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台湾名嘴黄智贤,对于5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的肢体冲突,竟然站到了民进党一边指责国民党与民众党,让人大跌眼镜。我观察到了黄智贤的相关评论,她是在5月18日评论这件事的,用了非常激烈的词语,形容傅崐萁跟黄国昌主导的立法机构,是“土匪为王”的“贼窟”,是“反“民主”的垃圾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指责了蓝营的傅崐萁和白营的黄国昌,所以引起了大陆网友的愤怒,纷纷指责黄智贤亲绿了,有人甚至表示要封杀她。我的态度是:

第一,黄智贤是一位统派,这毋庸置疑,不能说他指责蓝营和白营了,就说她变绿了。我不认为黄智贤变绿了。黄智贤不满国民党与民众党,是就事论事。立法机构发生肢体冲突,成了全世界的“民主”笑柄,反映了台湾地区“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执政的民进党与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都不能理性“民主”,黄智贤对这种吵架“民主”深恶痛绝。她对“民主”的理解,是一种理想化的、理智的“民主”协商,而绝不是这种。

黄智贤对国民党和民众党表现出了不满,但并不等于她对民进党就满意了。黄智贤认为法案应该拿到台面上,就内容进行反复协商,反复论辩,让法案放在阳光下进行,这没有什么不对。民进党不能进行密室政治,国民党与民众党当然也不行。黄智贤的评论错误在于,她应该各打五十大板,但打完国民党与民众党,忘记打民进党了,所以被大陆网友理解为“拉偏架”。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黄智贤以前骂过一千次民进党,这也是她的态度。不能因为他骂了一次国民党,就说他改变态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黄智贤为什么没有指责民进党,这是一个关键。民进党插队在先,才引发了第一次冲突。民进党如果好好排队,对国民党不满,可以坐在座位上理性反驳,据理力争,这可以反映出民进党的文明。但事实是,民进党是一个最不讲文明的党派,民进党的霸道远远高过国民党。国民党在与民进党的斗争中,历来是软弱的,尤其在马英九时代,一直到傅崐萁当党召之前。国民党一直软弱。

傅崐萁当了国民党党团总召后,采取了以暴制暴的策略,才改变了国民党的颓势,这才是黄智贤需要反思的台湾地区现实上的政治生态。对于法律社会而言,以暴制暴对不对,当然不对,但除了用这种方法,无法达到制衡民进党的目的,这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因为民进党就是不讲理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以不如秀才也变成兵,不再讲温良恭俭让。在这一点上,国民党主席朱立伦5月19日有一个讲话,他说对于反改革、反进步的恶斗,国民党不会再温良恭俭让。建议黄智贤看一看朱立伦的讲话,再反思一下傅崐萁为首的蓝营民代为啥要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成熟的“民主”之路,任重而道远。国民党在立法机构的所作所为,蓝绿都这样的强硬,为了什么呢?当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民进党为了民进党执政的利益,国民党也是为了国民党可以制衡执政党的利益 ,现在韩国瑜掌权,国民党当然想让立法机构掌握更多的权力,达到制衡执政党的目的。本质上这是一个争夺权力的斗争。立法机构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才可以让立法机构与执政党掌权的行政机构相抗衡。

但我要提醒的是,不是国民党掌权了,国家就走向和平统一了,不会那样。这是一种理想性的期待,但不会那样。在我看来,黄智贤和邱毅一样,反对民进党,但对国民党也并不待见。在台湾岛内,真正支持和平统一的,是新党与中华“统促党”等小党,以及国民党阵营少数几个“红统”派,包括黄智贤在内。但他们在赖清德当局没有任何职务,连个民意代表也没有选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后的斗争,还需要这些“星星之火”,利用他们有限的影响力,达到“可以燎原”的目的。黄智贤的评论失之偏颇不假,但因为黄智贤骂了一次国民党,犯了这一次错误,就给黄智贤戴上一顶和民进党一样的“绿帽子”,我是不赞同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