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5月19日上午,2024年“培基筑梦计划”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5名哈工程“培基筑梦计划”导师,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余名学生参会。

黑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闫志金表示,省科协持续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兴趣;还将联合省教育厅和相关高校积极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推动高校和中学联合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常态化、制度化,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哈工程校长助理耿敬表示,学校将不断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推动高校和中学协同育人,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贡献教育力量。她希望各位同学抓住机遇,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哈工程数学学院教授沈继红,材化学院教授盖世丽、杨飘萍,物理学院教授孙伟民,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海波五位基础学科领域科学家被聘为导师。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哈尔滨市第九中学被授予“培基筑梦计划生源基地”。

启动仪式后,学科导师及专家组对学生进行了集中面试,25名高中学生入选,进入为期一年的培养阶段,其他学生将作为非正式学员定期参与学科素质培养活动。

据介绍,导师团队将采取递进式培养方式,分别进行为期4个月的素质培养期,8个月的潜质培养期。在素质培养期将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采用“一人一选题”探究式培养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掌握文献查阅等基本技能,并通过参观校史馆等活动引领和鼓舞学生立志投身强国建设。在潜质培养期,导师和团队将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为重点,带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中,锻炼其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悉,“培基筑梦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