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黄河穿城而过的独有城市格局,还有颇具特色的大美风景,以及年代悠久、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作为丝绸之路重镇、“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享誉全国的黄河之都,古韵今风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美食文化。

如今,人们对于旅游的期待早已不仅仅停留在对风景的欣赏上,更多的是对文化、美食的深度体验,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再到兰州牛肉面,越来越多年轻人为一道特色美食奔赴一座城。因而,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兰州美食正在成为本土旅游融合发展的又一个强有力的“引擎”,助推兰州文旅产业向新高度提升。

兰州美食

让人们奔赴一场美食之约

天水因麻辣烫而火,火得让人猝不及防。自今年3月开始,“天水麻辣烫”一举晋升“顶流”网红,在天水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火到了全国。很多年轻人纷纷涌向天水这座西北小城——既是为品尝麻辣烫这一美食,更是为寻找一种期待中的生活。静观其变不难发现,美食也具有引爆流量的潜力。

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兰州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独特的美食文化,兰州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品种闻名于世,如今已成为广大游客公认的一个不可错过的美食之都,全新解锁了城市旅游的新姿势,将“美食+文旅”塑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以兰州独有的方式用“美味”“美景”“文化”向世界描绘出兰州文旅产业发展的美好画卷。

“只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品牌,才能促进兰州城市消费和饮食文化取得进步。”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史志专家邓明告诉记者,“兰州美食格外诱人。多年来,正宁路、大众巷、南关等美食街上各种美味纷呈,手抓羊肉、牛肉面、烤羊肉串、浆水面、素凉面、酿皮子、甜醅子、牛奶鸡蛋醪糟,既有‘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大漠雄风,也有甜糯清淡的江南风味,任凭游客大快朵颐,补充能量。同时,兰州作为瓜果名城、高原夏菜基地,旅游旺季正值瓜果时蔬次第上市,更为游客提供了舌尖上的美好体验。”

其实,仔细想想,一种美食的爆火并非偶然。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渴望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放松情境。就如一碗麻辣烫,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可以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享受当下的美好。

“美食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能够触动人们的味蕾和情感,让人们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人们对美食的渴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然而然,真情流露,不可抑制。当这种渴望在某一刻发生共鸣时,就能轻松让人们共同奔赴一场美食之约。”

一碗面

城市的独特旅游名片

说起“旅游+美食”的融合典范,莫过于极具视觉与味觉享受且享誉国内外的兰州牛肉面。作为兰州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兰州牛肉面被列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它以独特的风味和特色配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喜爱的美食之一。兰州牛肉面以其清澈的汤底、酥烂的牛肉和细腻的面条而闻名,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被中国旅游协会评选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

相传兰州牛肉面起源于清朝,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兰州的标志性美食。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是兰州牛肉面的五大特点。此外,兰州牛肉面的面型分类也十分讲究,从毛细到宽等,每一种面型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谁能想到,就这么一碗面竟然蕴含了兰州多样文化的属性和跨界交流的拓展,更代表了中国传统烹饪文化的一部分。它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吸引了许多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兰州牛肉面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了中国的美食文化。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和国际展览,兰州牛肉面已然成为了甘肃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美食名片,为兰州旅游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沿街叫卖到如今全国4万多家门店的大品牌,从‘一碗面’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兰州独特的城市旅游名片,这一切均得益于西北特色茶饭文化赋予兰州牛肉面爱与分享的基因。”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兰州市“金城文化名家”杜擂升告诉记者,“一座城市的魅力,在自然风物,在人文古迹,或在绝味吃食。一次旅行,无外乎逛美景、尝美食,美景映眼,美味于心。兰州之韵,就在这升腾的人间烟火之中,在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里,因为这也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舌尖美食和他乡游子的美味记忆。”

“兰小味”

携美食文化扑面而来

实际上,兰州的美食种类之丰富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且有着独特的地域风味和烹饪技巧,兰州人对于探索美食做法的热情,也永远不能被低估。兰州美食既可以做得像南方美食那样精致细腻,也可以凸显地域色彩做到古朴且粗犷,其美食文化的核心便是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

