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天气变化频繁、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化较大,容易出现大风、冰雹等。为了避免不利因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老祖宗们通过经验总结了与小满节气相关的禁忌。

“小满三忌,一年顺利”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很好理解,小满节气到来之后,有3个禁忌,如果没有遇到这3种不利的情况,那么一年的时间里都会顺顺利利。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就是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那么这“三忌”具体指什么呢?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大家看完后就有明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忌刮风

关于小满节气刮风,有这样一句农谚“小满刮大风,树皮要成空”,从字面意思解释,如果小满当天刮了大风,树皮都将要被吃完了,言外之意,当年庄稼产量不好,古人们要吃树皮充饥了。

“树皮要成空”是这句谚语的关键所在,这里的“树皮”,除了具体真指树皮外,它也能用来比喻农作物的状态。当农作物遭受大风侵袭时,茎秆、叶片和果实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特别是在小满节气时,大风可能导致农作物倒伏、叶片破碎、果实脱落等后果,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甚至可能导致绝收。

以小麦来举例,进入小满节气后,小麦已处于生长末期,此时小麦正在冲刺灌浆,头重脚轻,遇到大风天气时,很容易发生倒伏。小麦一旦倒伏,根据倒伏的严重程度,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减产。

如果遇到特别强劲的大风,小麦倒伏较重,茎秆都被折断了,那就预示着小麦已经无法再继续正常生长,此时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也低,减产比较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忌不下雨

小麦节气到来之时,有适当的降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谚说“小满有雨小麦收,小满无雨小麦丢”,意思指小满节气下雨了,小麦就能获得丰收,如果小满节气没有下雨,则预示着小麦的产量要丢,也就是减产。

至于原因,小麦在最后生长阶段,需要吸收到充足的水分,来促进小麦有效灌浆。如果该地块长时间处于干旱的情况下,水分供应不足,除了不能进行有效灌浆外,还容易因干旱而早衰,也就是农民朋友说的提前成熟。

这样的小麦,一旦收获后,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影响。另外,此时的小麦,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如果再遇到刮风天气,很容易遭受干热风的危害,也会造成减产。

而降低干热风危害的预防措施之一,就是提前给小麦进行适当的浇水。因此,如果在小满节气下雨了,田间湿度相对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干热风发生的几率,有利于小麦最后阶段的灌浆,进而提高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忌冰雹

进入小满节气后,南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随着降雨逐渐增多,容易出现冰雹天气。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此时正是形成高产的灌浆期,冰雹具有直接的破坏力,能够砸伤作物的枝叶、茎秆和果实。尤其是对于即将成熟的作物来说,伤害尤为严重,会直接导致作物减产或品质下降。

如果是还在田间生长的作物,冰雹砸伤作物后,受损的叶片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茎秆折断或弯曲会影响作物的养分输送和水分吸收,果实受损则会影响其发育和成熟。

如果是即将收获的作物,不仅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还增加了收割费用,因为不利于收割了,要么机器加价收割,要么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不论哪一种,成本上涨是避免不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小麦来举例,如果小满节气是出现了冰雹,砸坏麦穗、砸断茎秆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产量,如果只是叶片受损,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干物质积累减少,导致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收益自然也就降低了。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小满三忌,一年顺利”的说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大家收益上升了,日子过得就会很顺利。相反,如果农作物产量受损,收益降低甚至亏本,日子就过得不顺利了。

对此,你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