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摆脱多年战争带来的阴霾,人民政府率领全国人民艰苦努力,国家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根据过去几年开展的经济工作,中央决定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深入基层了解各地真实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毛主席决定南下考察。

为了保障毛主席此行的绝对安全,华东军区海军的“长江舰”和“洛阳舰”全程护航,而毛主席抵达南京的时间也是由叶子龙直接通知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柯庆施的。

柯庆施接到毛主席前来视察工作的通知后,立即同有关部门的同志商量起了接待毛主席的相关事宜,并多次强调保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南京既没有星级宾馆,也不见高级别墅。毛主席来到南京后要下榻何处呢?江苏省委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位于西康路33号省委后面的三幢二层小楼。这里既便于部署警卫力量,同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不错。

定下毛主席的住宿问题后,工作人员立即向还住在这里的几位省委领导说明了情况,并表示需要大家搬出去。省委领导一听,立即表态支持,二话不说就要搬走。

根据毛主席节约俭朴的要求,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待着毛主席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23日凌晨1时许,毛主席乘坐的军舰缓缓停靠码头,柯庆施和华东军区政委唐亮立即上舰引导毛主席等人下舰。

很快,毛主席一行人便乘坐来到了位于西康路的住处。短暂休息一会儿,毛主席便起床开始酝酿行程。他首先提出了要去中山陵敬献花圈。

当时,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听说毛主席来到了南京,十分激动,都想借此一睹伟人风采。不少人早早便聚集在中山陵牌坊前的广场上。

其实,考虑到安全保卫问题,警卫部门原本是要重新开辟一条小路,并打算疏散群众的。但此举遭到了毛主席的强烈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坚决要求下,他从正门走进了中山陵,并紧随左右的有陈毅、罗瑞卿等人。随着毛主席离人群越来越近,围观的人群鼓掌、欢呼,游客们也都聚拢过来,毛主席微笑着向人群挥了挥手。

但警卫人员却如临大敌,担心场面失控,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罗瑞卿再次请示毛主席说:“主席,是不是改道或是疏散一下群众?”

毛主席再次拒绝道:“你们不要总想着把我和群众隔开。”

毛主席在人民群众的簇拥下,顺利上了中山陵谒陵。毛主席此行在南京掀起了一股热潮,在群众眼中,共和国的主席为人亲切,没有一点儿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毛主席又先后同江苏省委领导班子与各级书记和省委机关的部分领导同志谈话,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在北京听不到的声音和真实情况。

另外,毛主席还特意找了一些基层干部了解情况,并听取他们对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见。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来到了海军部队视察,同全体官兵开展座谈会,并应全舰官兵请求,亲自题写道: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毛主席上舰视察当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舰队官兵们欢迎毛主席的热情却随着时间的接近越发高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走上军舰后,向舰上的官兵挥手致意,并仔细地看起了舰上的各个部位,一边看还一边好奇地提问。

紧接着,毛主席在“南昌”舰的指挥台上观看了鱼雷快艇的表演。毛主席看着快速远去的快艇,转过身笑着对身旁的陈毅说道:“我能上去吗?”

“下次吧。”陈毅回答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毛主席的视察也接近尾声了。临走前,他留下了一句话:“我感觉放心了。”短短几个字表达了毛主席对海军舰艇官兵的鼓励和信任。

虽然毛主席在南京的视察工作只持续了三天,但整个过程中,他十分节俭,深入基层,一心一意为人民解决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毛主席曾十多次来到江苏视察,他不仅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也在江苏人民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1956年1月11日,毛主席再次来到南京视察。这一次,毛主席广泛接触了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尤其见得最多的是老百姓。

毛主席此行先后参观了玄武湖乡红光农业社和栖霞十月农业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来到红光农业社当天,社员们正在忙着挖塘泥。突然就看到接连几辆车停了下来,大家好奇地张望着,当毛主席从车里下来后,大家眼睛一亮,一下子叫了起来,“毛主席,是毛主席……”

社员们一边欢呼着,一边冲着毛主席的方向跑去。毛主席亲切地问大家:“劳动一天能分到多少钱呢?”

“一块五角九分六。”

听到社员的回答后,毛主席伸出双手掰着手指头仔细算了起来。算完后,他满意地笑了笑,说道:“收入还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毛主席又在农业社社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村里的社员俱乐部,里面摆放着各种乐器,书架上满是书籍。毛主席还在这里看到了摆放着许多课桌的一间教室。

他指着教室,问道:“这里是干什么用的?”

社长急忙回答道:“我们自己搞的农民夜校,教大家识字。”

“好,办夜校这个办法好。”毛主席听后,连连称赞。说话间,毛主席已经走进了教室,仔细地观察起了教室的情况,看着四面透风的窗户,毛主席叮嘱说:“窗户还是要封一下,不然冬天上课太冷了。”

社长点了点头,表示马上就安排封窗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准备离开时,毛主席一瞥眼,突然看到了黑板旁边贴的一张纸上写着“冬防值班名单”,下面是几个人名。

毛主席指着名单问道:“这是干什么的?有人偷东西?”

“没有,没人偷东西,这是为了防狼的,有野狼。”社员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

社长也接过了大家的话茬,继续说道:“还有野猪,以前就出现过小孩被狼叼走的事。”

大家没想到,一向温和的毛主席突然生起气来,当场便不客气地对相关负责的领导说道:“居然能让恶狼闹了南京城,这哪能行呢。必须要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啊。”

除了同农民广泛接触外,毛主席还来到南京无线电厂同工人们进行了亲切地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毛主席还仔细看起了设计图纸和各个生产零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视察南京,深受外界关注,毕竟作为国家主席,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动向和变化。但在南京人民群众的眼中,毛主席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热情地走访每一片土地,亲切地询问大家的生活,真诚地问候见到的每一位群众。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多次来南京视察,但每次他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节俭”,不要铺张浪费,每一顿饭都不能超过标准。

除了强调“节约”外,毛主席每次外出视察时还特别重视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有时候,警卫人员出于安全考虑,会发生疏散群众的情况,但每次这个时候便会遭到毛主席的强烈反对,他总将“你们不要把我和群众隔开”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参考资料:新华日报、《百年潮》2019年第2期、 现代快报、党史纵览 201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