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53 年,马华公会与巫统达成协议并正式结盟,为了取得 1955 年大选的胜利,巫统和马华公会联合印度国大党,最终结成巫华印三党联盟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脱离英国殖民政府的统治而取得独立,独立后的马来亚联合邦由巫华印联盟组成联邦政府共同治理。1959年马来亚联邦大选,巫华印联盟赢得大选并继续联合执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人党参政与巫华联盟联合执政局面的形成

华人政党如马华公会参政是英国殖民政策下的产物。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成立其背后有英国殖民政府的支持。1949年,一方面马来亚紧急状态下马共的动乱愈发严重,华人社会分散并且在背后支持马共,英国殖民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另一方面,以马来人为主的巫统发展壮大,对英国殖民政府构成威胁。英国殖民政府一直对马来人反对马来亚联邦计划心有余悸,要知道英国在此之前,从未想到分散的马来人会聚集起来并如此团结,也没有想到马来人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会如此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马来亚的上述情形,英国殖民政府主张扶持成立一个华人政党,随后马华公会成立。英国希望马华公会发挥如下两个作用,其一,在紧急状态下,帮助争取华人对殖民政府打击马共事业的支持。

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分化马来人政党的力量,尤其是日渐壮大的巫统。自从巫统发动并阻止马来人抵抗马来亚联邦计划并促使英国殖民政府出台马来亚联合邦计划后,巫统在马来人中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是出现了“巫统就是马来人,马来人就是巫统”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来越多的马来人支持巫统,英国殖民政府担心巫统在日后成为强大的对手难以对付。事实上,英国也达到了扶植成立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的目的

1950年华人新村计划实施之后,马华公会发挥其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并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帮助华人新村的建设和改善新村华人的生活,使自身赢得了广大华人的支持,华人在支持马共和马华公会这两个华人政党的天平上发生了倾斜,倒向了马华公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巫统势力也被分化。1951年,巫统主席拿督翁脱离了巫统,另外建立了独立党。马华公会成立后积极援助新村华人,发行福利彩票帮助改善新村华人的生活条件,这极大促进了马华公会的发展并扩大了其在马来亚的影响。为赢得1955年大选,巫统与马华公会结盟,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马华公会成为了马来亚的执政党之一。

此外,英国的政策也造就了巫华联盟联合执政局面的形成。首先,马华公会成立的背后有英国殖民政府的支持,其次,马华公会与巫统结盟是反对英国殖民政府压迫获得独立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在经过日本占领,尤其是从马来亚联邦到马来亚联合邦,马来人民族意识觉醒,迫切希望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然后成为马来亚真正的主人

巫统作为以马来人为主要成员的政党,但自身实力不足,巫统意识到自身经济上的困难可以从马华公会那里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马华公会也不满英国的控制和干预,希望马来亚尽早独立并且也希望在独立后的马来亚政坛上取得一席之地,然而仅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达到上述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巫统和马华公会结盟,并把印度国大党拉入结盟队伍。在与英国殖民政府的斗争斡旋中,巫华印联盟赢得了 1955 年大选。最后,1957 年马来亚独立后,为继续与英殖民残余势力作斗争,巫华继续结盟并形成了巫华联盟联合执政的局面。

总而言之,英国殖民政府实施的马来亚华人政策促成了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的成立以及巫华联盟联合执政局面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英国对马来亚华人特殊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下,马华公会因而得以在这一时期,以几乎平等的地位与巫统协商华族的政治权益问题,以保证华人子弟在代议整体下,扮演其永久而合法的角色,与友族共同决定国家的管理政策的制定

也正是紧急状态期间英国殖民政府的华人“新村计划”,给予了马华公会施展财力赢得民心并最终发展壮大的机会,间接促成了马华公会参与马来亚政治,并量终与巫统结成联盟成为独立后的马来亚执政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华人和马来人政党联合执政成为马来亚政治制度的固定模式突出特色,也是马来亚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

特权地位和族群矛盾的固定化和永久化

首先,从1946年英国殖民政府提出建立马来亚联邦并给予华人公民权的计划,再到后来因马来人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提出建立马来亚联合邦,限制华人公民权的获得

其次,英国殖民政府始终干预并试图抑制华文教育的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却给予马来人教育上以便利,并逐渐提升马来语至国语的地位,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族群嫌隙再一次被深化,族群对立和族群矛盾被反复强调并加以固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华人作为'外来者’从殖民前已经存在,但殖民者升高族群对立的情势,僵化族群分类,以强化社会阶层的界限。因此,英国殖民政府对马来亚华人的政策加剧了马来人特权地位的巩固,并且致使马来亚族群矛盾固定化永久化

在马来人看来,华人在马来亚最多算是二等公民甚至是地位更为低下,只有马来人才是马来亚的主人,所以马来人理所应当占据特权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领域享有特权地位,而也正是马来人的特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族群矛盾冲突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为例,社会设置具有自我维护性,社会设置一旦形成,就具有历史惯性,尤其是当这种社会设置的各种规范被内化到群体成员思想意识中,成为他们习惯的、不言而喻的行为的时候,设置实际上本身就表现为对自身的维护。

此外,社会设置还具有可重复性,只要类似的社会情景出现,这种社会规范、设置就会起作用。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模式身份定位下,形成了马来人特权地位和族群矛盾的固定化和永久化,而且以上可能会伴随独立后的马来亚甚至是延续到今天的马来西亚。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