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怀揣着对梁思成贝聿铭的敬仰,一头扎进了建筑学的海洋,以为能乘风破浪,结果呢?多数人是被浪打得晕头转向。

建筑学,这个曾经被视为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殿堂,如今却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围城”。进来容易,出去难,出路更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建筑行业的残酷

从你踏出校园那一刻就开始显现。设计院,曾经是多少建筑学子的梦想之地,现在也是一地鸡毛。

加班文化盛行,996是福报,007才是常态,工资却不见得比门口修水管的民工师傅多。

你以为熬资历能让你爬到食物链顶端?抱歉,这年头,建筑界的晋升法则早就变了。你得会“商务”,能拉项目,懂“关系”,技术再牛,没有这些软实力,也只能一辈子在基层画图,画到颈椎病、鼠标手。

02 行业前景

建筑市场的泡沫破裂,设计费不升反降,行业标准却一天一变。你见过哪个行业,既要你像艺术家一样创造,又要你像码农一样加班,最后报酬却像实习生一样微薄?

转行?别提了,多少人想逃离这个漩涡,却发现转行的路比登天还难。

从头开始,意味着你得放下多年的专业,去和应届毕业生竞争,你那建筑学的五年,别人一句话就能抹平:“这行业不景气,你懂的。”

而那些还在坚持的,更多的是无奈。有人在设计院熬成了“老油条”,有人被迫成了“商务代表”,还有人转行IT、金融,结果发现,加班依旧,但至少工资翻了番。

更可悲的是,有些人,被行业摧残得遍体鳞伤,只能待业家中,靠父母接济,或是做些零工度日。

03 学建筑,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如果你还年轻,能有别的选择,不妨考虑别的赛道。建筑这条路,现在走的人太多,桥太少,掉河里的几率太高。

如果你已经在路上,那也别慌,提升自己,寻找转行的机会,别怕头破血流,怕的是,你连尝试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