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温度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近日,龙湾区龙泽经济合作社的居民们喜笑颜开,因为他们合作社的回购拆迁安置营业房项目,顺利通过了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验收。这意味着该合作社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窘境,终于宣告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泽‘居民’实际是非居农民,既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也没有山地可供耕种。”龙湾区移民服务中心主任李中旺说,1997年因泽雅水库建设,库区五村村民举家迁移至龙湾,组建了龙泽居委会,后改为龙泽经济合作社,“龙”为龙湾,“泽”为泽雅。因此,集体没有固定资产和经济收入来源,全靠“输血”维持日常运转,20多年来,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动能,集体资产始终无法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2017年,龙泽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集体获得安置面积3587.21平方米,其中商业用房3287.21平方米。

“这地块(商业用房)地理优越,周边又有30多个小区,人流量也大。”李中旺告诉记者,地块位于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休闲景区板块,周边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

经过严格的征求意见和公开程序之后,商业用房地块被用于建设。此次通过验收的回购拆迁安置营业房项目,经过第三方专业评估后,认定该项目市场价值约4200万元,总投资2155.269万元。

“2000多万元的资金,全靠村级自筹压力太大。”李中旺说,龙湾区民政局从去年开始,以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进行验收申报工作,“既向上争取资金,又能及早通过验收,让项目尽快创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努力之下,项目通过验收,并获得了省里项目补助546万元。同时,部分营业房已在区招投标平台上公开招租,已有中标单位拟承租1350平方米,预计租金收入每年42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极大减轻了项目资金压力。

据介绍,该项目每年收益的5%—10%将用于困难老人慰问、教育助学、医保补助等公益事业发展。同时,该项目也是龙湾区第一个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实现资产增值的移民村项目,将助力龙泽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带动龙湾其他移民村配合旧村改造工作,从而实现移民共富。

别让移民“悬”在空中

包括水库移民在内的很多移民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于情于理,都要被关注、关心和关照。然而,因移民安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牵涉部门众多,利益交叉纷繁,导致接纳地对这项工作望而却步,基本上只是推行按时拨款、做好“输血”。

在这种情绪带动下,很多移民所在的村居也变得无可奈何,最终听天由命。而龙泽经济合作社项目的特殊性,在于有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会,说白了,也是恰巧乘上拆迁安置的东风,才有这个项目建设的基础。

但很显然,合作社能够抓住机遇,离不开政府部门长期以来的良苦用心。正因为有所准备,才能接得住这个机遇,正因为想在前面,才会及时协调各部门,将项目第一时间公开招投标,最终转化为真金白银。

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移民群体数量也在增多。对于各地移民来说,发展的机会不是没有,但相对来说也不会太多,如果能把握每一次机会,真心实意为移民多做考虑,很多移民村居的困境,或许都能得到有效化解。

龙泽经济合作社的项目,算不上是个大工程、大项目,但它的启示意义在于,各地要真心把移民当成自家人,把落在移民头上的每一次机会,都变成共富的福音,唯此,移民、移民村的很多工作,才能落地生根。