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许世友上将病逝于南京。

10月31日,南京军区郑重的为许世友上将举办了追悼会。

追悼会规模庞大,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但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明明追悼会如此隆重,但送葬的过程却显得有些含糊不清。

神秘送葬

按理说,许世友是新中国的功臣,为他送葬的车队,必然要按照最高规格的配置。可很奇怪的是,许世友的送葬队伍却异常地低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经历过这件事情的战士回忆,上级下达的送葬命令就非常奇怪,说了六个字——低调性、保密性,还下了进入一级警备状态的命令。

可是,许世友将军的葬礼,为什么要低调保密呢?

大家是丈二和尚目标头脑,但既然上级已经下了命令,就只能照着去办。

所以,许世友的送葬队伍构成是很简单的。一辆吉普、一辆三菱面包车和两辆解放牌卡车,目的地是将军的故乡河南新县。

这也是许世友生前的愿望,想要落叶归根,安葬在自己母亲的坟边。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卡车还特意用一层布覆盖住,保证让人看不出来车队是做什么的。而且,就连出发的时间也定在了夜半时分,居民们都已经睡下了,不会有太多人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上倒是遇见了几个好奇的过路人,前来询问。不过,负责护送的战士们都是一言不发。

可是,这就让大家更加猜不透了,到底出于什么目的,要这样为许世友送葬呢?

河南新县的政府人员,倒是一早就得知了这件事情。

最开始,他们还想办个迎接仪式,可这个想法刚提出来,就被拒绝了。上级对他们一再强调,必须要低调,尽量不要让任何外人知道这件事情。

而且,许世友将军的灵柩运回家乡之后,虽然下葬,却并没有立刻做墓碑。直到一年之后,王震将军才为许世友立了墓碑。

如今,许世友的坟前有不少人前来悼念,人们前来看他的时候,还往往会带上两瓶他生前最爱的茅台酒,以至于将军坟前的茅台,都能堆成一堵厚厚的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最初的时候,许世友的坟前,却不像如今这样热闹。毕竟,由于送葬仪式太过低调了,很多人连许世友葬在哪里都没搞清楚。

人们都觉得,许世友这样一位功臣,即便要下葬,也得风风光光的,明明追悼会也办得很隆重,到底为什么要搞这样一场令人不解的送葬仪式呢?

这件事情,最早竟然要追溯到1956年。

那一年,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共同签署了一份火葬倡议书。大家一致同意,在自己去世之后,不进行传统的土葬,而是直接火化,为全国人民做个榜样。

签这份倡议书,也是毛主席等人用心良苦。那个时候,全国普遍流行的还是土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这一做法导致了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而且葬礼仪式也繁琐不堪,资源被大量的消耗。

那时候,中国人讲究的还是一个入土为安,一旦不让老百姓进行土葬,大家都很难接受。

所以,作为中央领导人的他们必须要做个表率。

作为无产阶级的战士,老一辈革命家对自己的身后事都看得很开,并不在意以什么样的形式入葬,可对许世友来说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