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根据转业志愿兵任建军同志的口述整理,为方便阅读个别细节虚构】

我74年入伍,后来回家探亲时陪母亲到供销社买东西,与漂亮的女售货员发生争执,看到穿着军装的我进屋,女售货员的态度顿时变了,不料她竟相中了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家乡在黄河南岸的农村,然而,自从我记事时起,我就知道家乡这一带的山很有名。

家乡所在的黛眉山,森林茂密,山上的云顶花园风景秀丽,高山草甸和巧夺天工的地质画廊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北部山脚下壮美的黄河景观地带,更是让人赞叹。

但这些,对于出生在大山里的我们来说又是另一番滋味,这里山高、路远、林密,环境所限,人烟稀少,除了能吃到木耳、野果等山货外,剩下的就只有艰苦、闭塞和荒凉了。

我们这里的人靠天吃饭,豫西降雨稀少,贫瘠的土地长不出多少粮食,小麦和玉米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幸这里丰富的森林野生食物,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也并没有让我们受太多的饥饿。

大山里人少,学校也少,我记得上小学时要跑很远的山路,到十几里外公社所在地的学校读书,从小学到初中,我和同学们天天风里来雨里去,所幸读完了初中的文化课程。

72年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就不再受日夜奔赴读书的苦了,随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自在。

转眼间到了1974年的秋天,这一年部队征兵,18岁的我和村里的同龄伙伴一起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社武装部报了名,10月底的一天,我们这批新兵便到了安徽亳州的一个部队。

部队紧张而有趣的生活,让我见识到了新奇而又不一样的人生,入伍以后,我顺利度过新兵营的训练,到老兵连以后,训练、演习,再训练、新的演习,在日复一日的集体生活里,我这个原本无拘无束的山村青年,逐渐被训练成了一名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更有思想觉悟的合格战士。

然而,离开家乡后,我除了和家人写信联系外,再也没见到他们,不认字的母亲想念我的时候,就让妹妹给我写信,母亲对我的思念,通过妹妹的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

1978年深秋,也就是在我入伍满4年的时候,连队终于批准我探亲的请求,我高兴地上街买了些当地的土特产,我入伍时的津贴是6元,到了第4年的时候,津贴加上班长补助每个月12元,4年里除了偶尔给家里寄点钱以外,我还存了262元钱。

我给父亲买了2瓶古井贡酒,每瓶3.37元, 3毛钱一斤酥脆的苏赵梨我买了5斤,还给弟弟妹妹们带上了一只驻地十分有名的闻瞳脆皮鸡,背包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这些东西很沉,但年轻的我并不觉得很重,我心里暖暖的,思乡心切让我归心似箭。

然而,安徽亳州没有火车站,我只得乘坐长途汽车赶到北边的商丘,由于是中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票,我没有买到坐位票,只好挤上火车,站了十几个小时才到新安车站,下了火车,我又乘坐三轮车,到家已是夜里十点多了。

当我兴冲冲地回到村里时,山村静悄悄,我匆匆的脚步声换来了几声狗叫,然而当我敲了我家的院门好几遍后,父亲才探出头问:深更半夜的,谁啊?我连忙回答,我是建军,爹!

啊,父亲的一声惊叫,顿时引来母亲和兄弟姐妹们的欢呼,不一会儿的功夫,各屋里纷纷点亮了灯(当时我们村还没有通电),门开了,弟弟妹妹抱住我,父母惊讶而欣喜地看着我,我的突然回来,让一家人喜出望外。

回家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我起床后,站在大门外看着离别4年的村庄,山村没有多少变化,唯有变化的,村子似乎长大了一些,村子前面又盖起了两排的房子,我知道村里有人结婚,有了新的家庭……

第三天,母亲说想到公社供销社去买点洋布和火柴一类的生活物品,于是,我便借了邻居一辆自行车,载着母亲往外8公里的公社供销社方向一路骑去。

山路弯弯,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供销社,我支好车子正要随母亲走进供销社,突然被路过的一个青年人给叫住了:建军,真是你啊,你穿上军装,我都认不出你了!

