对流量的玩法,逐渐偏离了音乐本身,让好作品、好节目也成了稀缺资源。

当来自国外的歌声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的圈地自萌,观众与从业者都会在强烈的对比中发现,如果一再闭目塞听,不去认知、学习、提升华语音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温室”总会在更大的舞台上原形毕露。当假唱等丑闻频频出现时,大众有着打破眼前华语音乐日渐僵化局面的需求,而《歌手2024》则找到了这么一个可供击破的瞄点,用直播揭开假面,暴露出内地歌坛live实力欠佳的皇帝新衣,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观众内心所想所求的具现——另一种角度的双向奔赴。

从这个角度看,《歌手2024》完成了一场回归真音乐的拨乱反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英

作为一档音综,《歌手2024》的价值底色是通过强强对抗的竞技,引发思考、提升审美。两期直播,搅动激活了大众针对音乐领域的关注讨论,从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内娱歌手的唱功、影响力、多样性,或许距离世界一流仍有不少的距离,是歌手自身欠佳的历练,是音乐工业化的欠缺,更是音乐教育的落后。承认差距是必要的,用对方的强大勉励自强,是国人特有的温良,正如人民日报的发文:音乐交流也是文化互鉴,在互相学习、彼此竞争中实现共同进步是目的,这也是个求真的过程。

《歌手2024》第二期排名后,前三名歌手阵容没变、位置交替,让网络盛传的《英子历险记》有了主角突围的走向。第二期,演唱《挣扎》的那英,虽然紧张到忘词,但渐入佳境后状态明显有着与歌名相反的松弛,赢得了全场第二的支持率。挣扎出排名、竞技所带来的枷锁,音乐本就是带来快乐的精神良药。

节目的最后,亚当·兰伯特(Adam Lambert)官宣入阵。作为世界流行乐耳熟能详的人物、传奇摇滚乐队Queen巡演的新任主唱,他的加入更是预示着一场在纯粹唱功上的华山论剑。面对“劲敌”,那英在采访中表示,做音乐不是要追赶谁、灭了谁,演唱时,她享受的是歌曲本身的率真洒脱。这也是节目组带来的,对音乐求真的另一番解读:好音乐不仅要真唱,也需要长期的自省,在真实与诚恳中向前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缇·莫

当然Vocal的技巧性,并非是评判一首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典型如二手玫瑰两期的表演在国内外观众的评价中两极分化。在前几季的训练下,面对《我是歌手》系列,国内观众默认唱功是占比最高的评判维度,而唱功恰恰不是二手玫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但《歌手2024》以云端直播的方式,也将表演翻洋过海,呈现在了地球另一端。二手玫瑰的表演得到了很多国外观众的力赞,或许一切正如二手玫瑰首期演唱的《耍猴》中的那句“谁说耍猴的,他不是艺术家?”

《歌手2024》打造了一个音乐多元化的舞台,在最新一季力图展现风格上的百花齐放。来到歌手舞台的二手玫瑰,或许在初期并没有跟观众既定的期待相融,但这或许也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从另一个意义上撬动起音乐界的一角。无论能否被接纳,依然在探索着自身音乐在不同舞台的回响,这份勇敢,也是一种至真。正如节目组通过官微作出的回应一样:“赢,只是歌手的一段路。迎,才是音乐的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手玫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