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鸿腾说史

编辑 | 贝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本是孩子心灵的窗户,你画些什么,孩子们就能很快模仿出来。

然而一些毒教材已经悄然的渗透到了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甚至从文本转移到了孩子们的文具中,这不仅关乎到审美,更触及到了每个家长的敏感神经,

决不能让这些“毒瘤”肆意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过往,那些曾引起轩然大波的教材插图事件,至今仍让家长们心有余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看似平常的插图,竟暗含玄机,扭曲的历史观、肤浅的审美倾向,乃至极端的思想苗头

这样的误导,让孩子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英雄不再是勇敢的象征,而是变得模糊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下面这幅图中人物所驾驶的飞机,如果不仔细查看,其实很难发现,这架飞机的编号为:N33K战机。

要知道,这个编号曾是日军侵华时海军常用的战机型号,这样的搭配,这样低级错误的认知,出现在中国教材课本上完全是不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一些毒教材竟然明目张胆的将中国的四大发明,扭曲历史事实,编辑成国外一个历史人物创造发明的。

试图误导学生对历史错误的认知,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一本小学数学书中,孩子们的表情被描绘得木讷、空洞,甚至还吐舌头,与应有的活泼开朗大相径庭。

要知道,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很容易在无意识中吸收这些负面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还有书本中男孩身穿的T恤,竟然是“星条纹”很容易让孩子们浮想联翩,对于孩子们,这些插图会影响他们正确三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和出版社开始重视起来。

近年来,许多教材经历了全面的修订和审查,确保内容和插图都能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之时,一个新的挑战浮出水面,文具里的“毒瘤”,一些设计奇特的文具开始走俏

就在近日,一位广东学生家长,发现女儿的铅笔盒里藏着一款“另类”尺子后,感到极度不安。

“我怎么也没想到,连文具都成了问题的温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具上面布满了一种极为熟悉的国外卡通图像,不难看出,就是我们知道的“哈喽KT”

如果简单来看,也许是孩子们喜欢的漫画,美观一些,但仔细一看,其中大有问题,

其中一个图案表现出一个手势“中指竖起”,而另外一个图则是“手持一把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孩子们如果发现好奇这其中的含义的话,他们会怎么解读,又会怎么模仿呢?

此时有网友给出了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这位广东家长通过社交媒体发出警告,迅速引起了众多家长的共鸣。

家长们纷纷表示,保护孩子,不能只盯着课本,日常用品同样重要。

这样中指竖起的图案不就是说脏话的一个手势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手持刀具”就是一种危险的动作指引,难道忘记了校园那些暴力事件了吗?

而这些毒教材和文具从何而来?不难猜出,如今校园周边的一些文具店,书店,小卖部,街边小地摊儿,应该就是它们的集中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反响与行动

网络上,关于“毒教材”和“有毒文具”遭到了网友们强烈的谴责,既然发现了,完全是可以禁止一些厂家生产这些不堪入目的教材和文具的,到底是谁想要毁掉我们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有人建议开通举报热线,让每个家长都能成为监督者。

同时,网友建议,开展一些公益组织行动,名为“清洁文具”运动,倡导商家自律,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纯净天空。

结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守护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使命。

让我们携手,擦亮眼睛,剔除每一颗可能污染孩子心灵的“毒瘤”。孩子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