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炳炎将军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政府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团结抗日、实现民主、改善民生”的宗旨,决定将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以促进全民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8月2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将工农红军三万多主力部队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将红军编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时值华北、淞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之际,正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日寇,为争取国家民族的生存浴血奋战的危急时刻。

8月27日,南口会战以中方失败而告终,日寇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协同坂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悍然进犯山西。

9月19日,八路军120师主力一万四千将士在贺龙师长的率领下抵达忻州。同一天,彭德怀副总赶到忻州,向120师传达毛主席的命令:“贺龙部应位于晋西北,处于大同、太原之外翼,向绥远和大同游击,方能给敌南进以相当有效的钳制……。”

22日,八路军总部决定以120师为左路纵队,置于雁门关及同蒲铁路(大同市至永济市蒲州镇)两侧,与右路纵队115师343旅协同作战,袭扰日寇后方及侧翼,设法切断日寇之交通供应线,配合国民党正面部队正在进行的忻口战役。

接到命令后,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萧克副师长、周士第参谋长召开紧急会议。会上,贺龙提出,同蒲铁路已经遭到破坏,日寇南下运输基本依靠两条公路:一条是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另一条是由灵丘经平型关、繁峙至忻口。鉴于此,120师应该围绕大同至忻口这条公路大做文章。

稍后,师部制定具体作战方案,贺龙师长随即下达战斗命令:358旅旅长张宗逊将军率领715团由崞县南下,袭击忻口西北的南北大常;陈伯钧旅长、王震副旅长率领359旅赶到崞县以西,配合715团作战;716团由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率领前往雁门关,寻找战机打击日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关向应、周士第等在雁门关前线

贺炳炎是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因其从小习武,刀法精湛,被称为“独臂刀王”。

贺炳炎于1913年2月5日出生于湖北松滋刘家场镇。1929年1月,贺龙率领红军在宜都一带打游击,贺炳炎的父亲贺学文加入红军,年仅十六岁的贺炳炎也跟着跑到了部队。由于他年纪太小,个子又矮,部队不同意他参军,让他父亲把他送回家。没想到贺炳炎紧紧抱住一棵大树,死活不撒手,贺学文和几位老乡竟然拽不动他。正巧这时候贺龙走了过来,看到这个情境,贺龙破例将他留了下来,摸着他的脑袋笑着说:“人还没有枪高呢,长得像个瘦猴,力气倒是不小。你就去宣传队提浆糊桶子吧。”

从此以后,贺炳炎提着浆糊桶子跟着部队到处跑。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跑到战斗部队看战士们训练,兴奋之余常常拿着一把木刀加入训练。令人没想到的是,在格斗训练中,瘦小的贺炳炎经常把人高马大的战友打得鼻青脸肿。几名战士向贺龙告状,贺龙不但不加责怪,反而把他调到身边,给自己当了警卫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的春天,不满19岁的贺炳炎奉命去部队传达命令,返回总部的途中,突然遇到一群国民党溃兵。

贺炳炎立刻隐蔽起来,暗中观察这些国民党溃兵。看到他们慌不择路的样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贺炳炎竟然拎着手枪和手榴弹独自一人拦住了这几十名敌人。他凭着精湛的枪法,抬手击毙一名企图反抗的军官,随后用手榴弹炸死了几名逃跑的敌人,剩下的溃兵被贺炳炎的气势吓倒,规规矩矩地按照他的命令高高举起武器投降,在他的押解下前往红军驻地。

“毛头小子”贺炳炎一个人俘虏47名白军的消息传开,立刻轰动全军,战友们都称呼他为“贺小龙”。此后,英勇善战的贺炳炎屡立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晋升为红军师长。

1935年12月,贺龙的部队在湖南洞口县瓦塘屋与数倍之敌发生遭遇战。危急时刻,担任红5师师长的贺炳炎操起一挺轻机枪冲到队伍最前面,掩护总部杀出一条血路。在这场战斗中,贺炳炎的右臂不幸被一发炮弹炸烂。

当时,军中没有手术器械更没有麻醉药品,军医只好用一把木工锯子硬生生地将贺炳炎的右臂截断。手术进行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咬着一条毛巾撑过了整个过程。事后,做手术的医生感叹:“关云长刮骨疗毒也不过如此,贺将军真乃神将!”

贺龙前来探望,贺炳炎拍着胸脯说:“老总放心,我剩一条胳膊照样跟着老总闹革命!”贺龙特意向军医要了两小块在手术中锯下的贺炳炎的骨头,用红绸子包起来留在身边作为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炳炎、贺龙、彭绍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0月初,贺炳炎接到师部通知,立刻与廖汉生政委一起骑马赶往师部驻地——神池以西的一个村子接受任务。

贺龙向他们询问部队的士气如何,贺炳炎回答:“这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日本鬼子的暴行,战士们都很气愤,盼着有机会狠狠收拾他们一下呢!”

贺龙点头说:“好,你们很快就有机会收拾他们了!”说着,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长长红箭头指示的位置,告诉贺炳炎,“准备把你们调到这里去。”

贺炳炎低头一看,红色箭头所指方向正是雁门关。

贺龙告诉他,随着忻口战役的进入白热化,日寇频繁地从大同经雁门关向前线输送弹药补给,这是一条重要的运输线。雁门关处于敌人“后方”,他们的警戒相对疏忽,我们正可抓住敌人的这个弱点,寻找战机,狠狠打击他们。

两人接受任务后,贺龙反复叮嘱,当面之敌是日本鬼子,同过去的对手不同,在战术思想上要及时转变,不但要遵照毛主席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灵活作战,还要积极发动当地群众,让群众成为部队的眼睛。