我定睛一看,眼前的这个人竟然是我初中同学韶伟,6年未见,他明显成熟了许多,头顶竟然还有了几分谢顶。岁月的沧桑,悄然爬上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韶伟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当时在班里玩得也比较好,只是我当兵去了,他回家种地。

我掏出一根烟,给他点上了火,便扯起了家常……母亲一看我和同学在聊天,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韶伟简单打了个招呼,自己便走进了供销社……

我从韶伟的话里,才知道他已结婚三年,老大孩子2岁,老二才3个月,我一听笑了半天,笑话他结婚动作迅速,这么早就当爹了,当爹的日子满不错嘛!当兵这些年,我缺席了许多同学的婚礼。

而当韶伟听说我当兵已经4年,至今还是光棍一根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说我无家一身轻啊,多么美好,想去哪去哪,想干啥干啥,不像他,一回家不是老大哭,就是老二闹,还有媳妇的埋怨……

突然,供销社传出一个女的高腔:你爱去哪告去哪告!紧接着母亲气呼呼地大声说到,没见过你这样的服务态度!

我一看情况不对,立马和韶伟告别,转身走进了供销社。我一进到屋里就发现气氛不对劲,柜台里一位长相俊俏的姑娘,已经摔了东西正要往旁边走,母亲站在柜台外面指着姑娘不依不饶地说,边,还有几位顾客在看热闹。

我忙问母亲,这是咋啦?怎么吵起来了?母亲说,我来买东西,喊了几声服务员,可那个姑娘并不忙,却只顾自己在剪指甲,叫她过来,她还不爱理不理、态度不好……话不投机,我们就吵了起来。

我这个青年军人突然走进这个偏僻的公社供销社,早已引起全屋人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姑娘看着一身军装的我,态度却变得热情起来,军人同志,你想买什么?我却并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询问姑娘,刚才我妈来买东西,你怎么和她吵了起来,你就是这样对待顾客的?

姑娘没想到我会是吵架者的儿子,顿时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不知该如何回答我,就在这个时候,柜台里另外一个中年男服务员见状,连忙把小姑娘拉到一边,替她接待我们,我一看小姑娘到了一边,只是看了对方一眼,并没有再和她再计较什么,便把我们的布票和钱递给了男售货员……

很快,这个中年男服务员态度十分热情地把扯好的白的确良布,以及火柴、盐等物品包装好,递给了我。母亲和我收拾好东西,转身离开时看了一眼那个姑娘,发现她已经不在柜台上了。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供销社的这个姑娘却从此和我结下了一生的姻缘。

就在我买完东西的第三天,同学韶伟却突然来到了我们家,而且,他一进屋,就把手里的一包点心往桌上一放,笑嘻嘻地向我道喜。

我当即一愣,喜?喜从何来,别闹了!韶伟说,前天你不是陪伯母去供销社买东西么,有一个漂亮的姑娘看上你了。啊!同学的话让父母和我大吃一惊,还有这好事!

我的婚事,父母十分担心,但由于我在部队上,始终也没有什么进展,这次回来母亲还不时在唠叨。现在有一登门说亲,母亲急忙走了过来。

这姑娘是谁啊,韶伟却大笑起来,许久他才止住笑声,说这姑娘你和伯母都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啊,我又是一愣,我和母亲都认识,这不可能啊,那天去供销社,要说我和母亲都见过的,无非是柜台里的那个服务态度极差的姑娘了。

韶伟这时候给我们解释说,正是那个姑娘,而那天的事情全赶巧了,其实,那个姑娘人挺好的,哦,那个姑娘叫林俊霞,是公社一把手林主任的老二闺女,只是那天上班前,她母亲还催着她去和县里一位领导的儿子相亲,可俊霞这姑娘很有主见,她知道那位县领导的儿子已经谈了好几个姑娘,名声不太好。

关键的是,俊霞一心想找个军人,这些年里,由于没有遇到合适的军人,婚事就一直拖着,前天你们在供销社见面前,俊霞正在和她的母亲为相亲一事闹情绪,这姑娘还年轻,不应该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上,消极对待顾客,这不,让你和伯母也跟着“吃瓜落”……

那天俊霞见到了你,也相中了你,虽然当时气氛尴尬,但姑娘并没有生气,回家后便让她父亲找到了我,于是,才有了今天咱们这样的相见。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和善良的母亲随即对姑娘的误会也就消散了,后来,在韶伟的介绍下,我和俊霞见了面,而俊霞专门登门向母亲道歉,母亲笑笑,这样的小事,都可以理解,没事。

人与人的相遇并不都很美好,也许误会后是另一场美好的开始!

后来,我和俊霞通了两年的信,她也到过部队看望我,1979年我转了志愿兵,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底我们就结了婚。

如今,40多年过去,我们都已老了,但我们儿孙满堂,生活很幸福!

人生的缘分,也许就在不经意时产生,请珍惜每一次遇见!

彼此珍重,人生安好!

【文章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