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抗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白刃战,也是日本侵略者在整个二战过程中遭遇的最大规模的拼刺刀血战!战役的发生地石牌看起来只是长江三峡西陵峡右岸的一个小村庄,却同时也是拱卫陪都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是万不可失的战略重地。为了彻底粉碎日军西进攻占重庆的作战计划,一群十几岁的中国少年兵死守石牌,和日军两支人数多达10万的精锐部队展开激烈交战,炮弹用完了就用步枪,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整整3个小时的无声之战中,这些中国军人用最直接也最血腥的白刃肉搏告诉日本侵略者:犯我中华者,血债血偿!战役结束后,中国军队1500名年轻将士永远长眠在了石牌的土地上,长江水见证了他们的抗日决心,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不会忘记他们的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姿。
这场战役为什么会如此惨烈?日本侵略者的对手为什么会是一群中国少年兵?为什么有人说,这场战役的3个小时,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石牌战役遗址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视频链接:二战最惨烈的白刃战!中国少年兵以弱胜强,3小时击杀日军3500人

2003年,一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来到石牌保卫战的战场遗址,他通过走访当地的居民和寻找参与过战争的退伍老兵,还原出了一部分石牌保卫战的战役经过。搜集整理完所有的资料后,记者被自己的所见所闻深深触动,提笔写下这样一段话:“牺牲在这里的中国士兵在现在都只能算是孩子,他们的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因为生活在战乱年代营养不良,有的还没有自己背上扛的步枪高。如果他们从战役中活下来,现在应该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了,每天就在三峡的橘园里赏景品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那时候没有想过未来,只是觉得不能后退;或者他们想了,但想的是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拥有这一切,那他们的付出也是有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少年兵

战役背景

石牌本来只是长江三峡沿岸上的一个小村落,因为境内有一块类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后因江水在此处急转,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成为据守长江的天险,也是国民党军队在河西地区的重要补给枢纽。1943年,侵略者的铁蹄已经在我中华大地上肆虐已久,不仅占领了湖北的重要城市宜昌,还制定了西进攻占战时陪都重庆的作战计划,意图直接捣毁中国军队的作战指挥部,打击中国人民的战斗信心。当时从湖北到四川的交通并不便利,都是些穿行于崇山峻岭间的羊肠小道,没有可以供日军大部队行走以及运输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的陆上交通线,因此日军想要进攻重庆就只能走水路,打通长江。石牌距离宜昌只有20公里,是日军打通长江通道的必经之路,自从宜昌沦陷后,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便成为了守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其实早在1941年3月,日军就曾经派出军队对石牌发起过进攻,从宜昌对岸直接攻打到了石牌正面的平善坝。但石牌一直都有国民党军队重兵把守,日军不仅没能在这里占到便宜,反而被当时石牌的守军迎头痛击,最终惨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石牌保卫战

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教训,所以为了能顺利拿下石牌要塞,日军这次在宜昌调集了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共10万人的精锐部队,其中还包括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唯一一支纯野战部队、被称为“钢铁猛兽”的日军第十一师,向着石牌方向挺进。日军兵临城下,中国军队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战准备,毕竟能否成功守住石牌,关乎着整个抗日战争的发展轨迹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国民党领导不仅在石牌设立诸多战略据点,还派出15万人的军队在此处阵地进行防守。就这样,被西方军事专家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保卫战”缓缓揭开帷幕。

1943年5月25日,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乘船渡过清水河,逐渐向位于长江南岸的石牌逼近。驻守石牌一带核心战略阵地的是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一师,指挥长官是胡琏。在战役正式打响之前,国民党领导多次给胡琏发去电报,命令他一定要死守石牌阵地。知道此战凶多吉少,胡琏在交代将士们进行作战部署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父亲和妻子各自留下一封诀别遗书。在给父亲的诀别信中,胡琏传达的讯息是这样的:父亲大人亲启,儿子现如今奉上峰指令驻守石牌战略要塞,敌强我弱,前途莫测。然此战战略意义极为重要,从国家大局层面来讲,石牌万万不能被日寇占去,所以我和部队的将士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必将浴血死守,寸步不让。如果战事实在不利,那儿子会率部战至最后一刻,为国尽忠。生为军人,死为军魂,能战死沙场,孩儿无愧军国,无愧天地,惟愧对家中亲属,不能侍奉父母膝前,让二老享天伦之乐。希望父亲能为儿子感到自豪,不要因为孩儿的死过度忧伤,要按时加衣吃饭,这样儿子在天上才能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胡琏家书

细细品读胡琏写给父亲的诀别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被充斥其中的壮烈豪情所感动,也会因为胡琏“杀身成仁”的战斗决心而热泪盈眶。战斗正式开始之后,胡琏亲自到虫客蚂包(地名)的前线阵地指挥战士们进行作战。激烈交战的过程中,上级领导陈诚发来了解战况的电报,询问胡琏是否能守住石牌的阵地,胡琏在回复的电报中表示:“虽没有成功的把握,但已有成仁的决心。