雁门关是山西省北部著名的长城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它北拒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这里的山势太高,南来北往的大雁只能从关隘飞过,因此得名雁门关。关城雄踞崇山峻岭之间,周长一公里,墙高七米有余,雄伟磅礴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城楼上建有李牧将军祠,城门有傅山书写的对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可惜这些珍贵的文物都被日寇焚毁了。

早在9月28日,日寇突破茹越口,王靖国的第19军被迫放弃雁门关一线,退守忻口。日寇不费吹灰之力据雄关为己有,气焰十分嚣张,对我军极其轻视,因此,日寇对雁门关这样的军事要地并未给予充分重视,这就为贺炳炎的716团不久后的雁门关大捷埋下了伏笔。

贺炳炎、廖汉生返回团部,经过简短动员后,率部向着雁门关方向秘密前进。一路上,716团经过的许多村庄大多惨遭日寇的烧杀抢掠,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许多无辜百姓被日寇残杀,仅仅宁武县城,死者就已不计其数,有些人家的地窖成了日寇活埋老百姓的坟场,有的水井塞满了被刺刀杀死的百姓……716团的战士们见到如此惨状无不失声痛哭。

经过三天急行军,部队抵达雁门关西南十多里的老窝村。贺炳炎从当地老乡口里得知,每隔四五天就有满载物资的日寇车队经过。不久,他又得到确切消息,日寇从大同集结将近300辆汽车,预计在18日经过雁门关前往忻口前线。

10月16日,贺炳炎、廖汉生带着营连长来到距离公路不远的王庄、秦庄宿营。天黑后前往黑石头沟一带查看地形,在现场商定战斗部署,并组织人员预先破坏公路。

黑石头沟附近的山路弯弯曲曲形成由西向东的大圈,公路一面是悬崖峭壁,另一面是陡坡,地形复杂利于隐蔽,正是打伏击的好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伏击部队

为了躲避日寇的侦察,716团(欠一营)战士们在18日凌晨动身,沿着崎岖小路迅速进入伏击区域隐蔽起来。担任主攻的三营埋伏在陡坡附近,抽出第十一连埋伏在南面的一座石拱桥附近,负责“扎口袋”。担任助攻的一营派出一个连向着阳明堡方向警戒,阻击日寇增援。

贺炳炎与廖汉生登上山顶,用望远镜向着北方公路观察。时间一点点过去,公路上依然冷冷清清。战士们有些不耐烦,纷纷从隐蔽处起身张望,贺炳炎立即传达命令:耐心等待,避免暴露。

直到上午10时左右,北方公路上腾起了烟尘,日寇的车队缓缓而来。

就在战士们兴奋不已准备痛击敌人的时候,阳明堡方向的警戒部队传来情报:从阳明堡方向也开来一百多辆汽车。

我军装备简陋,敌人数量增加,作战压力骤然加大。贺炳炎略略沉思后,斩钉截铁地对廖汉生政委说:“送上门来的肥肉,没有不吃的道理!”

廖汉生点头同意,贺炳炎立即下达命令,一营、三营听从统一号令,力争将两路敌人一起消灭。

日寇的两支车队在我军埋伏圈里面交会了,他们放慢速度,互相打着招呼。贺炳炎抓住敌人松懈的好时机,下达开火的命令。三营长王祥发举起手枪,打响了120师对日寇作战的第一枪。

随着枪声响起,716团战士们的轻重机枪、步枪同时打响,迫击炮连将有限的弹药一股脑向敌人打了过去,日寇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两支车队互相冲撞起来,乱作一团。

日寇遭到第一波打击后,立即整顿队形向着我军阵地发起反扑。这个时候,把守石拱桥的第十一连在胡觉三指导员的带领下率先冲上公路,与日寇展开白刃战。紧接着,三营长王祥发命令吹响冲锋号,战士们猛虎下山一般向着敌人冲杀过去。

与此同时,贺炳炎、廖汉生带领几名警卫员也迅速冲下山去,亲临一线阵地指挥作战。

双方激战之际,日寇凭借凶猛的火力扼守公路,不久,又有四架飞机从阳明堡方向赶来增援。此时,716团火力不足的缺点暴露出来了,战士们的伤亡骤然增加。贺炳炎的胸前被一颗子弹横着穿过,皮袄被打出了两个洞,他的警卫员身负重伤。

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贺炳炎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在取得一定战果后快速撤出战斗。此役,716团击毁日寇汽车三十多辆,毙敌200多名。716团阵亡50人,负伤53人,第十一连胡觉三指导员在与敌人的白刃战中英勇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雁门关被焚毁的日寇汽车

当天下午,贺炳炎带着部队返回老窝村,向师部汇报了雁门关伏击战经过。贺龙师长回电嘉勉,要求贺炳炎再接再厉,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

19日,贺炳炎亲自率领两个连返回黑石头沟一带,破坏了附近七座桥梁和几千米日寇的电话线,使得日寇交通、通讯全部陷入瘫痪。

20日凌晨,贺炳炎又把部队拉到雁门关西边,选定从广武方向南下必经的上垭口一带作为新的伏击点,两个营分别埋伏在公路两侧,等待日寇车队入瓮。

当天上午,从广武方向赶来的兵车经过雁门关。这次日寇不敢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不但派遣大批步兵实施警戒,还调出五架飞机在上空盘旋侦察。

根据敌情变化,贺炳炎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集中火力予敌痛击后迅速撤离,既要打击敌人又要保存自己。这次716团击毙日寇200多人,而自己仅牺牲20名战士,受伤13名战士。

伏击战结束后,王祥发营长趁热打铁,一举攻克雁门关,将红旗插到这座千年古关上。

雁门关伏击战一度切断了日寇的补给线,迟滞了他们对忻口方向的进攻,南京国民政府特地对716团通令嘉奖。

后来,忻口战役总指挥卫立煌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