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随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也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自知大势已去的蒋介石,作出了退守台湾的决定。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毛主席也在积极筹备夺取台湾的事宜。

但鲜少有人知道,国共双方之所以都将目光瞄准台湾,其实是因为接受了两个人的建议。那么,这两位“高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浙江组织工作网《杨杰:党的忠实朋友 赤诚爱国不畏权贵》,腾讯网《【党史学习教育】为了民族复兴o统战英烈——杨杰》,光明网《刘节与张其昀的恩怨》,人民政协网《张其昀:历史地理学的鼻祖》),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气数将尽 该逃何处

自解放战争打响后,国民党便在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屡吃败仗。当时间来到1948年11月时,国民党已经元气大伤,在大陆的政权根基也保不住了。随着三大战役的惨败,蒋介石预见到了国民党迟早垮台的结局,于是他召集所有亲信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

会议的重点很简单,就是战败后的国民党要何去何从,与会人员的观点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建议退到西南地区的。有秦岭和长江三峡作屏障,陡峭复杂的山区最不适合解放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大西南还是抗战时国民党的中枢机构所在地,选这里绝对最靠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似乎确实是个办法,但蒋介石仔细一想,最后还是否决了。大西南的地势虽然复杂多变,是个藏身匿兵的好去处,可和它毗邻的缅甸却并不是。那里除了一片片望不到头的密林,就只剩下要人性命的毒虫蚊蝇。这样一看,国民党跑去西南避难,还有什么好处可言?

西南这个选项被否了,部分与会人员又提到了海南岛。海南岛和菲律宾离得很近,离大陆很远,中间还横亘着一条广阔的琼州海峡。对于国民党而言,这处尚未被解放军开发的海岛无疑是“养精蓄锐”的绝佳去处,自然要趁着共产党还没反应过来先将其收入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知蒋介石听了以后还是摇头,退守海南岛也被拒绝了。在他看来,海南岛固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即便国民党军占领了此地,解放军的船帆迟早也有一天会划过来。花那么大的精力去驻防一个没工业、没耕地的荒僻小岛,国民党军队靠什么来养活?

去西南不行,因为那里挨着长满密林的缅甸;去海南岛也不成,因为那里一穷二白啥也没有。与会人员陷入了漫长的沉默,这下留给国民党的唯一选项,就只剩下台湾岛了。但大部分人仍坚持走西南,这让蒋介石十分难办。此时,一个人的出现,让老蒋最终敲定了主意。

史地名家 老蒋幕僚

此人便是张其昀,字晓峰,190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五四运动时期,他曾在全国学生联合会上被推举为浙江省代表之一,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表现亮眼。后来,张其昀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为刘伯明、柳诒辉、竺可桢等学术泰斗的学生。

1923年,张其昀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工作,期间曾陆续参与《高中物理》、《高中英语》和《高中地理》的教材编写。但真正让他爆红的是发表于《史地学报》上的《历史地理学》一文,此文既象征着历史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诞生,也奠定了张其昀的学术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和张其昀(右一)

4年后,张其昀进入“国立中央大学”担任地理系讲师,在这里度过了10年的教学生涯。1后来张其昀又应同乡竺可桢之邀,在浙江大学史地系效力14年。1943年,张其昀远赴哈佛大学讲学,2年后回国担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和蒋介石有了交集。

张其昀能和蒋介石搭上线,当中多亏了老乡陈布雷的引荐。抗战时期,蒋介石为了稳固个人权力偷偷摸摸搞了个“同乡会”,顺路也将张其昀吸纳了进来。1947年,张其昀当选“国大”代表,从此越发和蒋介石走得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一贯“任人唯嫡”的老蒋,彼时虽然器重张其昀,却并没有要拉他入核心层的意图。直到1948年陈布雷自杀身亡后,蒋介石才将这个空位让与张其昀。从这时起,张其昀便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老蒋的心腹幕僚,他所提出的每一项建议,蒋介石基本都会予以接纳。

