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鳗财经》文/林妍

5月17日,平安基金发布的一纸清盘公告,彻底击碎了平安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持有人的幻想。

这只基金的清盘,引发市场唏嘘。《电鳗财经》发现,该基金成立三年却出现四换基金经理,如此频繁的更换基金经理难免让市场质疑声四起。

未等到首个“开放日”

据《电鳗财经》观察,平安养老2045FOF成立于2021年4月20日,按照合同约定,在基金合同生效三年之日如果规模低于2亿元人民币,合同将自动终止,基金进入清算。

2024年4月22日,平安基金发布公告,截至4月20日日终,平安养老2045FOF基金的基金规模低于2亿元人民币,故触发上述《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本基金进行清算。公告还称,2024年4月20日为该基金最后运作日,自4月21日(含该日)起,该基金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并停止收取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

实际上,该基金已自4月15日起暂停办理申购、定投业务。

5月17日,平安基金披露了平安养老2045FOF基金的清算报告,称截至2024 年 4 月 20 日,该基金的基金份额总额4566万份,基金份额净值 0.8213 元,净资产合计3749.93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平安养老2045FOF基金是一只5年持有期的基金,尚未达到第一个开放日。在首发募集时买入的投资者,则要等到基金清盘后才能拿到资金。

频繁换人致业绩亏损

翻阅基金2024年一季报,发现平安养老2045FOF基金不但跑输基准收益率,亏损较为严重。数据显示,在一季度,该基金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84%,远远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09%。该基金在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该基金整体权益仓位低于权益中枢。鉴于今年以来 A 股波动加大,该基金增加多国别的权益 ETF,尽可能降低持仓的波动,分散投资,增加投资收益来源的多元性。一月份市场下跌过程中,止损减仓小市值基金持仓导致错过 2 月中旬开始的反弹机会。整体而言,该基金在后续投资运作过程中,将保持组合处于稳健均衡状态。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4年4月19日,平安养老2045FOF基金近一年回报率为-15.97%,远远低于同类基金-6.06%的平均业绩,在234只同类基金中位居第201名;今年以来,该基金更是出现了逆势下跌,回报率为-9.64%,而同期同类基金平均回报率为0.73%,在可比的280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75名。

显然,业绩垫底是该基金清盘的主要导火索。实际上,最让基金持有人耿耿于怀的还是该基金在三年内四换基金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三年内,平安养老2045FOF基金共更换了四次基金经理,现任基金经理尚琼在2023年4月19日和李正一一起管理,今年1月16日,李正一离任,由尚琼独自管理。

业内人士表示,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反映了基金公司在人才管理、团队建设和投资策略上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可能导致基金管理的不连贯性和缺乏长期规划,进而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信任度降低。这种不信任可能导致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进一步加剧基金的业绩下滑和规模缩小,最终导致清盘。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面对旗下基金的清盘,是一个重要的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应该审视自身在人才管理、投资策略、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唯有人才管理和投资策略的连续性,才能提升基金的长期业绩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