“要使‘美食+旅游’模式火爆出圈,关键在于将本土独到而美味的佳肴以最生动的方式进行推介展示,只有足够鲜活的信息加上满足味蕾的体验才能真正让游客流连忘返。”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谈及诸多兰州美食,本地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外地游客对其制作工艺的精妙及正宗美食的探寻却知之甚少,还需不断进行深入挖掘和推广,力求通过筛选具有特色和口碑的美食商家,为游客带来非凡的味蕾之旅。于是,‘兰小味’系列宣传短片应运而生。”

日前,经过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精心设计与悉心打造,“兰小味”系列宣传短片之“碳水炸弹”正式亮相。这些文案精致有趣,画面“香气四溢”的视频通过新媒体矩阵和各媒体平台面向全网热播,巧借“天水麻辣烫”全国爆火的热度瞬间便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力推金城美食进一步“热辣滚烫”,力求以本土美食精准发力助推兰州旅游市场不断“火爆”。

“兰州的美食是一种融合了历史、地理、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饮食文化,除了牛肉面,还有很多美食小吃,在整个系列短视频中,我们为种类繁多的兰州美食起了一个亲切、可爱的名字——‘兰小味’。”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兰小味’的身影无处不在,或深藏于背街小巷,或活跃于各条美食街,也可能就在您入住的酒店附近。”

“‘兰小味’是西北的粗犷,也是传统经典,更是时尚潮流。”他说,“这一次,我们希望广大网友能跟随兰州文旅的镜头,开启一场独属于兰州的美食盛宴。流不尽的黄河水,吃不完的‘兰小味’,我们将从兰州的面、兰州的肉、兰州的经典小吃、兰州的水果四个方面为切入口,以大口径综述的形式进行细致、生动的推介宣传,让各种美食成为走进兰州街巷、体会烟火人间的引路标。在我们看来,‘兰小味’不仅独属于兰州人,更属于所有的来兰游客。当您通过各类新媒体点击我们推荐的‘兰小味’,金城美食文化便会自然而然地扑面而来。”

夜市里

体验美食与旅游的天然契合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兰州特色饮食文化离不开兰州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要想真正体验到“烟火兰州”的魅力,那就要从夜幕下灯火阑珊的夜市开始。夜市是城市经济的缩影,而逛夜市也是一种“城市漫步”的旅游必选项。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每当夜幕降临、华灯绽放,正宁路夜市、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大众巷新光夜市等各个夜市便会争相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以美食为名与五湖四海的游客完成一场令人垂涎欲滴的约会。操着各地方言的背包客,有的迂回在一个个“老马爷牛奶鸡蛋醪糟”摊位前作着选择,有的新奇地看着“灵魂汁子浇给”的羊头、羊杂跃跃欲试,更多的则坐在烤肉摊前大快朵颐。地方特色美食正在成为旅游体验中最幸福的元素。

这里非常值得一提的便是黄河食渡文旅美食街。与多数“老牌”夜市里叫卖吆喝、煎煮烹炸的形象不同,这“款”夜市为众多的美食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其中,“张骞巡游”便是黄河食渡为食客准备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市民游客在品尝各色美食的同时,还可以与“张骞”合影或摸一摸他手中的节杖。除了张骞巡游,还有玄奘西行、飞天琵琶舞等,都是黄河食渡文化夜市四个微舞台为来自全国各地食客提供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在兰州主题街,还在各色诱人的美食四周装点了兰州水车、兰州太平鼓、牛肉面等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内容,将美食的诞生历程及其背后的故事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兰州美食拥有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而美食也与旅游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任何一种美食都具备当地的独特文化内涵,是吸引游客的绝佳旅游资源。而且,美食与旅游的融合也会极大地推动当地旅游市场的消费,进而不断促进旅游体验的多样性。特别是,两者的融合发展还能极大地满足外地游客在旅行中对城市的深度体验需求,进一步提升兰州旅游业的影响力。”

“兰州美食文化受游客的热捧并非偶然,而是兰州市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带动本土旅游繁荣的成果之一。”他说,“近两年,我市正在以文旅融合为引导积极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空间得以进一步盘活,人文记忆获得了完美再生,社交活力也被精彩重塑,城市品质实现了显著提升,服务功能全面升级,这多个方面的持续赋能构建出了引人注目的‘烟火兰州’,这也必将成为兰州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追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