解放战争末期,随着国民党军在大陆战场上的颓势愈发危急,国关于逃跑路线的拟定问题也在国民党内部愈发明显。支持撤往西南的声音很大,这对有意往台湾岛撤离的蒋介石无疑是种压力。关键时刻,张其昀站出来建议东撤台湾,并给出了详细的撤退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台湾常年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此外由于当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军在台湾留下了大量军事基地和工业基础。如若国民党能将这些现有资源加以利用,台湾经济的腾飞必定指日可待。

第二,台湾和大陆相隔甚远,坐落于海峡之外的太平洋西部。这里不仅是扼守西太平洋的“咽喉”,也和美国在亚太防区的防线紧密相连。因而张其昀认为,东撤台湾更利于国民党向美国政府寻求军事支持。这样即使解放军攻过来,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也不会受到太大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其昀的分析头头是道,蒋介石没有反对的道理,最终同意了。那时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解放军绝不会攻上台湾,因为他们在装备上就落后了一大截。但老蒋不会料到,在他听从张其昀建议撤往台湾的同时,毛主席这边也有人提出了控制台湾岛的主张。

国党高参 弃暗投明

这个在关键时刻向伟人提出“控制台湾岛”的神秘人,便是和蒋百里、白崇禧、刘斐并称的“中国三个半参谋长”杨杰。杨杰出生于1889年,是来自云南大理的白族人,自幼聪慧伶俐。1908年,杨杰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堂学习,期间曾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1911年,杨杰回国参与辛亥革命,4年后又参与了护国战争。1921年,已是陆军中将的他再次远赴日本,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了三年。归国后,杨杰加入蒋介石麾下的国民革命军,随军参与了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在此期间,他还共产党人建立了深厚的交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杰

抗战爆发前,杨杰一直是蒋介石尽心栽培的爱将,曾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参谋长、总司令部参谋次长、中央陆军大学教育长等职。然而随着日寇入侵,奉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的杨杰,和他曾经的“伯乐”蒋介石也逐渐走向了对立面。

1933年3月,杨杰出任国民党华北第8军团总指挥,率部参与长城抗战。本意坚决与日寇决战到底的他,却因此遭到蒋介石记恨,最终愤然离职。那之后,杨杰便借着考察军事的名义远走欧洲,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返回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回到国内的杨杰没能施展他的救国抱负。刚正不阿、性情耿直的他,注定无法在黑暗的国民党内久居。担任航空委员会主任时,杨杰因为购置飞机一事被宋美龄扣了“贪污”的帽子,同时还被老蒋剥夺了军职。报国无门的杨杰,只能将精力都投入到军事理论的研究上。

在积极培养抗日英才的同时,杨杰也频繁同共产党领导的中共南方局联络,成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这位曾经的国民党高参,在抗战中“摇身一变”,成为了共产党的忠实拥蹩者。杨杰的抗战思想愈发倾向我党,但蒋介石对他的猜忌也随之越来越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内战爆发后,杨杰对蒋介石的反人民政策失望透顶,愈发加紧同我党的合作。在周总理和董必武等同志的帮助下,杨杰积极投身民主革命运动,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打倒蒋介石的言论。三大战役结束后,最先预见到台湾会是国民党逃亡首选的人,也是杨杰。

但受限于当时海空力量的贫瘠,解放军最终未能实现占领台湾的目标,让蒋介石得以带着残部逃往台湾。蒋介石占领台湾后,前后换了两任台湾“话事人”,最后将大权移交到陈诚手中。而早早看穿老蒋阴谋的杨杰,却惨遭暗算,生命永远终结在了新中国的黎明前……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浙江组织工作网《杨杰:党的忠实朋友 赤诚爱国不畏权贵》;
【2】腾讯网《【党史学习教育】为了民族复兴o统战英烈——杨杰》;
【3】光明网《刘节与张其昀的恩怨》;
【4】人民政协网《张其昀:历史地理学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