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监狱跟亲属会见,应该说些什么比较好?需要问清哪些情况,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特别注意的地方没有,讲普通话,不聊案情与申诉,遵守会见规定即可。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都是第一次与亲属会见,里面与外面情绪都容易失控。

把家属在第一次会见中常见想问的问题进行修正。

把想问里面吃得好不好。

换成我知道里面的伙食不好,但你也要顾好身体,不好吃也要吃饱。只有你健健康康的,我们在家里等你才安心。(问伙食,说好家属不会相信,说差也会担心,与其都放心,不如关心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想问劳动累不累。

换成现在适应里面的劳动了吗?是不是有压力。如果感觉不太好,可以试试说我相信你会适应,我不担心劳动,只担心你的身体。(担心身体,比担心劳动不行影响减刑,在分到劳动监区一个月之内更重要)家属不要给劳动压力。

把想问在里面有没有被欺负。

换成,和其他人相处关系好吗?小组里面住了多少人,有没有年龄相仿的。(里面的人会好奇,家属怎么会知道小组两字,从而会提到小组里面的情况。)

对于入狱之前身体不好的,

把想问现在身体状况怎么样

。换城里面就医取药是否方便。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说会见结束我找警官或者监狱沟通。(这是在强调,关心身体关心一切,遇到事情家里也愿意做更多。防止有疾病,因下队不就不敢就医)

第一次会见问以上四个问题就好。可能有的家属觉得自己应该问更多问题,知道更多才安心。其实是相反的,问得越多,会加重刚刚入监内心痛苦程度。里面的人也不愿意把30分钟左右的会见时间用在向家属科普狱内生活。更渴望知道现在的家庭状况。

当然,除非是里面的人想让家属放心,主动说出来的,家属可以持续询问。只要是里面的不主动说的话题,家属第一次会见可以不问。因为

第一次监狱会见可能是下队不到一个月,或者下队两个月以内。

对于没有完全适应劳动与生活的,尤其是不要问减刑时间,劳动拿多少分,什么时候可以减刑假释,能不能减刑假释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在规划团圆日期,实则是在增加改造压力。

减刑假释是改造的动力也是压力。越在意,压力越大。家属第一次会见还是以安慰,鼓励,信任为主。希望了解更多狱内情况,第二次、第三次会见的时候,改造状态会更好,双方的压力与焦虑越少,得到的信息不掺杂情绪更容易接受。

另外,会见结束之后,想了解更多改造情况。可以向家属会见区域的警官咨询。家属区的警官一般都是监区警官,对服刑亲属改造情况了解更客观,也能提出应该怎么鼓励的方法。

总之,不要把会见当会见。当成夫妻、父子、母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一次聊天。 觉得状态不错,想问什么就问。

最后,在会见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警官。在服刑改造期间,警官对服刑人员遇到各方面的困难有很大的帮助。

首发微信公众号【减刑假释一点通】里面有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