战役前期

胡琏在接到驻守石牌的命令之后,就立即率领部队前往了指定的作战地点,仔细观察当地的地形特点,修筑防御阵地。因为石牌沿岸都是崇山峻岭,胡琏就直接根据山峦走势构筑掩体工事,在山间通道上设置层层哨卡,在每一个重要的据点上都部署了阻击线路和伏击圈。同时为了增加日军在部队行进和后勤运输方面的难度,石牌守军还动员了当地的老百姓,在日军所有的必经之路上设置路障和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战士们进行作战准备

5月28日拂晓,日本侵略者抵达石牌周围地区,向中国军队驻守的外围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石牌保卫战正式打响。面对战斗力强悍和装备精良的敌军,中国军队的士兵根本找不到机会还击,只能抱着必死的决心拼命抵抗。在敌军的炮火猛攻下,石牌左右两侧的阵地接连沦陷,只剩最中间的主阵地还被我方士兵死死地掌握在手中。驻扎在这里的正是胡琏部队七连的将士们,他们手中的武器只是步枪、机枪和手榴弹,最好的重武器也就是几门迫击炮,但还是和对面日军的装甲部队展开了激烈交战,硬生生用坚强的决心和意志力扛下了日军发起的一次次冲锋。激战许久,阵地上尸横遍野,中日双方的部队都损失惨重。

见久攻不下,丧心病狂的日军开始想歪招,调派了大量的空军部队,在我军阵地上投掷了大量的催泪瓦斯弹,在炮弹刚刚炸响的时候就戴上防毒面具开展了新一轮的进攻。因为没有预料到敌军会投放催泪瓦斯,我军并没有准备相关的防护工具,战士们只能一边忍受着瓦斯气体带来的种种不适,一边和冲上来的日军进行作战。但因为受到催泪瓦斯的影响,战士们的作战效率严重下降,完完全全是在用生命和对面的日军进行拼搏。七连的将士们亡过半,但秉持着“中华山河寸土不让”的坚定信念,他们还是没有向石牌的核心阵地撤退一步,为后方大部队赢得了更多的作战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日军飞机投掷炸弹

激战许久寸步未进,日本侵略者开始调整作战方针,加大进攻力度。他们兵分三路,对七连驻守的石牌前沿阵地进行了合围猛攻。但发起了五次冲锋,七连的阵地还是岿然不动,恼羞成怒的日军再一次申请调派了空军部队进行支援,对七连阵地进行炮火猛攻。为了宣泄之前的在中国军队手上接连碰壁的郁闷心情,日军这次的轰炸声势极为浩大,数不清的炮弹像密密麻麻的冰雹一样掉落在七连将士的阵地上。轰炸过程中,山头的树木接连倒下,阵地上一大半的防御工事也被炸平,七连二排的排长壮烈牺牲,将士的伤亡人数也在急剧增加,部队唯一的炮火支持——迫击炮损毁大半。

29日,日军再一次调集大批兵力,兵分两路对我方阵地展开猛烈进攻。因为阵地的防御工事在敌军的炮火猛攻下损伤殆尽,中国军队的士兵只能利用残破的阵地以及当地复杂的地形和冲锋而来的日军进行殊死搏斗。在持续不断的战斗中,阵地上的我军将士所剩无几,而日军还在不停地呼叫援军。最终,牛家坡阵地上的仅剩的几名士兵撤往后方,日军也成功占领了这一片地区,向着旁边中国军队士兵驻守的天台观阵地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冲锋的日军

日军本想一鼓作气将天台观拿下,却没想到这里的驻守士兵极为强悍,不仅成功阻挡了他们的进攻,还在地形条件的帮助下歼灭了300多名日本士兵。天台观地处山地坝陵,日军的战车和重炮都施展不开,使用的作战方针不见成效,发起冲锋也会被对面的居高临下的中国士兵狙退,因此在战事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遇到了硬茬子,日军开始转换进攻方向,对王家坝地区展开猛攻,但是没想到在这里也碰了一鼻子灰,寸步未进。看到步兵部队迟迟拿不下中国军队的阵地,日本侵略者的空军部队再次出动轰炸机,对王家坝地区展开狂轰滥炸。腹背受敌的王家坝守军坚守多时最终还是败下阵来,被日军的陆空部队联合绞杀,所有的将士都壮烈牺牲。

高家岭阵地白刃战

前沿阵地在日军陆空部队的联合猛攻下接连失守,大批的日本侵略者开始向石牌逼近,甚至有一部分日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中国军队的核心阵地高家岭,和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展开激烈交战。因为敌军的炮火攻势实在是过于猛烈,在部队领导长官胡琏的指挥下,高家岭阵地的中国守军改变了作战策略,开始和日军展开白刃战,以减缓部队战士的伤亡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少年兵

就像文章前边那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描述的那样,所有的相关资料资料都告诉后人,高家岭阵地上的这些中国守军不过都是些十六七岁的“娃娃兵”,他们大多出身贫苦,在战争年代里过着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艰苦生活,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身形消瘦,有的站起来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甚至有一部分士兵不久前才被征集进部队,还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连怎么格斗刺杀都不懂。但就是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伤口流出的鲜血已经浸透了身上的军装也不管不顾,凭借着一股不愿做亡国奴的坚强意志,嘶吼着向凶残的日军冲杀过去,和他们进行最后的生死决战。

满腔爱国热血的中国士兵对战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侵略者,这一场白刃战最终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和周围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相比,高山岭阵地在这一刻显得极为安静,除了偶尔的怒吼声和刺刀捅入身体的“噗嗤”声,再无其他,因为双方士兵都完全陷入了胶着的打斗中,根本抽不出身来开枪射击。国民党军队的前线指挥官还以为这片阵地已经失守,或者战士们正在进行休整呢。但后方将士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为高山岭阵地的悄无声息感到疑惑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了整个石牌保卫战中最惨烈的战场,上演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白刃血战。一直以来以武士道精神闻名世界、动不动就抽出军刀进行格斗的日本侵略者,终于在中国战场上遇到了悍不畏死的对手。这群对手年龄不大,双眼中却满含怒火,为实现保家卫国的理想燃烧着所有的勇气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白刃战

20世纪的战争固然是热兵器大放异彩的时代,但冷兵器战斗里血肉和刀锋的较量,永远都要更加地震撼人心!刺刀反射的冷光闪烁进所有人的眼睛,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银白和鲜红两种颜色,阵地上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鲜血顺着陡坡汇成小河,堆叠的尸体摞起来都可以形成掩体……

白刃战这种作战形式,比较的不仅仅是交战双方的格斗技巧,还有士兵的心理素质。想象一下交战双方眼中的世界:白刃拼刺,刀刀见血,扭曲的面孔,残损的身体,耳边能听到的只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声和受伤士兵痛苦的呻吟声,整个战场已经变成人间地狱。想要在这样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士兵必须具备坚定的信仰、澎湃的血性以及巨大的勇气,否则很容易就会心理崩溃,做出夺路逃跑或者缴械投降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白刃血战

在中日双方的这场白刃血战中,国民党士兵的格斗技术是明显比不过日本侵略者的,但要论信仰、血性和勇气,高家岭阵地上这群无私无畏的中国少年兵绝对吊打一众日军。因此战斗进行到最后,很多日本士兵都被少年兵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吓退,仓皇溃逃。为了赢得战役的胜利,日军开始在高家岭阵地上投放催泪瓦斯,迫使中国士兵投降。但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即使这些中国少年兵已经在瓦斯气体的作用下难受不已,他们还是没有放下手中的刺刀,依旧秉持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作战心态,和戴着防毒面具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而且越战越勇,完全杀红了眼。刺刀拼断了就捡起地上的石头和敌人战斗,大刀砍损了就直接和侵略者抱在一起撕打。日军的心理防线终于被击破,左右衡量之后退出了高家岭阵地。

中日双方的这场白刃战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战后,中国士兵牺牲1500多名,日本士兵死亡3500多人。这群悍不怕死的中国少年兵以相当大的战损代价保住了石牌地区的核心据点高家岭阵地,对整个石牌保卫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士兵

战役结果

高家岭阵地成功守住之后,中国军队空军部队和同盟国美国的增援飞机也相继到达,对石牌一带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炮火攻击,同时也为伤亡颇多的石牌守军送来必需的粮食、弹药和药物等补给物资,为在前线拼杀的战士们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空军部队的支援在很大程度上增长了中国士兵的作战信心,让他们知道不仅是侵略者可以进行陆空双面夹击,我国中国军队自己也可以实现。空军部队的作战成绩也十分辉煌,不仅多次击退了日军野战部队的地面冲锋,还在势均力敌的空战中击落了日军6架战斗机。

石牌保卫战历时一个多月,最终还是中国军队取得了胜利,胡琏和麾下的中国少年兵在空军部队的配合下屡屡粉碎敌军的作战意图,成功保住了石牌的重要据点,日军用上各种手段都前进不得,最终只能灰溜溜地撤军离开。战后统计,中国军队以伤亡15000多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军25718人,成功击落日方的战斗机45架,还炸毁了不少敌军停靠在长江沿岸的军舰船队,缴获了不计其数的武器装备,可谓是收获满满。战役大获全胜,不仅打破了日军攻占重庆拿下国民党总指挥部的美梦,狠狠浇灭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为之后中国军队在“鄂西会战”中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对整个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石牌保卫战

石牌保卫战中,中国军队一共投入了15万的兵力,日军总计投入了10万的兵力。虽然看起来是中国方面的参战人数更多,但熟悉近代中国战争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军队单兵作战能力不高,部队武器装备落后,在和西方列强以及日本侵略者交战时并不占优势。整个石牌保卫战的战役过程中,日军的空军部队一直在给其步兵团队提供火力支援,每天最少都会出动9架飞机助战。而中国军队并没有同等量级的防空武器,在很多时候都只能任由日军猖狂轰炸。

因此这场战争能够胜利,完完全全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为了不让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无数的爱国志士挺身而出,用自己双肩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很多战士还没来得及享受到更多的美好生活,就为祖国的安危和更多人的未来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因为正是有这些英雄先烈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